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但大家都跑去坐辦公室,粗重的活誰來做?改編自作家林立青作品的同名電視影集《做工的人》,日前在HBO播映,引起熱烈討論。劇情描述鐵工阿祈、模板工阿昌和怪手司機阿全三個死黨,每日與工地任務搏鬥,卻仍一心想著發財,先後投入供養四面佛及養鱷魚,卻一再遭遇詐騙,投資失利,生活更加拮据,不過他們憑著一口氣及善良的心,互相扶持,進而幫助弱勢,凸顯社會底層的志氣與勇氣。

說起來我也算半個工人子弟,父親曾管過礦場,當過化工廠長,我就是在工廠宿舍長大,一次乙炔瓶連環爆炸,炸飛4名工人,把家裡的窗戶都震破,還不及回神,幾名工人渾身是血來我家,要我母親代為包紮。工安事件永遠是工人揮之不去的陰影。

還有一次是工廠裡的混混來找碴,他嗜賭,到處跟同事借錢不還,一日來家中向父親要錢,父親言明不借,他竟出言不遜,父親震怒拍桌,都說惡人沒膽,對方竟然跪下,父親便轟他出門。隔日混混懷恨在心,帶長刀來工廠尋事,從父親背後砍一刀,父親反身奪刀,混混見事跡敗露,拔腿就跑,父親於追逐中失血過多休克送醫,所幸吉人天相,撿回一命。這也是我童年最驚心動魄的記憶。

後來母親為了家計,也投身工廠當女工,為人織毛線、車鞋子,在整個台灣產業轉型的70年代,認真扮演一顆大機器裡的小螺絲釘,與父親共同打拚,養活一家人。

做工的人,其實就是工人,台語說「做工仔」,尚有一絲自我解嘲的意味,更謙虛的說法是「騙吃騙吃」,做工的人把自己的姿態放低,是一種生存之道。但不少人認為工人就是書讀不好才去出賣勞力,這當然是錯誤觀念,若不是廣大的勞動族群任勞任怨流血流汗,各種建設的基礎勞力從何而來?工程如何能推動得了?平地起高樓又談何容易?

現實卻是,做工的人要累積財富不易,又必須面對職業傷害的威脅,過去高僧「一日不做,一日不食」,工人卻是一日不做,一日沒得吃,箇中辛酸只能吞腹內,林立青就說:「這社會要求他人有尊嚴活著的,幾乎都是收入穩定的人。」道盡工人困境。

不必矯情地問該怎麼辦,也不必憤怒地責怪政府什麼都沒做,苦命的人從來都知道如何活下去,大水來時,就算淹到鼻孔處快要無法呼吸了,也還能扶著家人、親朋好友,往更高處求生。入夜以後拖著疲憊身軀為子女蓋被子的溫情,是隔日打拚的最大動力。這就是撐起整個台灣社會底氣的一群人,他們親身示範,努力做事,從來不需大道理,而是再苦也要活下去的氣魄。

#混混 #一次 #工人 #父親 #騙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