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三歲開始說謊?︰探究心智起源,解開0-15歲孩子的大腦與行為之謎 | TAAZE 讀冊生活網路書店 - Yahoo奇摩超級商城
TAAZE 讀冊生活網路書店

TAAZE 讀冊生活網路書店

無論想知道什麼,世界上總有一本書在研究它。
為何三歲開始說謊?︰探究心智起源,解開0-15歲孩子的大腦與行為之謎
  • 為何三歲開始說謊?︰探究心智起源,解開0-15歲孩子的大腦與行為之謎
  • 為何三歲開始說謊?︰探究心智起源,解開0-15歲孩子的大腦與行為之謎
  • 為何三歲開始說謊?︰探究心智起源,解開0-15歲孩子的大腦與行為之謎
  • 為何三歲開始說謊?︰探究心智起源,解開0-15歲孩子的大腦與行為之謎
  • 為何三歲開始說謊?︰探究心智起源,解開0-15歲孩子的大腦與行為之謎
  • 為何三歲開始說謊?︰探究心智起源,解開0-15歲孩子的大腦與行為之謎
  • 為何三歲開始說謊?︰探究心智起源,解開0-15歲孩子的大腦與行為之謎
  • 商品編號:p0699261941738
  • 店家貨號:11101014955
  • 購買人次:0
  • 銷售件數:0

為何三歲開始說謊?︰探究心智起源,解開0-15歲孩子的大腦與行為之謎

出版日期:2023-07-26
ISBN/ISSN:9786263055438
作者:謝伯讓

網路價
450元 356元 約可獲得超贈點: 3 點
付款方式 神卡輕鬆賺3%,雅虎購物這張要有 倒數!刷彰銀單筆分期滿3萬.送1500
刷卡紅利折抵 接受17家銀行
  • 信用卡 接受信用卡刷卡
  • LINE Pay接受LINE Pay
  • ATM轉帳 接受ATM轉帳付款
  • 全家付款取貨 全家付款取貨
  • 萊爾富付款取貨 萊爾富付款取貨
交貨方式
服務承諾 七日鑑賞期內退貨免運費
店家即時通
  • 商品詳細說明
分級標示普級
內容簡介:
跟著腦科學權威科普作家謝伯讓
探究從人際情緒、認知、語言到社會互動
在意想不到的實驗發現中
一窺孩子大腦與心智的不可思議

身為台灣認知神經科學、腦科學家,並不斷致力於科學普及教育的謝伯讓,在2014年誕育孩子的七年之後,以「育兒教養挫敗專家」之姿,再度寫下此腦科學科普書,以記錄撰寫科學故事的方式,分享自己的教養體悟,以及對腦科學研究學習心得,同時配合觀察孩童並對照發展心理學文獻,希望以「知識引路人」的角色,幫助讀者透過理解人類心智起源與大腦發展歷程,更懂孩子的內心世界,擁有足夠知識選擇合宜的教養方法,以期把握學習與發展的關鍵期,提升孩子心理更健康發展。

這本書適合誰?

1.對腦科學科普知識有興趣的青少年、成人
2.對0-15歲孩子的大腦與行為感到好奇的親師
3.研習大腦與心智發展的教育工作者

關於人類的心智起源,本書帶你深入探索以下重要問題:
★ 零歲的人腦,如何逐步萌發出複雜的心智?
★ 嬰兒如何習得語言?
★ 知識與概念,是先天帶來,或是後天習得?
★ 孩童能否推敲人心,進行道德判斷?
★ 孩子的本性,是善或惡?
★ 關鍵期與神經細胞新生,如何影響人類學習?
★ 青少年的大腦與心智如何變化?
★ 人類的意識本質是什麼?

你知道嗎?————

▍十八個月大的孩童雖然還不會說話,卻已經會主動幫助別人。

但可別因此以為嬰兒就是「性本善」,因為他們的善惡偏好是有但書的,研究發現,嬰兒不僅是功利主義者(喜歡對自己有利的人),還是種族主義者(喜歡和自己同類的人)。

▍嬰兒喜歡父母逗他玩,因為他們已有能力想主動參與社交互動。

日常親子互動不僅會影響孩子當下的壓力反應,也會決定他們未來如何面對壓力。幼年時期擁有足夠安全感與良好社交經歷,有助心理健康發展。

▍對三歲的孩子而言,說謊是常態

說謊是孩子正常的認知發展,不妨正向看待,引導成為孩子適應複雜社會的正面能力。強調說實話的正向好處,是減少孩子說謊行為的最佳策略。

▍青少年的叛逆冒險行為,其實目的是為了降低社交風險。

引領孩子透過同儕力量去認同正面的態度和行為,取代過去對抗式的「高壓管教」與被動式的「理解疏導」。

本書特色:
➤ 匯聚綜整50+腦科學實驗,探究大腦與心智的研究趨勢➤
➤ 透過簡短有趣的科學故事,為想像力與創造力帶來啟發
➤ 深度認識兒童腦科學,建立教養自信,幫助孩子健康發展

