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維新前的梁啟超(左起)、光緒皇帝和康有為畫像。(摘自網路)
百日維新前的梁啟超(左起)、光緒皇帝和康有為畫像。(摘自網路)
梁啟超與家人。(摘自網路)
梁啟超與家人。(摘自網路)
撩看民國名士
撩看民國名士

梁啟超不拘科名高低,與康有為竟日長談,認定康有為學深識高,執弟子禮而拜師,即著名的「舉人倒拜秀才」。

廣東新會農家子弟梁啟超(1873-1929),17歲鄉試中式,正副考官爭著為家中閨秀招婿,一時少年春風。年長十五歲的康有為(1858-1927),此時還是老秀才,四入舉場不售,一次因狂名被黜,三次因文采不足落榜。

秀才、舉人主要考文采詞章,重點不在見識義理,故以義理見長的康有為很吃虧。梁啟超不拘科名高低,與康有為竟日長談,認定康有為學深識高,執弟子禮而拜師,即著名的「舉人倒拜秀才」。後康有為中了舉人,1895年師徒攜手入京會試,演出那場名垂青史的「公車上書」。

康梁走上政治舞台

清代會試向設四位總裁,每人平均握持錄取名額,零餘為公用機動,相沿數百年之慣例。1895年乙未會試,主考官徐桐(1820-1900),副考官啟秀、李文田、唐景崇。第一場由探花出身的李文田(1834-1895)出題,內容為西北地理學,取自《西遊記》。滿場考生皆不知出處,惟梁啟超條對甚詳。李文田細閱梁卷,十分滿意,但不知此為何人,想要錄入,手上名額已滿,於是邀唐景崇一起去見徐桐,求撥機動名額。但第二場考經義,梁啟超在卷中認為唐人孔穎達(574-648)的注疏多值商榷,徐桐十分嫌惡,認為桀傲悖逆,少繩失範,不肯撥調公用名額錄取。李文田不敢相爭,唐景崇則提議從自己名額中裁去一人,轉錄梁啟超。

本來,唐景崇的提議已得通過,五鼓漏盡之時,徐桐致書唐景崇,用詞甚嚴:「頃所見粵東卷文字甚背繩尺,必非佳士,不可取。且文田袒庇同鄉,不避嫌。」唐景崇無奈,將徐桐之書出示李文田,李文田(廣東順德人)默然無語,抽出梁啟超卷子,尾處批下唐人張籍名聯:「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梁啟超後創辦《時務報》,痛詆科舉,意見與諸多科舉出身者相左。談及這次會試被黜,有人認為梁啟超牽引古義,過於勉強,且有逆尊之語,就該按例擯黜不錄,沒什麼可抱怨。

乙未會試,康有為倒是一考即中。進士考策問,重在認識、貴在辨析,擅長分析事理的康有為因而得中。錄取康有為的伯樂,也是李文田。康有為中進士後,立授工部主事,因參與維新,未到職。也有人說康有為廷試後未得館選,漸萌異志鼓吹維新云云。同科進士、吏部主事、御史胡思敬(1869-1922):

康有為自以才名在文(廷式)、張(謇)上,乙未(1895)舉進士,昂然望大魁(狀元)。榜發,竟不得入翰林,於是抑鬱牢愁,百計簧鼓,未幾而有戊戌政變。

指說康有為進士及第後,殿試翹望狀元,直入中樞翰林,因未入翰林,所以才發動維新運動。這當然是胡思敬一己推測,將偌大戊戌政變歸為康有為的不滿發洩。無論如何,正是這次乙未會試將康梁師徒送上政治舞台,徐徐拉開維新運動大幕。

梁啟超十歲應童子試即獲神童之名,12歲中秀才,17歲中舉,23歲與老師康有為掀聳公車上書,1898年「百日維新」,名滿天下。不過,據學者統計,他一生政治形象前後凡「十變」,重大轉變計三次。這在一向尊崇「從一而終」的中國,譏多讚少,落下詬病:「流質易變」。

梁漱溟〈紀念梁啟超先生〉:「任公為人富於熱情,亦就不免多欲。有些時天真爛漫,不失其赤子之心。其可愛在此,其偉大亦在此。然而缺乏定力,不夠沉著,一生遂多失敗。」

1934年2月2-6日《申報‧自由談》,〈梁任公在湖南》〉一文尾處:「說起來真可笑。『戊戌』前後,梁任公大新;『辛亥』前後,梁任公又舊了;『五四』前後,梁任公「跟著後生跑」,還趕不上;這一個偉大的時代真有點捉弄人。」

甲午至戊戌時期(1894-1898),梁啟超在湖南主講時務學堂,以老師康有為的《新學偽經考》、《孔子改制考》為張本,托古改制,搖撼舊法,倡平等、主民權,籲立憲,維新派赫赫大頭領。

準備放棄保皇立場

梁啟超第一次重大轉變於戊戌政變次年,即戊戌至癸卯(1898-1903)亡命東瀛時期。1899年3月,康有為離開日本前往加拿大,組織保皇會(又名中國維新會),留徒梁啟超、韓文舉(1864-1944)等人於日本,在橫濱發行旬刊《清議報》。是年春夏間,日本進步黨領袖犬養毅(1855-1932)於早稻田私邸宴請孫中山(1866-1925)、陳少白(1869-1934)、梁啟超等,特為孫梁二人介紹,欲聯合孫康二派,共任國是。

梁啟超與孫中山一番接談,傾倒孫論,相見恨晚。此後,梁啟超等人與孫中山、陳少白、楊衢雲(1861-1901)等時相往還,「一時孫康合作之聲,轟傳於東京橫濱之間。」梁啟超在日本與孫中山交往密切,漸有贊成革命之意,認識到「思想不自由,民智更無進步之望矣」(〈致康有為書〉1902年5月),準備放棄保皇立場,撮合孫康兩黨合作。

(待續)

#會試 #名額 #梁啟超 #舉人 #孫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