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傭兵組織「瓦格納集團」今年6月在首腦普里格津(Yevgeny Prigozhin)帶領下,發動叛亂,反抗普丁,但最後在白俄羅斯總統魯卡申柯的斡旋下,雙方達成協議,結束兵變。當時美國中情局局長伯恩斯(William Burns)曾預言,普丁恐怕不會善罷干休,將一步步實施報復計畫,如今普里格津疑似遭到暗殺身亡,據俄羅斯媒體報導,一架從莫斯科飛到聖彼得堡的私人飛機在當地時間23日墜毀,機上10人全部罹難,普里格津也是其中之一。

整起墜機意外撲朔迷離,細節仍待調查釐清,但《衛報》資深記者博蒙特(Peter Beaumont)認為,兵變失敗後,瓦格納集團雖試圖在白俄羅斯和非洲重整旗鼓,但遭到斬首已是不爭的事實,其內部也已分崩離析,未來將不復存在。

瓦格納傭兵今年6月佔領俄國南部軍事要塞羅斯托夫(Rostov-on-Don)後,在鏡頭前擺拍。(路透)
瓦格納傭兵今年6月佔領俄國南部軍事要塞羅斯托夫(Rostov-on-Don)後,在鏡頭前擺拍。(路透)

博蒙特過去深入報導過非洲、中東、巴爾幹半島等軍事衝突地區,他指出,近期普里格津曾透過一連串行動,試圖彰顯瓦格納的影響力,包括發表聲明支持尼日政變,或穿上他的經典軍裝,在非洲拍片,藉以提醒俄國政府和人民,瓦格納曾經為國家立下汗馬功勞,值得「持續投資」。

但實際上,瓦格納能否在非洲繼續運作?集團內部有普里格津接班人嗎?情況並不樂觀。瓦格納的非洲帝國主要靠傭兵戰鬥、地下商業操作和假消息活動維持,十分仰賴普里格津和親信與地方軍閥長期經營的私人關係,而一旦少了普里格津,瓦格納恐怕很難生存下去,「形同末日」。

另外根據美國政治新聞網Politico引述觀察家分析,莫斯科可能會將部分瓦格納成員納入正規軍,並想辦法找人帶領瓦格納在非洲的事務。但無論如何,剷除普里格津對普丁來說,恐怕將適得其反,甚至帶來更多戰場上的損失。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專家柏格曼(Max Bergmann)說:「克宮斬首他們在全球和烏克蘭的戰爭利器,用不適任的忠臣指揮作戰,將重創基層士氣。」

文章來源:What next for the Wagner group after Yevgeny Prigozhin’s reported death?
文章來源:Biden admin shrugs at Prigozhin’s death as questions about Wagner’s future linger

#普里格津 #瓦格納 #非洲 #俄烏戰爭 #莫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