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衛院今天發表全球首份針對手機遊戲成癮的評估量表,發現國內高中以下學生中,約有13.8%的學生有手遊成癮的問題,當中又以國中生所耗時間最多,高中生「課金」比例最高。心理師提醒,手遊成癮可能是真實世界中的成就與人際關係未被滿足,若發現孩童的成績、社交功能、睡眠、情緒亮紅燈,應盡速就醫求助。

國衛院群體健康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林煜軒,針對全國1萬775名國小四年級到高中三年級的學生進行大規模調查,發現其中有1495人為長達3個月以上的手遊成癮者,當中又有189人達國際上所訂的一年以上成癮標準。

林煜軒說,這套手機遊戲成癮評估量表共分為學術版以及一般大眾版,其中學術版共12題,一般大眾版則將問卷濃縮為4題,若在3個月內得到10分以上者,就可能是手遊成癮患者,建議減少玩手遊的時間,或向精神科醫師、心理師求助。

這4題的手遊成癮評估內容包含:1.我曾因長時間玩手機遊戲而眼睛酸澀、肌肉痠痛,或有其他身體不適。2.我常常原本沒有打算玩手機遊戲,卻會忍不住拿起手機滑一下。3.在過去的三個月裡,我感覺需要更常玩手機遊戲,或玩更久的時間才覺得我玩夠了。4.如果不能玩手機遊戲,我會覺得靜不下心,感到很煩躁。

而根據林煜軒團隊的調查,在手機遊戲上花最多時間的是國中成癮者,每周平均花費33.1小時在手機遊戲上,其次為高中成癮者,耗費30.9小時,至於小四至小六的成癮族群中,每周也花費29.4小時在手遊上。

至於在手機遊戲上的花費,高中成癮者有40.2%的人曾進行課金,國中成癮者則有36.3%的課金比例,至於小四至小六的成癮族群,也有21.4%的比例曾在手遊上花錢。

林煜軒說,不管是否為評估量表中超過10分的成癮族群,都可看出有使用手機遊戲的族群,其在手遊上消費的比率都明顯高於一般人。

中國科技大學心理師潘元健指出,孩童之所以花這麼多時間在手遊上,可能是真實生活中的成就、人際未被滿足,建議家長可透過桌遊、運動來培養孩童在真實生活中建立成就感,進而遠離手遊成癮的問題。

世界衛生組織在2018年將遊戲成癮症歸類為精神疾病,馬偕醫院精神科研究醫師邱于峻則建議家長與老長,當孩童的學業成績、社交功能、睡眠、情緒以及花在手遊上的金額亮紅燈時,就應該盡速就醫尋求協助。

#成癮 #手遊 #手機 #遊戲 #手機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