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吃了消炎或止痛藥後,容易出現胃部不適,因此看診時會要求醫師加開胃藥。近日有醫師提到,吃完藥後出現胃部不舒服時,應該先找出導致胃痛的可能藥物,若是吃容易傷胃的藥,需飯後服用,並搭配胃藥,建議空腹服用,萬一吃了胃藥還是覺得不舒服,則應該更換胃藥種類,否則胃藥服用過量,可能會更傷胃。

林智葳醫師在臉書粉專提到,當食物經過咀嚼後,在胃裡停留約1至2小時,胃部會分泌胃酸與保護性的黏液,用來幫助消化及保護胃壁,不過有些藥物會使胃酸分泌過多,有的則是刺激性太強,導致黏液保護機制不足,就會造成吃完藥後容易胃痛的問題。

而容易造成服藥後胃痛的常見藥物,分別有消炎止痛藥、抗生素及類固醇,這3大類藥物可能引起胃酸分泌過多或減少保護性黏液,患者若出現不適,建議先跟醫師討論,找出導致胃痛的藥物,視情況決定是否更換,另外常見的止痛藥,例如普拿疼,則較不會有胃痛的副作用。

林智葳醫師提醒,類固醇、許多抗生素及消炎止痛藥,都容易造成胃痛,建議患者飯後服用,也就是進食後的2小時內,如果還是會感到不舒服,則可以進食完畢後立刻服用,並更換胃藥種類,不過藥物跟食物併服,可能會使藥效大打折扣,建議應事先與醫師討論。

另外,想靠胃藥緩解胃部不適,除了制酸劑外,其他舒緩胃痛的藥物都建議空腹服用,效果比較好,而空腹的定義,指的是進食前的1小時,或進食後的2小時,而制酸劑可能會干擾其他藥物吸收,建議與其他藥物分開至少1至2小時再服用。

不少人認為,胃若感到不適就吃胃藥緩解,但小心服用過量,反而更傷胃,常見的胃藥種類有制酸劑、組織胺抑酸劑及氫質子幫浦抑制劑等,吃太多可能會增加不適感,例如過量的制酸劑,可能會造成脹氣(碳酸氫鈉)、便秘(鋁)、腹瀉(鎂);氫離子抑制劑則會造成腹瀉、頭痛等副作用。

#胃痛 #胃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