iPhone 強勢進入5G市場圖/美聯社、路透
iPhone 強勢進入5G市場圖/美聯社、路透

2020年第二季在中國疫情逐漸趨緩、中國618電商促銷活動加持,以及新一代iPhone SE帶動,帶動全球iPhone出貨量年增13%,iPhone 12預計第四季上市,較往年發售日期延遲,遞延出貨將使下半年iPhone出貨量年減12%,全年度出貨量恐怕仍將不敵COVID-19疫情衝擊,預估今年iPhone全年出貨量僅約1.8億支,年減7%。 預期iPhone 12系列將推出4種版本,全系列搭載OLED螢幕並支援5G,高階2款採用高通AiP天線封裝技術以支援毫米波頻段,光學系統方面,高階2款將搭載iPad Pro的LiDAR鏡頭,光學防手震則將採用Sensor-Shift技術,至於定價上則可望延續iPhone 11和新款iPhone SE的積極定價策略,以緩和疫情造成的出貨量衰退。

1:軟體服務為蘋果淡季獲利關鍵

iPhone仍為蘋果最主要營收來源,可是,以每年新機主要發貨的第四季營收占比來看,iPhone占比已由原先的近七成、下降至六成,預期今年除了受疫情影響消費之外,iPhone 12出貨較往年延遲,第四季iPhone營收占比將持續往下。另一方面,由於智慧型手機發展已逐漸成熟、硬體開發創新速度放緩、消費者換機時間拉長,連帶使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和價格成長逐漸趨緩,因此蘋果逐漸轉向提供更多軟體應用服務,在iPhone銷售淡季已能貢獻約兩成營收。

原先業界多認為,iPhone定價過高將導致消費者轉往採購Android手機,iPhone不僅難以擴大用戶基礎,更不利於軟體應用服務的收入,可是蘋果針對iPhone 11和新款iPhone SE的積極定價策略,已有效提高出貨量,預期未來將延續積極定價策略,並持續推出更多優質附加服務,為整體營收挹注成長動能。

2:iPhone 12全系列搭載 OLED、支援5G

自2017年iPhone 8以來,蘋果每年皆推出三款機型,今年為提供消費者更多元化產品和價格,iPhone 12系列將推出四款機型,最初階規格也擺脫過往的LCD螢幕,全系列都採用OLED螢幕,分為5.4吋、6.1吋與6.7吋三種尺寸,四款機型也全面支援5G,然考量成本問題,預期iPhone 12兩款初階機型僅支援Sub-6GHz頻段,高階兩款機型則同時支援Sub-6GHz和毫米波。

5G對智慧型手機設計最大變革是射頻前端與天線設計,由於支援頻段增加,功率放大器的用量也隨之增加,預期iPhone 12至少增加一至兩個功率放大器。而在天線方面,毫米波版本不僅將大幅使用LCP天線,預期也會採用高通的AiP封裝,目前主流AiP天線封裝分為日月光RFIC於底層的AiP架構,以及台積電RFIC於內層的AiP結構(InFO-AiP)2種。

iPhone 12高階兩款支援毫米波的手機,將採用日月光RFIC於底層的AiP結構,相較台積電解決方案,日月光解決方案雖然散熱機制需另外考量,但成本較低。另一方面,目前5G實際使用毫米波的國家就是美國,其餘多使用Sub-6GHz,故支援毫米波的手機少,加上AiP成本仍高,不符合蘋果的訂價策略,因此預期iPhone 12在成本考量下,優先採用日月光方案,未來全球毫米波頻段陸續商用後,技術演進使射頻元件成本下降,到時再與其他品牌手機廠商做出差異化即可,目前也傳聞蘋果已切入AiP封裝,預期等到毫米波成熟後,將順勢採用自家AiP方案。

3:後鏡頭採用LiDAR 鎖定AR應用

拓墣預期,兩款高階iPhone 12手機將搭載與2020版iPad Pro相同的光學雷達掃描器LiDAR Scanner,光學雷達掃描器為透過測量光線觸及物體並反射回來所需時間確定距離的技術,蘋果雖然採用光學雷達一詞,但基本原理與飛時測距ToF 3D感測相同。iPhone 12與Android陣營的後鏡頭都是採用ToF的3D感測模組,不同的是,iPhone 12光學雷達掃描器為直接時間飛行測距(direct Time of Flight,一般稱作dToF),Android陣營使用的ToF 3D感測模組為間接飛行測距(indrect Time of Flight,一般稱作iToF)。

