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空腹吃柿子被認為恐產生「柿石症」,因為柿子含有的單寧酸成份,會使腸胃中的蛋白質凝固變性。彰化基督教醫院營養師陳燕華在國健署「健康九九網站」指出,紅酒所含的可溶性單寧物質和柿子中的單寧是同樣物質,均為多酚類(polyphenol),是植物組織中具有顯著生理作用的一類含氮鹼性物質,多酚化合物會與蛋白質或其他大分子結合成巨大的錯合物。

相同地,她表示,紅酒與蛋白質食物在胃酸等酸性條件下,紅酒單寧酸的酸根離子會結合產生溶解度較小的鹽類,具有收斂性,易導致腸蠕動減緩,造成消化不良情況,所以本身是屬於消化功能差、容易胃食道逆流、腹脹情形,建議減少紅酒飲用量,避免增加身體負擔。

且紅酒中的單寧酸會阻礙人體蛋白質吸收力,與食物中的鐵質發生凝固作用,影響人體對鐵質的吸收,長期下來會引發貧血狀況,像是老年人或肌少症患者,就千萬別同時吃蛋白質和單寧含量較高食物。

從健康角度來看,牛排佐紅酒對人體影響多,但至於是否反而讓這樣的餐酒文化成為「錯誤的迷思」?陳燕華則解釋,紅酒中含有多酚類抗氧化劑的「白藜蘆醇」(Resveratrol)成份,可增加體內對「多環芳香烴(PAHs)」代謝產物「羥基芘」的排出,也就是紅肉高溫烹調過程中可能產生的雜環胺(heterocyclic amines,HCAs)與多環芳香烴(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等致癌物。

不過,她也提醒,世界衛生組織(WHO)將紅肉列為「2A級」可能致癌物,具很可能有致癌性;喝紅酒則隱藏酒精代謝物乙醛的產生,具致癌可能、高熱量問題,容易增加酒精性脂肪肝、肝硬化口腔癌、食道癌等癌症風險。因此,若需要飲酒,建議女性每天不宜超過105毫升,男性每天不宜超過210毫升。

※飲酒過量,有害(礙) 健康※未滿十八歲禁止飲酒※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

#紅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