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機廠的未來──德國魯爾區,昔日煤礦舊城的繁華轉... - 話題閒聊交流版 ::::Citytalk城市通

[時事閒聊] 台北機廠的未來──德國魯爾區,昔日煤礦舊城的繁華轉...

[複製網址]

對於歷史風景的維護與保存,不只是文史工作者的責任,而是對人類生活記憶的再回顧省思與學習。傳統博物館的概念應該被挑戰,具有歷史的空間就是最好博物館。如果台北機廠全區保存下來,要怎麼來思考運作,才能維繫珍貴工業遺產的價值?

十九世紀德國西南部發現了蘊藏含量豐富的黑色金塊-煤礦,從此展開了一頁輝煌的工業經濟開拓史。昔日重工業發達也表示聚集了多數的勞動人口,一群懷著淘金夢的工人來到此,日以繼夜的工作,甚至冒著生命的危險,人們相濡以沫的情感更甚於都市的光鮮生活,此地自成一個文化,一種工業時代裡的勞動生活型態。魯爾工業區(Ruhrgebiet)代表了一個時代的繁華以及新經濟發展後的落敗象徵,過去的煙囪林立與煙霧嬝繞的景象已不復見,工作機會減少,勞工也遷移至他鄉,留下的只有這些已經停止生產的大機械廠房,標示著曾經輝煌的時光。

魯爾工業區位於德國西部北萊茵-西發利亞(Nordrhein-Westfalen)境內,擁有530萬人口和4435平方公里的面積。城市與鄉鎮聚集的密度與人口數都是德國之最,此區域的城市發展及人口聚集不像大都會有一個城市發展中心向外擴張,每個城市有其聚集的人口及迪利的地方政府,因此形成獨特的城市群:波鴻(Bochum)、波特洛普(Bottrop)、多特蒙德(Dortmund)、杜伊斯堡(Duisburg)、埃森(Essen)、格爾森基興(Gelsenkirchen)、哈根(Hagen)、哈姆(Hamm)、海爾納(Herne)、慕爾海姆(Mülheim)、奧伯豪森(Oberhausen)以及雷克靈豪森縣(die KreiseRecklinghausen)、烏那縣(Unna)、威塞爾縣(Wesel)和恩納普-魯爾縣(Ennepe-Ruhr-Kreis)等組合而成的大區域。

時間可以追溯至1830年,在此地發現的煤礦,趕上鍊鋼工業的盛行,製造技術來自英國,原料卻在此取之不竭,煤礦開採事業帶動了工廠的興建、鐵路運輸交通的熱絡,1847年開始不斷搭建鐵路運輸,至1862年整個魯爾區的聯繫網路已經建立得非常完整,新工業技術藉由媒礦的開採連帶發展了鋼鐵與化學工業的興盛。經濟發展與人口聚集像是一股無法阻擋的洪流,1913年此地人口已經增加到超過三百三十萬人,甚至吸引了來自波蘭等東歐地區的勞工移民。房舍興建的速度趕不上人口的聚集程度,人們急著開始工作,一家人只求先有個過夜的空間,因此可以看見此地區的過往生活條件並不理想,再加上煤礦開採工作與工廠生活並不輕鬆,甚至是冒著生命的危險求溫飽,自然而然魯爾地區的環境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勞動生活區域,沒有多餘的娛樂或文化可言。

1932年興建於埃森的關稅聯盟(Zoolverein)與煤礦工業區成為當年全世界最現代化與最大面積煤礦工業建築群, 紅色磚塊搭建的屋舍以及鋼筋架起的格狀建築成為建築史的範例,一直到1986年因為煤礦產量減少以及新科技取代傳統工業的製造,煤礦開採事業日暮西山,正式宣告關閉畫下句點。

歷經工業革命、經濟發展、戰爭的破壞、戰後的重建,魯爾工業區見證了德國一百五十年的工業發展史。從昔日工業區域要轉型成為新的文化代表,其過程是一場劇烈的陣痛,不僅僅是區域發展的大結構性問題,成萬的居民失去了工作機會,如何確立新的區域定位與特色是當務之急,如何開發新的就業機會更是刻不容緩。有心之士逐漸體認到區域的轉型不是一味追逐新城市的發展而是從自己的過去找出特色,魯爾工業區的獨特之處在於往昔的工業發展史以及留下的舊工廠與房舍形成了獨特的區域氛圍。曾經吸引大批外來人口的區域有各自發展出不同的社群,每個地區自有特殊的人文與異中求同的生活習性。1989到1999的十年間,以建築展的形式實質進行區域的改變,透過埃姆舍公園國際建築博覽會(The Emscher Park International Building Exhibition簡稱IBA,國際建築展在德國已有超過百年的歷史)超過一百二十個新計畫,以此地區十七個重要城市為主體,保存舊工業建築、將傳統工業區地景規劃為新的生態景觀大公園、改建衛生下水道系統成為生態河域、將昔日被極度汙染的環境改建成可以生活與體驗的空間、整個區域成為公園化的就業新環境、以新的文化活動帶動地區的新氣象及地方的活化。

