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馬路前先舉手!日本小學生高素質的秘密:在生活教育上從不手軟 – 媽媽經|專屬於媽媽的網站
首頁 » 過馬路前先舉手!日本小學生高素質的秘密:在生活教育上從不手軟

過馬路前先舉手!日本小學生高素質的秘密:在生活教育上從不手軟

教育,日本,生活教育

FavoriteLoading收藏文章

「在教育這件事情上,日本人從不會手軟。」我們總是讚嘆日本國民素質高,安靜的電車、乾淨的街道、得體的禮儀。「高素質」不僅體現在這些日常小事,越是大型事件和危難關頭,越能體現國民的素質。

2014年巴西世界杯散場的時候,唯獨日本球迷的區域乾乾淨淨。甚至還有部分球迷,自發為對方球迷區域清理垃圾。這一舉措讓國際足聯都公開稱讚。

日本教育,國民素質,國民教育,學校教育,換位思考,性教育,避孕,以人為本,尊重,禮貌,傳統禮儀,環保意識,單親家庭,不給人添麻煩,資源回收

日本教育,國民素質,國民教育,學校教育,換位思考,性教育,避孕,以人為本,尊重,禮貌,傳統禮儀,環保意識,單親家庭,不給人添麻煩,資源回收

那麼,難道是日本人天生就素質高嗎?

不是的,歸根究柢,來源於「教育」。日本人堅信,只有教育才能改變貧窮,提高社會的文明層次。

他們在1907年普及全民6年義務教育。英國達到這一水準用了70年,德國用了80年。

50年代,日本政府開支的一半用於教育。其他發達國家的教育開支在7%。

迄2019年,已有27名日本人獲得了諾貝爾獎(包括2名美籍日裔諾貝爾獎獲得者)。除歐美諸國之外,日本是獲獎人數最多的國家。

首次獲獎的日本人,出現於1949年。時任京都大學教授的湯川秀樹獲得了當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日本教育,國民素質,國民教育,學校教育,換位思考,性教育,避孕,以人為本,尊重,禮貌,傳統禮儀,環保意識,單親家庭,不給人添麻煩,資源回收

▲愛因斯坦(左一)湯川秀樹(中間)與約翰·惠勒(右一)在普林斯頓(1954)

一則日本小學生作文的新聞,進入熱門排行榜。他為了紀念因媽媽小產,而未逝去的妹妹所寫的,文字純真善良又充滿感情。讓人感動落淚的同時再次感嘆,孩子的素質,日本確實做的不錯。

一、日本的兒童教育素質比成績重要

日本在教育上的投入,讓日本全境學校多如牛毛,教育資源分佈均勻。而且,日本的小學生教育,最注重的不是功課成績,而是我們一直在強調的「素質教育」。

他們的作業大概20分鐘左右就能完成。除了少部分語文、數學外之外,作業更多偏向日常生活的體驗。比如:觀察昆蟲、學習煮三餐、養花並每天圖文記錄等。

他們更希望孩子在兒童時期,可以拓寬視野、學會獨立思考,培養他們作為一般的人的興趣與愛好。所以,我們經常看到在問到小學生將來的理想的時候,他們會說:「當一個廚師、一個麵包師傅、一個理髮師、一個花店店員。」

但是,他們書包的重量也並不輕,只是書本的重量只佔一小部分。除此之外,他們要背很多東西去上學。比如:

■有為了養成良好衛生習慣的手帕和牙刷。

■有為了上游泳課而準備的泳衣和泳鏡。

■有為了上體育課的運動服和裝備。

■還有為了上畫畫課的彩色筆。

在日本小學裡,每個學生都有一個儲物櫃,用來存放這些東西。雖然書包一點也不輕,但是從來不會有父母幫忙背書包,都是孩子自己親力親為。

日本教育,國民素質,國民教育,學校教育,換位思考,性教育,避孕,以人為本,尊重,禮貌,傳統禮儀,環保意識,單親家庭,不給人添麻煩,資源回收

之前有記者拍到日本皇室接送小公主上幼兒園的照片,發現不論晴天還是下雨天,皇室家族的孩子也都要自己拿包包。

日本教育,國民素質,國民教育,學校教育,換位思考,性教育,避孕,以人為本,尊重,禮貌,傳統禮儀,環保意識,單親家庭,不給人添麻煩,資源回收

日本體育課的教育重點是在於超越自己。這裡不會有跑多少公尺,跳多遠才合格。體育老師會記錄孩子們每一次完成了多少。如果這次比上次有提升,那麼這個孩子就可以獲得滿分。

日本教育,國民素質,國民教育,學校教育,換位思考,性教育,避孕,以人為本,尊重,禮貌,傳統禮儀,環保意識,單親家庭,不給人添麻煩,資源回收

日本教育,國民素質,國民教育,學校教育,換位思考,性教育,避孕,以人為本,尊重,禮貌,傳統禮儀,環保意識,單親家庭,不給人添麻煩,資源回收

日本對於禮貌的教育很重視。每天要擁抱父母;對於父母做的飯要說辛苦、表示感謝;在路上要和行人打招呼……。

日本性教育「從小學做起」。目前日本的大多數小學都已普及性教育。而到了中學,學生們已經可以從課堂上學到一些粗略的避孕知識了。

日本教育,國民素質,國民教育,學校教育,換位思考,性教育,避孕,以人為本,尊重,禮貌,傳統禮儀,環保意識,單親家庭,不給人添麻煩,資源回收

寺院的周圍通常建有幼兒園,寺院的主持又兼任幼兒園的園長,這在日本各地都是非常常見的。幼兒園每個月都要到寺廟裡受一次教誨,園裡最重要的節日一定要拜佛。日本人相信,從小對孩子進行佛教思想的浸透,會使孩子擁有一顆懂得感恩的心。