透過腦科學的研究,人類真的可以,更了解自己嗎?腦科學研究已知已經拓展至認知行為神經科學領域,甚至涉入社會、心理與文化研究的範疇。透過伯讓的文字,除了讓我們更深入淺出於腦科學對「發展」與「認知」的新發現,也進一步領悟王爾德說過的:「對我而言,生命的任何理論,都無法與生命本身相比擬。」 —— ——謝哲青 / 作家、知名節目主持人

不少人對教養書的看法多是:「要教我具體方法來幫助孩子。」這種應用類型的書固然好,但其實我也很愛看科普書。謝伯讓老師的文筆洗鍊,將與發展相關的腦科學娓娓道來,就像看一本故事書一樣吸引人。 —— ——蔡宇哲 / 哇賽心理學創辦人兼總編輯
作者簡介:
謝伯讓
美國常春藤聯盟達特茅斯學院(Dartmouth College)認知神經科學博士、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腦與認知科學系博士後研究員。曾任新加坡 Duke-NUS Graduate Medical School 助理教授,現為台灣大學心理系教授、腦與意識實驗室主持人。主要研究領域為視覺及意識,著重腦照影技術,諸如功能性核磁共振(fMRI)、腦電圖 (EEG),以及心理物理學等行為研究。科學期刊著作五十餘篇。

曾獲獎項包括科技部國際年輕傑出學者、教育部玉山青年學者、美國達特茅斯學院莫瑞中心傑出研究獎、2006年美國年度最佳視幻覺競賽前十名、美國國家科學促進學會傑出科學獎等。除此之外也致力於著作與翻譯以推廣科普知識,著有《大腦簡史》和《都是大腦搞的鬼》,合著有《波士頓》、《指指點點玩美國》。譯有《用物理學找到美麗新世界》、《糧食戰爭》、《水資源戰爭》等十多本書籍,同時也是《國語日報》專欄作者和台灣《科學人》中文版譯者及專文作者。
章節試閱:
為何嬰兒喜歡盯著人臉看?
──心智理論能力

雖然五歲才有心智理論能力(能推論他人心思),然而該能力卻可能在 更年幼時就存在,只是配合的其他腦區尚未發展完全,所以無法順利運用。



每位寶寶都會重新啟動世界。
Every child begins the world again.-------梭羅



第一次見到瑞貝卡.薩克斯(Rebecca Saxe),是在2008年的秋天。那一年我剛獲得博士學位,來到達麻省理工學院的腦與認知科學系,師從南西.坎維希爾(Nancy Kanwisher)進行博士後研究。

薩克斯先前也是坎維希爾的學生,算是我的同門師姐。她的學術表現優異,在麻省理工學院攻讀博士時,不到3年便取得學位,並在26歲時獲聘為麻省理工腦與認知科學系的助理教授,5年後順利升等取得終身教職,當時年僅31歲。

薩克斯一直對人類心智能力背後的大腦機制有興趣,特別是關於「心智理論」(theory mind)這個能力。所謂的「心智理論」能力,就是人類可以「推論他人擁有心靈」、並且可以「推敲他人心思」的能力。

聰明豆測試(The Smarties Task)

科學家在測試人類的心智理論能力時,通常會採用所謂的錯誤信念測驗(false-belief task)。這項作業,最早是由心靈哲學家丹尼特(Daniel Dennett)所提出(Dennett, 1978; Gopnik & Astington, 1988a; 1988b)。比方說,如果我拿了一包聰明豆(一種糖果)的包裝盒,然後問小明:「你覺得裡面有什麼?」關於這個問題,大部分的人都會回答說:「裡面有聰明豆」。接著打開包裝,讓小明看到裡面其實是放了鉛筆。然後把包裝復原,再問小明:「等一下小英來的時候,你認為他會說裡面有什麼?」

關於這第二個問題,小明如果有「心智理論」能力,他就會回答:「小英會猜裡面有聰明豆」。換句話說,小明能夠明白「他人可能會誤以為某些事物為真」。這種能夠明白並推敲出「他人可以擁有錯誤信念」的能力,就是「心智理論」能力。然而,如果小明還沒有發展出心智理論能力(未滿五歲),他就會認為別人和自己的想法一致,此時他就會說:「小英會猜裡面有鉛筆。」

