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川。(台南市文化局提供/曹婷婷台南傳真)
王永川。(台南市文化局提供/曹婷婷台南傳真)
王壽與妻子邱鸞嬌(王寶宗提供)
王壽與妻子邱鸞嬌(王寶宗提供)
莫永崇。(文資處提供/曹婷婷台南傳真)
莫永崇。(文資處提供/曹婷婷台南傳真)
金登富。(台南市文化局提供/曹婷婷台南傳真)
金登富。(台南市文化局提供/曹婷婷台南傳真)
作家趙岳山(筆名紀剛)。(趙婷提供)
作家趙岳山(筆名紀剛)。(趙婷提供)

台南歷史名人再添7人!台南市文化局今年度歷史名人審議,新增全台知名度最高的農民「崑濱伯」為技術類名人,技術類還有王永川、莫永崇,宗教類有喬治.干治士、王壽、金登富,文學類有趙岳山,全市歷史名人已達234位。

此次新增歷史名人包括今年2月辭世的黃崑濱(1928-2021)。「崑濱伯」黃崑濱為台南後壁農民,2004年因紀錄片《無米樂》而成名,2006年種植益全香米(台農71號)參加第4屆全國稻米品質競賽,得到稻米品質的冠軍,2007年獲選入十大經典神農暨模範農民,2016年獲蔡英文總統延聘為國策顧問。

王永川(1932-2020)生於台南中西區,是台灣傳統工藝小木作重要匠師,為「永川大轎」創立者;2010年經台南市政府登錄為傳統藝術「神轎製作」保存者,為工藝界國寶級人物。

莫永崇(1930-2020)出生於雲林縣林內鄉,後定居關廟,推廣教導竹編技藝,2000年獲行政院「資深文化人」獎座,2009年獲南瀛藝術文化貢獻獎,2010年獲台南登錄為「莫永崇竹編工藝」技藝保存者。

喬治.干治士(George Candidius 1597-1647)出生於德國,為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派駐來台首任牧師,學習台灣平地原住民的新港社語言,以拉丁字拼音文字撰寫在地語言,開辦學校,教育在地人改信基督教,並促使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及傳教士開始重視在地原住民文化交融。1873年,英國來台的甘為霖牧師把日月潭命名為「干治士湖」,紀念這位文化先驅。

王壽(1920-2014)出生於嘉義縣布袋鎮,為南化一貫道寶光玉山聖堂創辦人,繼而建設玉山寶光塔、寶光聖堂,致力為一貫道爭取合法化的王壽,1976年曾被調查局以叛亂嫌疑逮捕,裁定感化教育。1994年獲頒華夏獎章、1998年獲選全國好人好事代表,2004年政府以白色恐怖賠償,回復其名譽。

金登富(1933-2006)出生於台南將軍,集功德道法科儀、書法、詩作、繪畫、糊紙、花燈、藝閣製作於一身的道長,為知名道長大法師。趙岳山(1920-2017)筆名紀剛,遼寧遼陽人,近代著名作家,著有《滾滾遼河》等書。《滾滾遼河》被列為四大抗戰小說之一,並獲第5屆中山文藝獎小說類首獎。

台南市歷史名人分為藝術類、文學類、學術教育類、政治類、醫療類、經濟類、宗教類、技術類等8大類別,其中,藝術類27位、文學類43位、學術教育類35位、政治類59位、醫療類17位、經濟類24位、宗教類22位、技術類7位。

#無米樂 #技術 #崑濱伯 #名人 #台南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