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報導,國際高等教育研究機構(QS Quacquarelli Symonds)9日發布了第十九版全球諮詢最多的世界大學排名。在2023QS世界大學排名中,北京大學在大陸排名最高,排名上升 6 位,至世界排名第 12 位,這是該校自 2004 年QS世界大學排名編制以來的最高排名。北京清華大學上升了 3 個名次,世界排名第 14 位,同樣創下了其在QS世界大學排名的歷史最高排名。

「這兩所大學的顯著優勢歸功於QS研究影響指標(單位教員論文引用數)和師生比例指標(代表了教學規模)的提升。」QS分析指出。

該QS世界大學排名囊括了 71 所中國大陸大學,其中 24 所的排名較去年有所提升,20 所的排名較去年下降,14 所排名持平,13 所新上榜。

大陸上榜的大學數量為世界第三:前二分別是美國(201)和英國(90)。

大陸上榜的大學數量為亞洲最多,兩所大學排名世界前 15 、5所大學排名世界前 50 、13所大學排名世界前 300 ,以及28所大學排名世界前 500 。其中,5所大學排名世界前 50 分別為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以及復旦(第34位)、浙江大學(第42位)、上海交通大學(第46位)。

在單位教員論文引文數(CpF)指標中,37 所中國大學的表現較去年提升,21 所大學下降。另外,大陸有 18 所大學的研究影響力躋身世界前 100 名,僅次於美國(22 所)。

另一方面,在 71 所大陸大學中,有 47 所的學術聲譽得分同比降低,43 所的雇主聲譽得分同比降低。 北京大學在學術聲譽方面取得了大陸的最高分 99.3/100,另有其他4所大學在該指標中排名世界前100,分別為北京清華大學(98.9/100),復旦大學(83.6/100),上海交通大學(82.7/100),浙江大學(72.2/100)。

北京清華大學在大陸的雇主聲譽方面取得了最高分 97.7/100,共有5所大學在該指標中排名世界前 100 ,分別為北京大學(96.5/100),浙江大學(95.3/100),復旦大學(93.5/100),上海交通大學(90.2/100)。

QS指出,大陸大學在研究表現方面的系統性提升,足以抵消QS聲譽指標的持續下降。

此外,相對於全球競爭對手,大陸大學的教學規模也持續下降。 在上榜的 71 所大學中,有 40 所的師生比例表現下降,只有 18 所提升。 共有4所大陸大學在該指標中躋身世界前 100 ,分別為南方科技大學(97.7/100),北京清華大學(92.8/100),復旦大學(89.3/100),北京大學(87.3/100)。

「在上榜的 71 所大學中,49 所大陸大學的國際教師比例下降,這是全球疫情所帶來的副作用。然而,浙江大學逆勢沖進該指標前 100 名。大陸僅有四所大學進入前 200,分別為西交利物浦大學(99.1/100),復旦大學(99.1/100),同濟大學(66.2/100)。」QS指出。

另外,在上榜的 71 所大學中,54 所大陸大學的國際學生比例指標下降,只有一所躋身世界前 300 名,為暨南大學(83.9/100)。

QS在本版排名中引入了兩個未加權的新指標:就業成果和國際研究網路。在國際研究網路指標中,排名最高的大陸大學是浙江大學,排名世界第 309 位。在就業成果指標中,兩所大陸大學躋身世界前 100 名,分別為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

QS編撰本版排名使用的另六個指標分別為學術聲譽(40%)、雇主聲譽(10%)、單位教員論文引文數(20%)、師生比例(20%)、國際教師比例(5%)、國際學生比例(5%)。

今年的QS世界大學排名有 100 個地區1418 所大學上榜,為有史以來規模最大。

#100 #QS #世界前 #大學 #世界大學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