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疹、異位性皮膚炎傷口惡化?藥不要亂擦,跟著醫生這樣做才對! – 媽媽經|專屬於媽媽的網站
首頁 » 健康百寶箱 » 全家都健康 » 濕疹、異位性皮膚炎傷口惡化?藥不要亂擦,跟著醫生這樣做才對!

濕疹、異位性皮膚炎傷口惡化?藥不要亂擦,跟著醫生這樣做才對!

濕疹,異位性皮膚炎,情緒

FavoriteLoading收藏文章

作者\王健宇

前陣子有位阿公,先前至別處就醫時原本的皮膚外傷傷口狀況沒變好,又因處理時外傷傷口讓皮膚傷口惡化而來到我的診間裡,阿公的傷口花了快兩個月時間才處理好,因此印象十分深刻。

初診時只見他皮膚薄得跟聖經紙一樣,底下的血管清晰可見,因為不小心跌倒導致整片表皮被掀翻開來,由於之前其他醫院沒有注意到阿公的表皮如此薄,貼敷紗布再撕起就變得更嚴重,本來一小塊破皮演變成一大塊。我只好使出以前待在急診室的特殊換藥方式來處理,每次看診光是小心翼翼撕開紙膠、處理傷口都得花上四、五十分鐘。

「啊,醫生你為什麼不開藥膏給我擦?」原來阿公從年輕開始就有皮膚癢的症狀,一直有持續就診、領取類固醇藥膏塗抹的習慣。我向他解釋不可再抹類固醇藥,否則問題會更大,「可是我會癢呀!怎麼辦?」這位病人皮膚搔癢的情況是來自肌膚無法分泌足夠的油脂所造成的乾燥,若仍繼續清洗、泡澡,就算是勤擦乳液也於事無補。

聽我解釋之後,阿公驚訝說:「吼,你怎麼也知道我擦乳液的事?我是已經擦到一罐三千、五千也都沒用餒!」他後來有把我的話聽進去,從改變洗澡開始,先改成一週兩至三次,冬天一週洗一次,最重要是洗重點部位,四肢癢的地方連水都盡量不碰,過了兩、三個月症狀便改善很多。

自律神經失調會產生放大效應

臨床上有很多老人家,一到冬天常常皮在癢,簡稱「老人冬癢症」,醫學名稱為「缺脂性皮膚炎」。因皮脂腺退化,分泌油脂減少,皮膚乾燥,引發搔癢,加上對「癢」的敏感度比較高,這跟末梢神經、自律神經也有關係。自律神經會調節我們汗腺和皮脂腺的分泌,舉例來說,當人感到緊張時會流汗,目的是在調節溫度;皮膚也會出油,用來保護自己。

關於皮膚的症狀,這邊也要特別談到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病情長期控制不佳時,常會出現心臟、血管、眼睛、腎臟、周邊神經等病變,所以病人每年都要做一次末梢神經測試,如有異常便代表周遭神經已經出現病變,對於冷、熱、流汗與感覺(比方手腳容易麻、感受到皮膚似有螞蟻在爬或特別搔癢)等都會出現問題,也會產生汗腺、皮脂腺分泌變少出現的皮膚狀況。只要糖尿病控制好,這些問題才會改善。

濕疹,異位性皮膚炎,情緒

而此時自律神經也會受到影響,雖不是很主要的現象,但只要一發生就會讓其他症狀和感受也隨之放大。自律神經屬於中樞神經的一環,若是失衡,病人對於低血糖和周邊神經病變有時會有反應敏感度變差的情形發生,意思就是患者會處在低血糖狀態卻不自知,甚至會因此導致昏迷死亡;或者是病患明明有傷口卻沒有痛感,導致去抓、摳之後變成感染而導致蜂窩性組織炎,更甚而引發截肢。所以要提醒糖尿病人,除了周邊神經要注意,也要有自律神經病變的警覺性。

認識濕疹的病因與緩解法

「濕疹」英文 Ecezma 是俗稱,不是正式的醫學名詞,指一種症狀,皮膚出現疹子、破皮、糜爛的現象,在西方醫學上只要這種狀況超過三個月,就會被稱為「慢性皮膚炎」,也是俗稱的「慢性濕疹」。

此症狀多發生在異位性皮膚炎的病人身上,當病患略有不舒服時經過抓搔,便會滲出組織液,反覆發作,最後演變成濕疹症狀。其他包括脂漏性皮膚炎和酒糟性皮膚炎,也都會出現濕疹症狀。脂漏性皮膚炎是因皮脂腺分泌過於旺盛造成,也屬於發炎反應的一種,脂漏性皮膚炎則易發生在中年以上之人,最近發現也有個案越來越多的趨勢,或許跟現代人飲食上火、就寢時間較晚有關係。