日本教育,國民素質,國民教育,學校教育,換位思考,性教育,避孕,以人為本,尊重,禮貌,傳統禮儀,環保意識,單親家庭,不給人添麻煩,資源回收

日本教育,國民素質,國民教育,學校教育,換位思考,性教育,避孕,以人為本,尊重,禮貌,傳統禮儀,環保意識,單親家庭,不給人添麻煩,資源回收

日本幼兒園沒有高檔玩具或現代化的多媒體設備,這與日本先進發達的科技社會似乎形成強烈的反差。

但這正是日本教育的特色之處:「體現以人為本、以孩子為中心的教育理念。」

推薦閱讀:孩子的想像力是如何弄丟的?哈佛大學校長:如果你認為教育的成本太高,試試看無知的代價

2.日本教育:要尊重不同

日本的「融合教育」讓日本孩子從小就學會尊重和自己不一樣的人。日本的幼兒園中,「混班」非常常見。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們會在一起玩耍至少4小時。一方面讓孩子們增強溝通能力;另一方面讓他們明白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人存在。我們常說3歲一個代溝,在日本的幼兒園可不存在。

日本教育,國民素質,國民教育,學校教育,換位思考,性教育,避孕,以人為本,尊重,禮貌,傳統禮儀,環保意識,單親家庭,不給人添麻煩,資源回收

很多時候,身心障礙、自閉症、智力障礙兒童,是很難被社會正常接納的。很多人認為特殊兒童就應該待在特教機構中。但是日本很多學校,都選擇讓有缺陷的孩子也和普通孩子一樣接受教育。

在一起玩耍的時候,孩子們都有一種天然的接納能力。從小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就不會輕易歧視他人,更加尊重他人、尊重差異。

日本教育,國民素質,國民教育,學校教育,換位思考,性教育,避孕,以人為本,尊重,禮貌,傳統禮儀,環保意識,單親家庭,不給人添麻煩,資源回收

他們大多時候不會與人激烈爭辯。因為他們覺得,你之所以有自己的想法,是因為大家都是獨立的個體。

曾有一個影片感動了日本600萬人:《日本幼兒園小男生數十次跳箱失敗,最後居然實力爆發!》

小男孩叫凌,因為家裡原因不得不轉學。而在這一天,學校為他舉辦了一個畢業典禮以及挑戰。作為一個幼兒園的畢業生,凌的發言讓無數人淚目。我們沒有想到,他小小的肩膀也勇敢承擔了家庭一員的責任。

「請堅強點!」這是老師們經常對愛哭的我說的話!
「爸爸!媽媽!我們三個人要一起加油啊!」

這段影片曾經在網路上瘋傳。數百萬網友都為這個日本小男孩按讚。典禮發言之後,老師們為他準備了一個挑戰——10段跳箱。要知道,凌在學校的時候,就很不擅長跳箱,也經常因為受到挫敗而哭泣。10段跳箱比他的人還要高出很多,對他來說,這將是一個很有難度的挑戰…。

失敗。又失敗。再次失敗。依然還是失敗。經過幾次嘗試失敗之後,凌終於忍不住掉下了眼淚……

這時候,指導的老師說:「大家一起把力量借給凌吧!」於是,幾十個小夥伴們紛紛從位子上站起來,圍成了圈,為凌加油打氣!

值得注意的是,在凌失敗數次後,旁邊的孩子沒有人會嘲笑他。旁邊的很多家長都在流淚,但是自始至終,沒有一個家長說「算了吧別做了太危險」。之後,小男孩帶著大家的鼓勵繼續嘗試,凌一下越過了箱子!

他成功了!這一幕,發生在日本。有網友說:日本人從小就這麼熱血。還有人說:我也經歷過類似的事情,得到的只是嘲笑和噓聲…。

而在所有評論中,下面這條來自一位家長的評論,獲得了最多的按讚數:

希望我的孩子在我看不到的地方,在經歷挫折與失敗時,社會和陌生人能給予寬容與鼓勵。

願在你遇到困難的時候,也有人這樣鼓勵你!

