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三級警戒自13日起,全台實施微解封,電影院也陸續開放,不過日前就有網友不禁好奇,「為什麼國外電影不流行字幕?」貼文一出隨即掀起熱議,更有知情者分析背後原因,讓全場大讚專業。

原PO今(15日)在PTT「八卦板」PO文指出,外國人講話節奏快速,即便是電影或是卡通,節奏也不慢,不禁好奇「為什麼他們的節目幾乎都沒字幕?」

貼文一出隨即掀起網友熱議,更有知情網友直言,主因跟「文字」脫不了關係,因為目前多數國家幾乎是拼音文字,仍使用象形文字為主流的就是中文,「拼音文字如果把每個字母拆開,本身是沒有意義;但象形文字每個獨立的字都有大量的訊息」,這也導致使用拼音文字為母語的人,聽力方面較強;而使用象形文字為母語的人,圖像辨識能力較高。

正因為如此,以中文為母語的人,對於英文的連音和氣音,聽起來會覺得備感辛苦,甚至以為自己發音沒錯,但外國人一聽就能查覺漏了什麼音節。

最後他總結,節目是否有無字幕,會以觀眾是以哪一種方式能最快接收到訊息而定,「以拼音文字為母語的國家,電視節目傾向無字幕而強調音效,如杜比音效;而以中文為母語的國家,影片則習慣有字幕。」

精闢分析一出,引來網友讚聲連連,「這篇正解」、「謝謝解惑」、「難怪歐美人對口音那麼敏銳」。

不過也有人認為,「實際上理由就只是拼音字幕太占空間,中文字比較不占,就聽力來說兩者根本沒差,不上字幕都聽得懂」、「單純是因為英語字串太長,不好上字幕,所以沒有習慣看字幕吧!不然美國人看報紙不就看很慢?沒這回事吧」。

#國外 #電影 #字幕 #母語 #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