濕疹是許多皮膚病到最後出現的一個症狀,而當進展到這個階段時,病人就要有「它一輩子都會跟著你」的心理準備,差別只在於程度的輕重而已。

比方說,可能會因為吃到上火食物就出現,或是天氣一有變化、生理期時女性荷爾蒙改變即開始作祟。當它已經變成一種固定型的濕疹之後,遇到發作時有皮膚科開立的藥膏就擦藥膏,沒有的話、白花油、萬金油、綠油精也可以應應急,或者是拿冰涼東西來冰敷約一至兩分鐘亦有助緩解,基本上就跟一般蚊蟲叮咬的處理方式差不多,切記,就是不能抓。

皮膚炎初開始出現紅、腫、疹時,建議用手機拍照留存病兆影像,有利於醫生後續的判斷。要是等到你都抓到流湯、流水才來給醫生看,判斷病情是會有困難的。白話來講,等於是案發現場都被你破壞了,哪有辦法還原現場,並找出元兇呢?當病人這樣反覆發作、跑了幾間皮膚科用藥超過兩三個月都沒有改善,接下來便會被醫師視為濕疹。

這些慢性皮膚炎就跟所有慢性疾病一樣,都會讓病人心情很不好,隨著心情不佳,皮膚的症狀也會加劇,造成更大的困擾。正如同書上一直想要傳達的:為什麼你的病反反覆覆不會好?向皮膚科醫師諮詢、透由藥物治療是正確的,但更要思考及討論的,可能是你的心情,釐清自己該怎麼放慢腳步、放下心中的石頭。

當你看了兩間以上的皮膚專科,也用過兩種以上的類固醇藥物,卻都沒有轉好,就一定要好好正視自己的問題。這就是你的健康小秘書,你的身體透過這些症狀提醒你因為忙碌而忘了它的存在,從現在起應該要開始注意它、呵護它。此外,再次叮嚀若有皮膚問題,千萬不可自行去藥房買藥,單單是類固醇也分成好幾種,必須由專業醫師根據你的病症判斷,才能正確用藥。

另一個容易發生在小孩或青少年的皮膚疾病「異位性皮膚炎」, 從嬰兒、小孩子到青春期,都會發生。最近天氣炎熱來了一位剛進國中的小女生,一進診間,著實讓我嚇了一跳。

病人的頸部皮膚,手肘內彎處,膝蓋內彎處(中醫稱四彎風),加上胳仔窩,這些皮膚呈現大面積黑色沉澱,加上新的大面積紅疹,整個人看上去,除了臉以外,體無完膚,令人著實心痛。

這時, 媽媽開始講述病人從小嬰兒開始到小學時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過程,和今年夏天天氣如何悶熱,以及這幾天急性發作的狀況……。

只好打斷媽媽的話,告訴小朋友和媽媽從現在開始,盡量待在有冷氣空調的地方,減少流汗,一有流汗,用濕毛巾把汗輕輕擦掉,洗澡盡量避免,簡單擦澡即可,但衣服要準備多幾套在學校,外衣濕了就換。

此時、媽媽又開始訴說小朋友在學校參加活動,汗如雨下,直到放學,衣服濕了不知幾遍。回家以後,當然先換下濕的衣服,馬上洗澡,塗乳液……,只好聽媽媽把故事說完。接著又提到最近的免疫療是否有效?是否有副作用?健保似乎不給付等……。

當下,讓我想十幾年前的那一個四肢抓到流湯、流水來看我的小男生,第一次來看診時,當時小男生和媽媽的情況,和現在情境似曾相識(Déjà vu),如今小男生已成大帥哥已研究所畢業,在日本工作。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重點是不要抓,減少流汗,汗是過敏原,用濕毛巾把汗輕輕擦掉,留下薄博的一層水來散熱。

皮膚部位盡量不碰水,不吃上火或燥性食物,如同急、慢性蕁麻疹,再耐心配合醫生內口服、外用藥,方可見效。小孩子易得,青春期再犯,體質就是如此。體質是否能改善,中醫調理應該有某種程度的效果,就如同中醫對新冠肺炎的肺部功能有改善功能一樣。建議:看健保中醫就好。

濕疹,異位性皮膚炎,情緒

推薦閱讀
改善異位性皮膚炎,這些東西少吃少用!
換季濕疹讓你癢的受不了?預防保養一次看!

出色文化】授權轉載 原文出處【醫生說你根本就沒病:只是自律神經失調

關於作者與本篇文章

出色文化

出色閱讀,越讀越出色

● 旗下品牌:
好的文化
好優文化
哈林文化 
華文精典

● 出版出籍種類:
1. 心靈勵志 / 生活保健 / 身心靈勵志
2. 商業經濟 / 趨勢 / 職場管理 / 行銷創意
3. 語言學習
4. 青少年小說 / 青少年文學
5. 女性成長 / 兩系關係
6. 作文書
7. 旅遊
8. 親子教養 / 親子共讀 / 親子共遊


我要回應

我要留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