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總統稱台灣經濟20年來最好,但民調結果民眾根本無感,到底問題出在哪裡?是數字灌水、原先基期太低,或另有更重要原因?台濟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表示,台灣人均GDP不輸日本韓國,民眾卻普遍低薪,原因出在台灣人60%從事服務業,無法雨露均霑出口外銷的成長,同時外銷產業多在陸設生產基地,GDP成長率不過是紙上富貴。

中評社報導,除蔡英文宣稱台灣經濟為20年來最佳,閣揆賴清德也說,台灣人均GDP為新台幣156萬元,並不輸給日本和韓國,平均薪水也達4萬9989元歷史新高,但實際詢問一般民眾,都說與實際感受差距太大。

孫明德分析,台灣的GDP成長很大一部分與出口外銷有關,但台灣60%民眾卻從事服務業,與出口行業並無關係,總體GDP雖成長卻無法雨露均霑,反應在薪資上。

孫明德指出,1960年代,台灣出口紡織品、勞力密集產業商品,而在1990年後轉為出口資通訊、石化產業商品,產業結構從勞力密集產變成資本密集,雖然目前台灣經濟一樣依賴出口,外銷產業很多生產基地已移在中國大陸,因此GDP成長率成為紙上富貴。

孫明德認為,台灣經濟要有感提升,不應再將GDP當成目標,而是要把實質薪資(薪資扣掉物價)成長2%當作目標,另外也該重新盤點無法帶動薪資成長的外銷產業,調節補貼,不要花太多政府資源在無法帶動薪資的出口外銷產業。

文章來源:孫明德:生產在大陸 台GDP紙上富貴
#台灣 #出口 #GDP #薪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