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歲的李伯伯長期膝蓋疼痛,診斷為輕度退化性關節炎,購買護膝且長時間穿著,漸漸發現,只要一拿掉護膝,就會走路不適。骨科醫師陳建樺指,護膝能保護受傷的關節、減緩疼痛,但建議穿戴1~2個小時就要取下,讓關節能伸展舒緩,且護膝應直接綁在皮膚上,綁在褲子外容易滑動,失去保護的作用。

萬芳醫院骨科醫師陳建樺在臉書粉專PO文指出,使用護膝目的是減少膝關節或肌腱承受的壓力,並使髕骨滑動在正確的軌跡上,額外的硬材質及彈性綁帶,能提供額外的支撐,減少軟組織受力,或利用壓迫肌腱的方式,減少著骨點的受力。

什麼時候該用護膝呢?陳建樺建議,對於退化性疾病而言,穿戴護膝運動或走路,可以增加活動時間,若活動包含蹲下或屈膝,例如上下坡、走樓梯,穿戴護膝可以提供關節穩定性,若是短距離行走,就沒有必要使用護膝。

陳建樺提醒,護膝只是暫時性的使用,例如因為受傷,暫時戴著讓肌肉稍微獲得輔助休息,增加活動時間。使用護膝有3個穿戴重點。

■穿戴時間不建議太長:約1至2小時就要鬆開休息。

■切勿穿戴在褲子上,要直接綁在皮膚上。

■睡覺時要取下。

陳建樺指,護膝是運動傷害或退化性關節炎常見的輔具,能保護受傷的關節,也能減緩日常的疼痛感,雖具保護關節功用,但還是要強化我們下肢的肌力,才能根本改善關節穩定度,雖然護膝購買的管道非常方便,若想要了解自己是否需要穿戴護具,建議還是要先向醫生諮詢評估,再做使用。

陳建樺並指,很多研究顯示,在有退化性膝關節的族群中,穿上護膝後,疼痛感可以減緩、維持日常生活功能、膝蓋變得比較穩定,也對自由活動能力比較有信心。但相對因長時間穿戴,大多數患者對於拿下護膝的活動度缺乏信心。

#護膝 #退化性關節炎 #骨科 #關節 #運動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