腦造影找出「心智理論」能力的相關腦區

除了研究孩童的「心智理論」相關行為,薩克斯也特別想要知道,人類的這種「心智理論」能力是不是有某個特定腦區在負責?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她決定先從成年人下手。2003年,薩克斯在坎維希爾的指導下,設計了一項實驗來尋找「心智理論」能力的對應腦區。在實驗中,薩克斯讓成年受試者閱讀許多種不同的故事情境。其中有一類型的故事,和人際互動有關,在閱讀這一類型的故事時,受試者必須去推敲他人的錯誤信念。而在其他類型的故事情境中,有的和人的肢體動作有關、有的和非人物件有關、有的和錯誤訊息有關,但重點是,這些其他類型的故事情境,都不涉及任何的錯誤信念。換言之,在閱讀各種故事情境時,只有其中一種情境需要使用心智理論能力去推敲他人的錯誤信念。

結果發現,在需要動用心智理論能力時,有一個腦區出現了強烈反應,而在其他不需動用心智理論的故事情境下,這個腦區就沒有反應。這個腦區位於右腦的頂葉和顳葉交界處(right temporal-parietal juction),英文的縮寫是rTPJ。(Saxe and Kanwisher, 2003)

跨顱磁刺激測試因果關係

在找到這個和心智理論能力「有關」的rTPJ腦區之後,薩克斯仍不滿意。因為相關不等於因果,唯有去證實rTPJ腦區會影響心智理論能力,我們才能真的確認兩者之間存在因果關係。

為了確認因果關係,薩克斯使用了「跨顱磁刺激」技術,直接去刺激rTPJ腦區。跨顱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就是一種使用強力局部磁場變動去刺激特定腦區的技術。如果rTPJ腦區和心智理論能力之間真的有因果關係,那麼直接去刺激rTPJ腦區時,應該就會影響心智理論能力才對。

實驗結果一如預期!在2010年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的一項實驗中,薩克斯團隊設計了一項作業,受試者必須透過心智理論能力,去判斷他人在道德上是否有過錯。這項作業也是用故事情境來呈現,其中有三種情境:

情境一:老王去化學系的茶水間幫同學倒水時,發現一個紙包,上面寫著「糖粉」,老王認為這應該就是糖粉,於是把它倒入同學的水杯中。結果同學喝完後安然無恙。

情境二:老王去化學系的茶水間幫同學倒水時,發現一個紙包,上面寫著「糖粉」,但其實裡面是毒藥,老王認為這應該就是糖粉,於是把它倒入同學的水杯中。結果同學喝完後中毒身亡。

情境三:老王去化學系的茶水間幫同學倒水時,發現
目錄:
作者序 赤子初心

Chapter 1. 天生就有數感?
────基礎認知能力

皮亞傑的孩童認知發展四階段
嬰兒也會「習以為常」
五個月大的嬰兒明白物體不會憑空消失
嬰幼兒的核心知識
十二個月大的嬰兒可進行邏輯推論


Chapter 2. 為何嬰兒喜歡盯著人臉看?
────心智理論能力

探討心智理論能力的聰明豆測試
rTPJ 腦區──負責人類的心智理論能力
刺激 rTPJ 腦區,會改變人類心智理論能力判斷結果
五歲孩童可以臆測他人心思
為什麼五歲才能展現心智理論能力
心智理論能力隨年齡增長逐步發展出來
心智理論能力是天生帶來或後天習得
猴子天生愛看臉
人類也是天生愛看臉
兒腦造影研究的醫學展望與應用價值


Chapter 3. 當你需要幫忙時,為何幼兒總會伸出援手?
────道德判斷與利他行為能力

人類在權威下的「平庸之惡」
孩童喜歡自己的隊友
眼珠顏色實驗的種族歧視反思
六個月大的嬰兒能分辨善惡且喜歡好人
嬰兒喜歡和自己「同一國」的同類
十八個月大的孩童會主動幫忙不求回報
黑猩猩也會展現無私的利他行為



Chapter 4. 為何嬰兒喜歡你逗他玩?
────行為理解推論與社交互動能力

十八個月大的幼兒知道你喜歡吃什麼
三個月大的寶寶會主動想參與人際互動
幼年時的安全感與良好社交經歷,有益心理健康發展
一歲的幼兒會引導你的注意力,並分享自己的關注與興趣
催產素會促進雌鼠的親子互動行為
你可以「選擇」親子關係,全心全力照顧寶寶
基因和生理,也可以主宰人類行爲嗎


Chapter 5. 孩子感到害怕,是先天帶來或後天習得?
────行為反應與學習能力

先天論淪為政治操弄,負向優生學衍生許多爭議
因為錯誤科學認知被強制絕育
行為主義崛起成為主流,制約學習名留千史
恐懼可經由後天制約習得
操作制約常運用於育兒、教學,以及動物行為訓練
建議用「正向強化」與「負向處罰」管教孩子
正向處罰的重點在於「立即」且「確定」


