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動症的孩子怎麼教?授予你一招提升孩子的專注力! – 媽媽經|專屬於媽媽的網站
首頁 » 作家投稿 » 懷孕與教養 » 過動症的孩子怎麼教?授予你一招提升孩子的專注力!

過動症的孩子怎麼教?授予你一招提升孩子的專注力!

過動症,ADHD,過動症藥物,過動兒治療,過動兒,過動兒 怎麼教

FavoriteLoading收藏文章

作者\Chun偶包媽咪

#親子教育#前額葉將軍#ADD#自我對話#提升專注力

做完醫院評估的車上,我說了一個故事:

“從前有一個將軍名字叫做”前額葉“,他是大將軍府裡很重要的人,府裡上上下下都要聽他的,包含聽覺、視覺、觸覺、記憶、情緒…小兵,他的能力很強,但是啊,這個前額葉將軍長得有點弱小,所以有許多人故意不聽他的,現在我們要來幫助他,幫他變得強壯一點….”

推薦閱讀玩起來就像停不住的馬達!孩子過動症該如何改善?

相信很多父母在面對小孩因特殊狀況須用藥,多少會覺得難以啟齒,擔心傷了孩子自尊,我也是琢磨了很久決定用這個故事讓孩子理解,孩子很快地聽懂我的意思,知道我跟醫師是為了要幫助她,其實當下我覺得她是有一點開心的,因為她對於改變也是充滿期待,但我又怕孩子太過依賴藥物,於是我又接著說:

“寶貝,大將軍府裡還住著一個意志力大大大將軍,他是前額葉將軍的老闆,也就是你自己。你要去對前額葉將軍說話,下命令給他,這樣他變強壯對你才有用喔。” 這也就是我今天要分享的自我對話的由來,其實是來自於自己的經驗,發現透過自我對話可以調節情緒和提高專注力:你現在要做什麼?現在正在做的事跟需要做的事有關嗎?…

當有情緒或分心時問自己這些問題,後來又看到有關自我對話與前額葉活動的研究,發現這是很有根據的,所以想分享給大家。

推薦閱讀亞斯兒教母、過動症媽媽卓惠珠:兒子曾在紙條上寫「我想死掉」

密西根州立大學進行的相關實驗中:發現以第三人稱的自我談話,是一種比較輕鬆的自我控制形式。心理學教授伊桑·克羅斯和密西根大學的自我控制實驗室的同事們,讓實驗參與者使用「我」或自己的名字(第三人稱),敘述一段痛苦的經歷,同時使用功能磁共振成像監測大腦活動。發現第三人稱自我談話的參與者,大腦內側前額葉皮層中顯示出較少的腦活動。

第三個人稱(自己名字)默默地和自己交談,比第一人稱的自我對話需要較少的認知努力,就可以較輕鬆地達到自我控制(自我激勵)。

*研究參考:自我對話研究,7月3日「科學報告」。

*引用文章:心理學家:使用第三人稱自我對話,可以在1秒內降低抑鬱情緒

認識 ADD(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

ADD(注意力缺失症)是我們常聽見的 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亞型,通常被認定是發生於腦額葉遺傳性的多巴胺新陳代謝失常有關,但也有說法是前額葉的發展較慢,約比同齡層晚三年。前額葉皮質是大腦的指令與管理中樞,負責調控專注力,計畫,決策,判斷力和提取記憶,是最高認知能力的控制中,同時也控制情緒與衝動。想進一步瞭解可以參考維基百科網站。

*參考來源:維基百科

如果文章對你有幫助,歡迎至粉專按讚追蹤,更新訊息不漏接~

關於作者與本篇文章

Chun偶包媽

兩個勁量電池般的女兒,讓媽媽的育兒生活像是修練之旅,喜歡用文字和影片記錄我們的生活,帶孩子輕鬆玩,做中學,期待與大家分享和交流。
FB / youtube / IG 搜尋 "chunbaby62"


我要回應

我要留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