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明倫社會住宅三房大坪數社宅租金達4萬元,台北市長柯文哲昨解釋,社宅有大坪數,主因是防止標籤化成貧民窟,不希望裡面全是窮人,此言論引發批評。對此,民眾黨立委蔡壁如、高虹安今表示,社會住宅希望居住族群多元化,提供買不起房子的年輕人或弱勢族群有安居地,政府有一定比例分配;不過,明倫社宅三房型月租金4萬元,蔡壁如坦言,不是所有年輕人都住得起。

柯文哲昨脫口「不希望社宅裡面全是窮人」引發爭議,蔡壁如今替柯文哲緩頰,蔡壁如表示,柯市長上任後致力興建社會住宅,過往社宅總是給人是提供窮老髒的人居住,興建初期撒冥紙抗議頻頻,隨著興隆、健康、東明等社宅興建落成,民眾眼見為憑,接受度也越來越高,為讓社宅落實混居的概念,房型主要以一至兩房型為主,依比例提供低收入戶、青年及一般戶等申請。

蔡壁如說,社會住宅是希望達到居住正義的一環,由於由政府出資興建,因此社宅提供多元選擇,希望照顧弱勢、年輕人、一般戶等族群;至於社宅三房型月租金4萬元,是讓民眾有多一種選擇,讓有需求的民眾,用低於市價行情,租得環境較好的居住空間。

高虹安也說,柯市長講的原文是不希望社宅全部都是住窮人,而不是社宅不要窮人住,邏輯不太一樣,且月租4萬元三房型僅44戶,相對整體數項是比較少,且後續可能會依照市場反應有所調整,實際上明倫公宅還是提供月租金1萬至2萬元房型為主,幫助年輕人、弱勢族群等用相較便宜的租金,入住比較好環境的宗旨不變。

#柯文哲 #社會住宅 #明倫 #窮人 #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