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齡的孩子要「抱」多久?三個原則孩子越抱越聰明 – 媽媽經|專屬於媽媽的網站
首頁 » 健康百寶箱 » 孩子健康事 » 不同年齡的孩子要「抱」多久?三個原則孩子越抱越聰明

不同年齡的孩子要「抱」多久?三個原則孩子越抱越聰明

不同年齡的孩子要「抱」多久?三個原則孩子越抱越聰明

FavoriteLoading收藏文章

不同年齡的寶寶要抱多久?

當媽都知道,懷抱和撫觸能增加寶寶的安全感和媽媽的親和力,可很多時候都是抱多了自己累,抱少了寶寶不睡。這可怎麼辦?

不滿 3 個月

這個時候的寶寶剛離開媽媽的身體,各個器官也沒有發育成熟,很需要媽媽的懷抱。此外,對於大多數未滿月的寶寶來說,平均每 3 小時就得吃一次母乳或奶粉,那這抱娃的時間自然不會太短。這段時間可以適當多抱一會兒,時間長短不用嚴格控制。

寶寶,分離焦慮,育兒,抱小孩,抱嬰兒,新手爸媽

3~6 個月

這個時候的寶寶食量增加,吸吮速度變快,寶寶在每次喂奶後睡得時間也會延長,寶媽就可以得到解放,不用長時間抱著寶寶了。在這個時間段,推薦喂養時抱著,喂養後放到小床上,和家長同房不同床。

如果寶寶不抱就難以入眠的話,各位爸媽也得 「狠狠心」,逐漸過渡到讓寶寶獨立睡覺哦。

6 個月後

這個年齡的寶寶已經對外界有了明顯的適應能力,沒啥特殊情況,就不建議再增加抱寶寶的時間,相比於抱抱,他可能更需要他的小床。不過,各位爸媽也不用非得掐著這些時間點去改變寶寶的習慣,畢竟寶寶不是玩具,瞭解他們內心的真實需求永遠是最重要的。

有一個原則就是:在母親和寶寶都能接受的情況下減少抱寶寶的時間。

長時間抱著有什麼不好嗎?

倒不是說抱著寶寶就是對他不好,這也是講究個度,如果你覺得累,寶寶好像也不是很舒服,那就該想想是不是抱太多啦!

1. 寶寶可能會過度依賴

對於寶寶而言,長時間抱著會增加寶寶的心理依賴感,為以後獨立睡增加困難。

2. 四肢活動少,影響體格發育

寶寶自己玩耍的時候,基本可以無拘無束地撒野。這種對陌生環境探索式的活動,不僅能促進寶寶骨骼、肌肉及韌帶的發育,對智力發育也有好處。因此,如果寶寶沒有需求,咱也就少抱,那也是一種束縛啊。

如果寶媽們想和寶寶一起玩兒,可以用適當強度的聲音和有顏色的圖片引起寶寶注意,這些對寶寶的視力和聽力發育有好處。

3. 抱的姿勢不合適,對寶寶不好

有的媽媽喜歡在一側抱寶寶,這樣會造成寶寶的習慣性斜頸或斜視。

4. 長時間抱寶寶,不利於媽媽產後恢復

很多寶媽產後都會腰酸背痛,總覺得是「坐月子」時不注意落下了病根,其實,大多數隻是抱寶寶太久或者姿勢不正確,才會給自己帶來這些問題。

放下,真的可以更自在。試一試?

如何健康抱寶寶?

1. 時間要把握好

這個問題,咱們在前面就已經分月齡進行闡述了,爸爸媽媽們可以對照查看。

2. 姿勢要對

第 1 種:放在臂彎裡。

第 2 種:寶寶的小腦袋依靠著你的肩膀,一隻手護著他的背,另一隻手托著他的屁股。

第 3 種:像抱足球一樣抱著他。讓寶寶平躺在你的一條胳膊上,貼近身體一側,然後用手掌托著他的小腦袋。

3. 安全衛生要講究

如果家裡人生病了,特別是呼吸系統疾病或者是皮膚病,就不建議和寶寶親密接觸啦。比如爸爸感冒了,記得和寶寶保持距離;如果媽媽感冒了,記得帶上口罩哺乳。此外,如果有人得了單純皰疹、水痘、痲疹、XX 癬等,建議治癒後再接觸皮膚稚嫩的寶寶。

總之,愛的抱抱要給,可看著寶寶一天天長大,當爸當媽難免要該放手時就放手啦。

推薦閱讀
讓寶寶輕鬆愛上吃飯,這4招比吼孩子更管用
日式教養智慧,如何從0歲開始教,培養不挑食又有責任感的孩子

關於作者與本篇文章

專欄作家

想投稿想分享,媽媽經專欄作家換你當!


我要回應

我要留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