三、日本教育的要求,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長

學校不僅僅是教育孩子的地方,同時也在教育著家長。希望家長引導孩子尊重人權,也是在提醒家長不要忘記尊重他人。學校在入學前不僅對孩子有考核,有的學校還會要求面試家長。

孩子們入學後,孩子要上課。家長也需要不定期參與家長會、座談會,和家長們講解教育理念。

日本的單親媽媽很多,而學校也會針對這部分困難人群,設立專門的指導和關懷方針。

日本教育,國民素質,國民教育,學校教育,換位思考,性教育,避孕,以人為本,尊重,禮貌,傳統禮儀,環保意識,單親家庭,不給人添麻煩,資源回收

社會就像是一個大團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和分工。家長這一角色的責任不僅是把孩子養大,更肩負著教育孩子的重任。家長在教育孩子的同時,也在學習如何成為合格的父母。

4.日本教育的目的,把禮儀融入到生活中

雖然「禮儀之邦」這句話出自於中國。然而現在恐怕有許多人都不得不承認,這四個字形容日本也十分貼切。

從幼兒園開始,老師們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教孩子們學會微笑待人和說謝謝。

吃飯前,餐桌禮儀也是兒童的必修課。比如飯前必須洗手,上桌坐下後要先雙掌合十說「いただきます」。然後才能開始吃飯。吃飯在我們看來是在家學的禮儀,在日本是學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育。

五、日本教育的核心-不給他人添麻煩

「不給人添麻煩」是日本根深蒂固的思想,也成為重要的教育內容。

日本人有多不願意給別人添麻煩呢?死都不願意。

合葬墓曾經在日本大受歡迎,很多人寧願和不認識的陌生人合葬在一起,也不想給家人添麻煩。

不隨地亂扔垃圾、在公眾場所不大聲喧嘩、不亂插隊……很多高素質的表現,其核心都是在「替他人考慮」。

不需要提一些行為是否文明,日本教育中只要注重了「不給他人添麻煩」。學會以已及人、換位思考,孩子們的行為自然會文明起來。

日本教育,國民素質,國民教育,學校教育,換位思考,性教育,避孕,以人為本,尊重,禮貌,傳統禮儀,環保意識,單親家庭,不給人添麻煩,資源回收

幼兒學習舉手過馬路

6.日本教育的目標-人,從小就要自立

我之前有看到過一個短片,裡面記錄了日本小學生在學校吃午餐的情況。日本教育孩子的自立,真的是深入骨髓!

紀錄片裡,各個方面都體現了日本對小孩子教育的重視。特別是環保的意識,真的是讓所有人震驚!

小女孩主人公,每天早上出門,書包裡除了學習用品之外,餐巾布、餐巾布、環保筷、牙刷、漱口杯是她必備的物品。到了吃午餐的時間,全校的學生都會排著隊去洗手,完全不用督促和命令。

食堂的阿姨們會提前把飯菜以及牛奶準備好,整整齊齊的放在一個個保溫盒裡,等待著孩子們自己分配。

每天這些負責領取飯菜的學生們,他們都會穿上衛生衣,衛生帽,帶上口罩,確保自身的衛生,才會去領取飯菜。

來到廚房後,這些學生們接過飯菜後,會一邊鞠躬,一邊對準備飯菜的阿姨們道謝,感謝阿姨們為他們做了食物,然後在一起抬回教室。

回到教室分發食物的時候,來領取食物的學生們也都帶著口罩,每個環節他們都在注意。

最後大家吃完之後,如果還有剩下的食物,負責打飯的同學猜拳來將剩下的食物分完。是不是很可愛呢?

吃完飯後,他們會將碗筷整齊的擺列好,堆放在教室的一側。

喝完的牛奶盒,會拆開折平,洗乾淨後擺放整齊,等待著資源回收。

這樣的細節都處理的如此認真細緻,這種環保意識真的太值得我們學習了。

一頓午飯吃完後,所有的同學都會一起來擦地板,打掃教室衛生,保留一個乾乾淨淨的學習環境。

這些孩子們,每天都在這樣的環境下健康快樂的成長著。

推薦閱讀:專訪教育部史懷哲獎得主許慧貞:教書這麼多年,小朋友其實最怕「這件事」

環保節約已經成為了他們生活中的一部分,沒有刻意的去做,而是已經成為了生活的一部分。我們每每在討論如何環保環境,但也許最重要的是應該從小,就培養孩子這方面的意識!

在日本教育學者曾經說:「教育不是傳遞知識,而是培養感覺。

素質教育絕不是要長大後才會自學成才,它也不是理論知識。它應該在孩子最早接觸社會和麵對他人的時候,就開始被孩子們學習和感受。

從安全意識到傳統禮儀,從生活細節到言談舉止。除了語文、數學之外那些基礎知識,德性、尊重、謙卑、友善,這些素質教育的箴言,一直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日本在教育,尤其是素質教育的路上始終步履不停。而這可能,就是教育最根本的樣子吧!

執行編輯:Hovis

關於作者與本篇文章

媽媽經編輯部

媽媽們最關心的食、衣、住、行、育、樂的大小資訊,無論妳是哪個階段的媽媽、媳婦或婆婆,都能在這裡找到妳需要的精彩內容,歡迎媽媽們一同來聊「媽媽經」。


我要回應

我要留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