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媽媽》幼兒扁平足,六到七歲是關鍵恢復期 – 媽媽經|專屬於媽媽的網站
首頁 » 健康百寶箱 » 孩子健康事 » 《中醫媽媽》幼兒扁平足,六到七歲是關鍵恢復期

《中醫媽媽》幼兒扁平足,六到七歲是關鍵恢復期

《中醫媽媽》幼兒扁平足,六到七歲是關鍵恢復期

FavoriteLoading收藏文章

扁平足,隨年紀增長會減少寶寶如果有扁平足,要不要治療?

其實媽咪不必太緊張,根據統計發現,2歲以下的 小孩幾乎全是扁平足,3歲的小孩則有百分 之八十,但是到10歲之後,就只剩下百分之 四的扁平足。 絕大多數的小孩隨著年齡的增長,足弓的肌肉韌帶會發育完成,小兒期的扁平足多不 會有症狀,也不需要特別治療。年紀愈小扁平足盛行率愈高,但是隨著年紀增加,會有 逐漸減少的趨勢。《中醫媽媽》幼兒扁平足,六到七歲是關鍵恢復期

孩子逐漸長大,如果扁平足未改善,必須找出造成扁平足的原因,扁平足的原因包括先天、後天因素:

(一)先天因素
1. 跗骨黏合:先天有跗骨黏合,最常見的 是踵骨和距骨的黏合,此種黏合會造成「僵硬型扁平足」。
2. 附生舟狀骨合併扁平足:在足弓的弓部,有一塊舟狀骨,是一條維持足弓很重要 的肌肉(後脛骨肌附著的地方)。當站立時,後脛骨肌為了抵抗地心引力而收縮,也使得足弓正常的弓起來。但是,百分之二十的人口,很不幸地,在舟狀骨旁邊會多長一 塊附生舟狀骨,此時大部分的後脛骨肌無法 正常地附著在舟狀骨,反而附著在附生舟狀 骨,這時候足弓的肌肉牽引力量消失或減弱,自然便形成扁平足了!《中醫媽媽》幼兒扁平足,六到七歲是關鍵恢復期 3. 阿基里斯腱太緊。
4. 韌帶鬆弛:先天有全身韌帶鬆弛的現 象,此種韌帶鬆弛的現象不限於足部,在足部以外的關節也會發生。
5. 遺傳因素:有研究報告指出,扁平足具有遺傳性。
(二)後天因素
1. 肥胖:照一般人的想法,愈「胖」的人隨著重力的增加,足弓可能會愈「扁」。
2. 穿鞋:有研究報告指出,穿著正式的包趾鞋比穿拖鞋、涼鞋得到扁平足的機會來得 更高。
寶寶扁平足,耐心觀察、多運動!百分之八十五到九十的小朋友,其扁平足的原因如前所述,時間一到自然會恢復,因此,耐心等待及觀察是很重要的!

6到7歲是開始恢復的時間,10歲左右這一類的扁平足會回復正常。

在運動方面,包括:跳繩、芭蕾、打球等,這類運動有助於肌肉的訓練,尤其是 後脛骨肌,訓練的方法包括:墊腳尖(如芭蕾)及跳躍(打球),當肌肉夠強壯,自然足弓就正常了。
不過,雖然有各式的解決方法,但是哪一種方式對每一個特定的小朋友在哪一個階段最合適呢?甚至扁平足是否真的需要治療 呢?這是許媽爸媽的疑惑!其實,造成扁平足的成因?嚴重度如何?最好先找合格的專科醫師確定診斷,如果並不是結構性的問題,則自動恢復的機會是很大的;輔以運動及肌力訓練,是唯一的祕訣。
三采文化】原文出處【不吃西藥:中醫媽媽養出不生病、不過敏的健康孩子

《中醫媽媽》幼兒扁平足,六到七歲是關鍵恢復期

延伸閱讀:孩子小脚丫穿錯鞋,傷足又傷身

關於作者與本篇文章

專欄作家

想投稿想分享,媽媽經專欄作家換你當!


我要回應

我要留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