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這一篇,你就懂孩子的語言發展能力如何
首頁 » 看完這一篇,你就懂孩子的語言發展能力如何

看完這一篇,你就懂孩子的語言發展能力如何

語言,發展,訓練,敏感,關鍵

FavoriteLoading收藏文章

作者\媽媽經編輯部

語言能力,是孩子開啟世界最重要的一道門

從大腦神經系統來看的話,學齡期間是「突觸修剪」的重要時期,常常被使用的神經連結會被留下並強化,較少使用的突觸則被剪去。孩童的經驗會影響突觸的去留,此時期不用害怕對孩子說出大量新詞彙,孩子的語言學習除了有「時效性」,孩子還具有多種策略來學習。

(一)「敏感期」指的是在「特定時間內」學習會獲得最大的成效,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錯過之後再學習,會需要花比較多的時間,像我們學外語就遠遠不如母語來得有效率,而語言的敏感期約在0-6歲。

(二)「關鍵期」是指以「生物學」的觀點來解釋,在正常發展下會自己出現的技能,如果錯過,就無法再靠後天努力來學習,像是視力、聽力等。

你好奇孩子是怎麼學會海量的詞彙嗎?

寶寶在15個月時的詞彙量大約是10個左右,而孩子24個月的詞彙量高達120-300個,接著,36個月的詞彙量約是1000個、48個月的詞彙量約有1600個,可見詞彙量的爆增約在2歲的時候發生,這是快速連配(Fast mapping)的效果,在心理學界稱之為「命名爆發」(Naming explosion)或「詞彙爆發期」(Vocabulary spurt)。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心理策略能夠幫助孩子學習新詞彙:

(策略一)

桌面上有兩樣物品,一個是阿雅已經認識的奶瓶,一個是他沒聽過的詞彙「鉛筆」。如果今天媽媽說:「阿雅,把桌上的鉛筆拿給我好不好?」阿雅能夠不假思索地刪除奶瓶這個選項,把鉛筆遞給媽媽。這是相互排斥(Mutual exclusivity)策略,類似刪除法的概念,孩子能夠從舊詞去推論新詞。

(策略二)

布希從來沒學過「壓扁」這個詞彙的意思,但當他聽到電視上的海綿寶寶在說這句話:鴨子正在「壓扁」蔬菜。布希知道鴨子和蔬菜都是名詞,而「壓扁」因在動詞的位置,所以有很大的機率是一個動作或行為。這是語法拔靴法(Sytactical bootstrapping),孩子能夠從句子的位置來推論單字大概的意思。

允許出錯、需要磨練的句子產生器

語言系統包含四個基本元素:語音(聲調)、語法(文法)、語意(單字的意義)或語義(句子的意義)、語用(適當地溝通)。除了足夠的詞彙,孩子的句型結構也非常之重要。然而,孩子的句子是有發展史的,他們不會一開始就說出完整、符合邏輯敘述的句子,他們也許會詞不達意、也許會文法錯誤,因為語言表達是需要練習的:

(一)第一階段:簡單句

約1歲,例如:擦藥藥。

(二)第二階段:包接子句(主句+子句)

約4歲,例如:我要爬給媽媽看。

(三)第三階段:複合句1

開始出現有時間順序、因果推論的句子,例如:你給我玩具,我就給你餅乾。

(四)第四階段:複合句2

開始出現有「連接詞」的句子,例如:如果你認識我弟弟,那就好了!(如果句)。

家長可以在生活中多和孩子進行對話,來觀察孩子句子的發展狀況,像是透過一問一答的聊天,或故意說錯,來引導孩子「主動」要求對話,明明知道孩子是星期二跟阿奇吃漢堡,卻假裝跟孩子確認:你星期三要跟奇奇去寫作業,對吧?比起像老師一般一直問孩子問題,讓孩子感到有被考試緊張的感覺,倒不如引發孩子想要糾正大人溝通欲望會更好,才不會「低估」了孩子真實的語言發展狀況。

推薦閱讀
父母必看!「學語言三大地雷」是元凶,讓孩子討厭英文
3~15歲語言學習黃金期,了解4時期的特色提高發展性

關於作者與本篇文章

媽媽經編輯部

媽媽們最關心的食、衣、住、行、育、樂的大小資訊,無論妳是哪個階段的媽媽、媳婦或婆婆,都能在這裡找到妳需要的精彩內容,歡迎媽媽們一同來聊「媽媽經」。


我要回應

我要留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