總面積超過八百平方公里、人口超過五百萬人的北魯爾地區面對傳統煤礦、鋼鐵、化工等失去國家競爭力的舊產業以及人口流失的危機,面對高度汙染的環境與荒廢頹敗的環境,政個建築展計畫像是無聲的革命,卻是德國甚至是全世界重要的新環境再造運動,其中所牽涉的命題不僅是經濟的與城市的解構與再建,同時也增加了時代性的命題,諸如環保、生態、文化、休閒、婦女與兒童等議題,以及城市規劃與建築的形式、技術、美學、營造等專業。改變不一定要依賴經濟的發展,魯爾區的新計畫是藉由區域性的基本特色來發展,不是強加於外在新的工程,因此十年間並沒有非常具體的藍圖,一切計畫都是依循區域性的發展逐步進行,十年間只有大方向作為願景。計畫預算更是一反傳統編列方式,IBA國際建築展成立的公司組織營運,一年只有區區的五十萬歐元,十年加起來也不過五千萬歐元要進行城鄉新品質再創造的理想。魯爾區的更新與再發展原則策略也不是建立在傳統土地高開發的邏輯經驗上,地理位置、舊工業開發與人口結構其實都不適合又一次新的開發,透過「替代性經濟」的發展取代新經濟的開發,舊工業區土地僅能有二分之一的再開發策略,另一半面積則完全做為生活環境的改善以及自人景觀公園的設計,一方面節省再開發建設的高成本,另一方面讓原有的土地價值一具自然的景象再利用,避免過度開發與錯誤政策的危機。

歐洲文化之都「魯爾區‧二零一零」

歐洲文化之都活動至今已經有25年的歷史,歐盟先以輪流的程序確定每年一個文化首都國,在該國再進行國內的選拔程序,最終呈報給布魯塞爾兩個提名,由歐盟作出最後的決定城市。自東歐共產主義瓦解後,每年的文化之都已不再只有一個城市,藉以容納更多新歐盟國家的城市文化發展。魯爾區的雀屏中選也是一個特例,排除以往城市的概念,埃森與魯爾區的其它五十二個縣、市、鄉、鎮共同組成了「魯爾區‧二零一零」約有總額六千五百萬歐元的預算提供給這次德國的文化首都,其中,北萊茵—西伐利亞邦(Bundesland Nordrhein-Westfalen)與魯爾區域聯盟(Regionalverband Ruhr)各支付一千兩百萬歐元,埃森市支付六百萬歐元,歐盟支付一百五十萬歐元,而另外的贊助者則提供了近一千七百萬歐元的大部位資金,用以進行一整年的文化活動經費。

全魯爾區的文化活動大致依地理位置可區分為五個區域:杜伊斯堡(Dusiburg)呈現河港與水域新生活機能;奧伯豪森(Oberhausen)的Gasometer舊煤氣廠再利用成為最受觀光觀客青睞的藝術展覽空間;埃森(Essen)則有世界文化遺產;波鴻(Bochum)地區舉辦藝術節;多特蒙德(Dortmund)作為城市創意的示範。這些活動與展覽都圍繞著區域的特性而設計,呈現在地化的復甦生機。

埃森的關稅同盟煤礦工業建築群世界文化遺產區(Zollverein World HeritageSite)是參觀魯爾區域第一個值得推薦前往的區域。曾經是歐洲地區最大最先進的煉焦場,每天可以提煉出一萬噸煤礦供使用,一直到1993年6月才因為鋼鐵危機與煤礦需求減少的原因正式宣告關閉。礦業關稅同盟工業建築群像是工業建築技術的典範,巨大的廠房同時也代表著一個時代與地區工業發展的輝煌歷史,200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世界遺產。12個軸心建築群各具特色,第12個軸心體甚至依包浩斯風格設計,整個區域被喻為是世界最美麗的煤礦煉製廠。廠區大部分都保留原貌,完全沒有經過大更動,紅磚建築區則分別規劃出魯爾博物館(Ruhr Museum)與其他展示廳,世界知名的設計界奧斯卡獎──紅點設計大獎與紅點設計博物館(Red Dot Design Museum)也都設立於此。除了關稅同盟煤礦工業建築群之外,1902年便成立的福克旺美術館(Folkwang Museum)收藏十九與二十世紀藝術史上大師的經典作品,2010年新美術館館舍落成,是魯爾區最重要美術館。

奧伯豪森的著名地標Gasometer,高117,5公尺的舊煤氣槽轉型為歐洲最高的美術展覽建築,錄像大師維歐拉(Bill Viola)曾經在此展出個展,震撼的大螢幕與水柱畫面及聲響只有在這個空間才能相得益彰,登上最高塔頂可以一覽魯爾區的風光。

有萊茵與魯爾兩條河流貫穿,連接萊茵-海爾納運河,杜伊斯堡成為全世界最大的內陸河港之一。當魯爾區進行十年建築展覽計畫時,該城市自然在地理環境上成為水與城市的規劃藍圖與代表,杜伊斯堡是魯爾區城市裡可以輕鬆休閒的區域,庫培慕勒美術館(KüppersmühleMuseum)也是魯爾區重要的美術展覽中心。

舊啤酒工廠轉型為文化產業創意中心,多特蒙德的U中心(Dortmunder U)成為藝術家聚集與發表作品的中心點,歐斯特沃美術館(Museum am Ostwall)不定期有精彩的展覽。

檢視魯爾區的十年建築展覽計畫與文化創意改造工程,以才經過不到兩年的時間來看都還太早,但是我們觀察到整個長遠的計畫除了政府單位之外還有在地居民的積極參予。多年來展現的成果或是過程都在示範問題被解決的創意,而不是短期或現成的利益以及嘉年華會式的趕集。預算的運用與籌措一反傳統的資金募集,透過流動的社會資源,組織單位從中協調整合,創造出永續經濟循環的典範。

突破舊式思考的創新精神成為魯爾區改造大計畫的最大功臣,執行的不全然是由上而下的單線模式,在公共利益最大的考量與土地再利用(非開發)居民得以積極參予,同時共同承擔彼此未來的責任,這些都是德國魯爾區所呈現的新文化創意產業價值。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文 登錄 | 註冊

本版透可值規則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