LiDAR以紅外線發射間歇性光源,由接收器接收訊號並計算時間,光波是非連續的數位訊號,iToF則是由紅外線發射器發射連續光波,透過發射與接收的光波相位偏移計算時間,為類比訊號,LiDAR理論上精度可達到公厘級、測量誤差不會隨著距離增加而增大,iToF深度精度僅在公分級、誤差會隨著測量距離增加而變大,而在功耗和抗環境干擾上,都是LiDAR優於iToF,但是LiDAR成本高、畫素也較低。

拓墣認為,蘋果在iPad和iPhone搭載LiDAR鏡頭,主要是鎖定未來提供更多、更好的AR應用服務。蘋果在iPad Pro推出前一天發布ARKit 3.5,並在2020年6月WWDC大會推出ARKit 4.0,不同於iPhone前鏡頭主要用來作為人臉辨識,LiDAR應用在後置的主鏡頭上,主要是為了獲得3D的深度資料,ARKit因此新增幾何場景、即時AR、改進動作捕捉和人物遮擋四項功能,為了可辨識出地板、牆壁、天花板、門窗與座椅的標籤,建立空間立體圖,且不必掃描整體環境,就能直接置入AR物體。

AR發展雖受限於實際生活應用有限,許多Android機型雖搭載後置ToF鏡頭,但多為輔助主相機的景深鏡頭、且精確度較低,隨著蘋果採用LiDAR鏡頭提供更即時與精確的3D感測訊息,未來可望提高AR使用體驗並提供加值服務。

4:iSensor-Shift防手震 拍攝功能再進化

拓墣預期,最高階的iPhone 12 Pro Max將搭載Sensor-Shift防手震,目前手機防手震分為EIS電子防手震和OIS光學防手震兩大類,iPhone 12 Pro Max將搭載的Sensor-Shift,其實也是OIS的一種,一般來說,EIS優點是不用增加硬體,純以軟體進行修正,但常會犧牲影像解析度,效果較差,而OIS相較EIS的優點是不用犧牲影像解析度,缺點是必須優化鏡頭模組內的音圈馬達、成本因此上升,鏡頭厚度也會增加,而且邊緣解析力下降。

目前手機OIS防手震功能多以鏡片組移動(Lens-Shift)補償為主,拓墣預期,2020年3款iPhone 12防手震都以鏡片組移動為主,僅最高階iPhone 12 Pro Max透過致動器與機構設計以平移影像感測器的Sensor-Shift,比起鏡片組移動補償的方式,Sensor-shift可更有效穩定晃動,不過音圈馬達得重新設計、鏡頭模組將因此增大,對需要薄化的手機不利,且其有效性受到影像晶片移動最大範圍限制,也導致目前仍較少有手機使用。

5:充電器與耳機隨機附贈時代落幕

觀察歷年iPhone銷售策略,iPhone 8之前機型多以高階機型銷售較佳,例如2017年iPhone 8/X系列,iPhone X仍占發售當年新機約5成銷售量,但2018年iPhone再次大幅漲價50至200美元時,賣最好機型為最低階的iPhone XR,占當年度約四成新機銷售量,加上iPhone XR/XS系列銷售狀況不佳,新機當年銷售狀況較2017年iPhone 8/X系列出貨量年減5%,顯示即使是對價格敏感度較低的果粉,都不願再為智慧型手機付出過高價格。

蘋果2019年發表iPhone 11系列便因此控制價格,低階iPhone 11價格回到與iPhone 8相同的699美元,使iPhone 11占當年度新機出貨量約五成,使2019新機出貨量比iPhone XR/XS系列推出時年增4%,2020上半年發售新款iPhone SE定價也獲得消費者好評,雖預期2020年出貨量僅約3,000萬支,仍成功吸引部分Android陣營消費者轉投iPhone陣營。

如前述,在智慧型手機出貨動能持續減緩下,蘋果2019年起的積極定價策略有效帶動新機出貨量,加上2020年第二季發售新款iPhone SE也受到廣大迴響,預期iPhone 12系列將延續積極定價策略,推估iPhone 12系列四款機型定價分別為699美元、799美元、1,049美元與1,149美元,不過,iPhone 12也面臨支援5G將帶來射頻成本大幅提升、頻段增加使功率放大器使用量大幅增加、毫米波需使用更多LCP天線、採用AiP封裝等問題,預期iPhone 12將取消隨機附贈的充電器和耳機,藉以控制成本。

(本文作者為拓墣產業研究院分析師蕭閔中)

#蘋果 #iPhone #定價 #鏡頭 #高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