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三年前有人問說「能不能把手機當作公司門禁卡」,肯定會被潑不少冷水。但時至今日,在科技不斷進步,過往看似不合理的人類需求,有了重新被重視的機會。當今的智慧型手機,不僅可以下載多樣化App,化身顯微鏡、直播攝影機、數位筆記工具、計帳本,還可以當隨身聽、隨身電視、個人健身教練…,如果還想發夢,讓手機變身出入公司的門禁卡及網路通行證的話,相信也不是難事!

過往門禁卡使用的都是RFID技術,它屬於短距離射頻識別技術;而目前有越來越多手機搭載的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功能,同屬於短距離無線通訊技術,是由RFID演變而來。由於搭載在手機上的NFC功能,使用時需直接拿手機貼近感應NFC Tag,其實這動作很類似於透過門禁卡感應門禁主機,因此取代門禁卡也成為十分合理的發展方向。正因為NFC的感應功能,有著似乎能代表使用者的特性,因此安全性也連帶成為受關注的議題;通常搭載在手機中的時候,因為需要提升安全性,會加入安全晶片(SE)作為解決方案的選項之一。

當然,手機平常的使用場景,除了線下的門禁卡感應應用之外,更多的是線上(online)的應用情景,因此,手機能否在上網時提供足夠的安全性,也是相當重要的議題。在智慧型手機占據日常生活越來越多時間,也幾乎成為現代人上網門戶的時刻,搭配了安全晶片的手機,將能帶給使用者更為實質的信心。手機得利於搭載安全晶片的設計,不僅可如一般手機,透過安全性受認證的App,提供一定的保護,還能額外添加上一層硬體架構上的保護。例如蘋果在iPhone 5S中首度採用的Touch ID,就是將指紋資料保護在A7晶片的Secure Enclave區塊當中,此外指紋資料會進行加密並用一組只有 Secure Enclave 才能存取的金鑰加以保護,就是很好的例子。

Google日前在Google I/O 2015將指紋辨識以及Android Pay功能納入在Android M作業系統裡,再加上Apple陣營也早在2014年10月份推行Apple Pay的帶動下,行動支付浪潮儼然已勢不可檔。正為牽涉到行動支付的領域,使用者的敏感神經將會緊盯手機安全性,因此指紋辨識功能逐漸被推升為智慧型手機標配(除此之外,目前市面上採用生物辨識的手機,還有使用虹膜辨識、眼球(辨識眼白靜脈)辨識的方案,顯示生物辨識取代密碼辨識的時代即將到來,然而指紋辨識是當中發展最為成熟的一種)。但其安全保障僅在手機本身的安全性認證,而網路的身份安全性認證,就有賴安全晶片。

在智慧型手機勢必在未來成為支付工具,且能在線上、線下發揮身分認證特性的情況,實現「見機如見人」的願景時,能協助手機商快速建置手機支付、安全認證的方案,將會更受青睞。華美電子所開發的booster PA功率放大器,已成功整合大陸多家國密晶片廠,發展出整合安全晶片與booster PA的整合性解決方案,未來很有機會成為智慧型手機廠商在開發手機時的重要利器。

#手機 #NF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