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第19屆亞洲運動會今天(9月23日)開幕,亞運元素已經遍布浙江各地,讓人們感受到了濃厚的亞運氛圍。亞運話題成為電視報紙、網絡傳媒、社交平台等關注的焦點,「亞運經濟」亦隨之火爆出圈。

據《中國旅遊報》報導,亞運會舉辦期間,來自亞洲各地的運動員以及大陸國內外觀眾到訪杭州,有望掀起消費熱潮,直接或間接刺激住宿、餐飲、旅遊、文化、娛樂等市場,形成聚集人氣帶動消費的亞運經濟,有效提升城市的影響力。

一直以來,大型體育賽事都具有刺激消費拉動經濟的作用,不僅能夠帶來賽事門票、體育用品、周邊紀念品等銷售收入,還可依靠高人氣拉動餐飲、文化和旅遊等相關產業增長。

報導稱,遠的不說,就拿前不久舉辦的成都世大運為例。據成都市稅務局披露,世大運期間,成都市零售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21.6%,開票戶數同比增長22.8%,住宿業、餐飲業銷售收入分別同比增長57%、42.3%。據美團、大眾點評、京東等平台數據顯示,世大運期間,成都餐飲堂食訂單量同比增長超150%,休閒娛樂訂單同比增長超250%,大運村的貨物配送量超過平日10倍。

可見,大型體育賽事對消費經濟的促進作用非常顯著。在杭州亞運會週期與中秋、大陸十一國慶長假的疊加效應下,預計杭州有望迎來近年來最密集的遊客潮,國內外遊客將超過2000萬人次。

可以預見,杭州亞運會帶來的巨大人流量對交通、酒店、景點、餐飲、購物等消費產生的直接拉動作用將是非常可觀的,衍生出來的各種活動和展覽也會帶動體育、文化、娛樂等產業發展。這些產業鏈條上的每一環,都蘊藏巨大的消費經濟價值,可以拓展出更多經濟增長點、釋放更大的消費潛力,眾多商家也將從亞運經濟中分得一杯羹。

杭州亞運會的比賽項目眾多,基於「杭州為主、全省共享」的辦賽原則,除了主辦城市杭州外,寧波、溫州、紹興、金華、湖州五大亞運協辦城市也有望迎來大量海內外客流,進而拉動本地消費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大型體育賽事不僅具有經濟效益,還有巨大的社會效益。杭州亞運會不僅會提振消費經濟,還可以通過籌建、宣傳推廣推動杭州及五大協辦城市的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全省的社會文明形象,形成更具持久性的軟實力。

同時,亞運會結束之後,所產生的賽事經濟紅利也將持續相當長的時間,有望在經濟社會各個領域,形成一圈圈的「漣漪效應」。

下一步,浙江各地要充分把握「後亞運」機會,圍繞消費場景、消費基礎等亞運場館設施,依託運動場館、城市綠道、商業街區、社區運動空間等,發展可持續的賽事經濟,積極舉辦受眾面廣的體育賽事,廣泛開展各類「體育+」消費活動,推動消費經濟全方位復甦。

#杭州 #亞運 #經濟 #消費 #餐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