Chapter 6. 把孩子送進明星學校,為何不能保證升學順利?
────基因對人類生理、心理與認知的影響

單一基因就能主宰人類生理
基因對生物特徵具高影響力
全基因體關聯性研究的重要價值
基因對人類的影響遠大於後天因素
尊重個體差異,順著孩子的天生個性教養
人類的氣質會隨時間與親子互動等環境因素而變化
表觀遺傳會將某些「記憶」傳給下一代


Chapter 7. 語言是先天帶來的能力?
────語法與認知能力

認知學派主張語言發展是天生的認知能力
語言學習的第一步:找出語音中的重要音素和單字
語言學習的第二步:學會斷句與語音分割
孩童可以推論語詞中的對象和意義


Chapter 8. 為何學習語言愈早愈好?
────關鍵期神經可塑性對學習力的影響

學習語言必須把握最佳時機
支持學習關鍵期存在的重要證據
神經細胞用進廢退,會造成不可逆結果
神經可塑性隨年齡出現不同變化
神經的連結修剪與細胞新生
重啟關鍵期,讓大腦有機會重新學習
重啟關鍵期利弊得失,該如何選擇?


Chapter 9. 視覺發育也有學習關鍵期?
────視覺與跨感官認知能力

人類天生可以連結視覺與觸覺經驗
「光明」計劃
視覺科學大儒──海爾德
天生盲人恢復視力後無法轉換視覺與觸覺


Chapter 10. 為何三歲開始說謊?
────關於說謊的心智理論與執行控制能力

對三歲的孩子而言,說謊是常態
「心智理論」與「執行控制」能力
強化道德理解能力
強調誠實正向結果
觀察社會學習
正向看待孩子說謊,引導成為適應複雜社會的能力


Chapter 11. 青少年的衝動叛逆,其實是為了降低社交風險?
────「追求風險」與「感覺追尋」

「不畏風險」的背後是「感覺追尋」
多巴胺開啟人類尋找愉悅的便利途徑
DRD4 基因與 MAO 基因影響人類的感覺追尋人格
感覺追尋在十九歲達到顛峰後漸緩
同儕影響與社交排擠焦慮讓青少年選擇冒險
青春期的的前額葉大腦可塑性高
建議利用同儕力量引領青少年正面認同
用智慧化解人際衝突與憾事


Chapter 12. 女孩的數理能力一定比男孩差嗎?
────男女大腦結構差異與行為表現大不同

刻板印象讓你以為哲學家都是男性
從小就能看出行為和語言表現差異
男女的大腦結構與運作方式不同
不同社會經驗形塑大腦神經結構
每個人都擁有男女人格特質
人類的腦與心智可能不是「非男即女」
社會文化偏見與刻板印象影響男女行為表現
「訓練效應」能消弭男女差異誤解


後記 人類的意識之謎
──腦科學對人腦與心智探索的意義

關於失去意識
關於改變意識
無意識的刺激可以改變人類行為
意識能預測人類知覺與行為
透過意識研究,預判醫療效果與學習表現
應用意識研究開發腦機介面,並預測語言內容
意識研究與測謊
「意識測量儀」對人類未來的影響


附錄 居家互動實驗練習

練習一:概念發展測驗
練習二:海盜測驗
練習三:莎莉與安測驗
練習四:公平的概念
商品說明
  • 9.7 店家滿意度
  • 0.7 出貨天數
  • 1.2 回信天數
  • 0.6 缺貨率%
店家即時通

優良商店

消費者滿意度:9.7

商店滿意度

平均服務品質

出貨速度:0.7
回信速度:1.2
缺貨率:0.6 %

近一週瀏覽次數:115619

本店商品搜尋

商品名稱 店家貨號

價格範圍  ~ 

本店全部分類

全部商品(322017)

未來人與世界末日|單書66折起~7/16(73)

2023台北文學●閱影展│中文書66折~7/8(77)

我們不一樣,卻也一樣。|選書66折起~7/31(94)

66折起 擇善固職~7/31(150)

放浪遠山.自然與人文書展|單書7折起~7/20(62)

「人人生而平等。」——美國獨立宣言~7/31(85)

66折起 2023夏季暢銷展(1563)

66折起 課堂之外更精彩~8/15(282)

202307生活選品(382)

從逆齡到永生~9/9(57)

閱讀全壘打~8/10(58)

【經典DVD/黑膠收藏】(307)

◄二手書暢銷TOP500◄3折起

注目新書(7176)

日文MOOK(612)

中文書(38386)

中文雜誌(1602)

歐美雜誌(67)

創意生活▶生活雜貨(1022)

韓文雜誌(63)

創意生活|創意文具(1990)

唱片CD(569)

二手中文書(262805)

加入收藏清單

商品名稱:
標籤:(非必填)

你還可新增 個標籤 (每次新增限輸入一個,每次限10個字)
您可自訂標籤,方便資料分類與管理

常用的標籤:
資料傳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