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歲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接受《華爾街日報》專訪,談及55歲才成立台積電的歷程,坦言年紀較長的人才更有能力做到,表示自己「不可能更早做到這一點」,甚至不認為有人可以更早做到,形容自己為不死的老兵。《華爾街日報》專欄作家也評論,張忠謀的經驗、人脈及對半導體的深入理解,才打造出今日的台積電。

《華爾街日報》29日刊出專欄作家柯恩(Ben Cohen)對張忠謀的專訪內容,文章提到比爾蓋茲、賈伯斯等人在年紀輕輕時就相繼創業,相較之下,張忠謀直到即將退休的55歲才到台灣創立台積電。

張忠謀在專訪中表示,「我不可能更早做到這一點」,甚至認為「沒有人可以更早做到這一點」,因為他是第一人。

文章提到張忠謀在中國大陸出生,1949年青少年時期隨家人從大陸移居美國、在美國求學,畢業後進入半導體產業,1958年到德州儀器工作,張忠謀所處的時代相當好,正巧是積體電路發明的年代,他盡可能地改善生產線,很快就受到重視,被公司送去攻讀博士,60年代末開始管理德州儀器的整個積體電路部門,後續更接管半導體部門。

儘管張忠謀不斷升官,卻未被拔擢到最高階職位,加上與公司理念不同,他希望公司專注於半導體,不過德州儀器更注重銷售家用電腦等消費性商品,他遂於1983年離開德州儀器。

張忠謀離開德州儀器後馬上就被通用儀器(General Instrument)挖去當總裁兼營運長,但他馬上意識到是個錯誤,一年後即請辭,此時張忠謀已經54歲。

事實上張忠謀離開德州儀器前,就已在1982年收到已故總統府資政李國鼎提出前往台灣的工作邀約,3年後他到台灣成為工研院院長,後續又創立台積電。

張忠謀在專訪中表示,他想建立一間「偉大的半導體公司」,不過當時他到台灣時,並不保證台灣會給予機會建立偉大的半導體公司,「但可能性是存在的,對我來說也是唯一的可能性,這就是為什麼我到台灣來」。

帶著30年半導體產業經驗到台灣,張忠謀剛到工研院工作時,李國鼎建議他在台灣創立半導體公司,「這就是台積電的開始」。

當張忠謀開始思考台積電的商業模式時,他馬上意識到不可能打造像德州儀器那樣處理每一個晶片生產流程的公司,他研究後發現,台灣在晶片供應鏈上的一項優勢是生產良率幾乎是美國的2倍。

他意識到台積電在晶片設計或行銷方面無法和矽谷競爭,台積電的優勢是專注製造晶片,而且是「只」製造晶片。

事實上製造晶片的想法,早在張忠謀還在通用儀器公司的那一年就已種在心底。當時深知運作晶圓廠效率有多差的半導體企業家康貝爾(Gordon Campbell)和他聊到了新創公司應該專注於設計晶片,並將生產晶片外包,這對當時部分業界人士來說是難以想像的。張忠謀也開始思考這個問題,並且認為每一間公司都需要代工廠,造就台積電以代工為主的商業模式。

柯恩認為,張忠謀的經驗、人脈及對半導體的深入理解,讓他打造出不同商業模式的公司,張忠謀本人也在專訪中坦言,「這類型的創新,年紀較長的人比年紀較輕的人更有能力做到」。

他說台積電的商業模式,也是他數十年職涯發展而成的個人哲學,「成為我們客戶的夥伴」。

他表示:「我是一名老兵,我不死,但正逐漸凋零。」

#張忠謀 #台積電 #55歲 #創立 #華爾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