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心兒童!家長常見十大NG致命照顧疏忽行為
首頁 » 當心兒童別NG!家長常見10大致命照顧疏忽行為

當心兒童別NG!家長常見10大致命照顧疏忽行為

親子,趴睡,猝死,誤食,兒少保護,燙傷,安全座椅

FavoriteLoading收藏文章

作者\華人健康網 黃曼瑩

家長一時的疏忽,可能會意外奪走寶貝孩子的性命,不可不慎!媒體偶爾會報導一些兒少不幸事件,例如:孩子從陽台欄杆不小心掉落、小孩用窗簾繩玩遊戲卻遭吊死、小孩爬進洗衣機內遭溺斃、嬰幼兒趴睡竟猝死…,令人感到遺憾。在婦幼節前夕,長庚醫院特別提出常見致命的照顧疏忽,家長十大NG行為,呼籲家長重視並避免兒童事故發生。

1歲以下嬰兒死亡共近8百人 事故傷害、嬰兒猝死症不可輕忽

根據衛福部資料顯示,106年國內1歲以下嬰兒死亡共772人,其中因事故傷害致死59人(占7.6%)、嬰兒猝死症23人(占3.0%),這兩項就佔了一成(10.6%)的死因。擴大至0〜12歲以下兒童的死因分析,在913人中亦有147人是因為傷害死亡,占13.9%,其中超過80%都是屬於非蓄意性事故,例如意外淹死溺水、意外墜落、意外燒燙傷或意外車禍等。

長庚醫院兒少保護中心李嶸醫師表示,這些不幸的案例都是因為照顧上一時的疏失,所導致的嚴重後果。林口長庚醫院也統計了94年至105年這12年間,6歲以下兒童到院不明原因死亡個案,結果發現共有115人,男童65人、女童50人,男童為女童的1.3倍;而事故發生場所高達85%都是在室內住所。進一步分析死因,其中嬰兒猝死症有46人,高達40%,為事故首要原因。其他原因除了疾病外,還包括創傷、兒虐、窒息、溺水、缺氧、火災和窗簾繩吊死等。

照顧疏失

圖片提供/長庚醫院

6歲以下兒童死亡是可避免的,照護者應避免照顧疏忽

長庚兒少保護中心葉國偉醫師指出,國外有研究證實,20%的兒童死因是可以預防,而長庚兒少保護中心本次的研究則顯示,應該有更高的比例,達30%的6歲以下兒童死亡是可避免的,例如猝死、創傷、兒虐、窒息、溺水、缺氧、火災和窗簾繩吊死等。這些可避免的原因,主要是來自於照護者照顧上的疏忽,或是本身照護知識的不足。

推薦閱讀家有幼童,居家環境安全注意事項-臥室篇

兒少保護

圖片提供/長庚醫院

長庚兒少保護中心醫師也提出呼籲,勿讓嬰兒趴睡;照顧者需時時關注嬰幼兒的舉動。

趴睡

長庚兒少保護中心醫師審慎票選出家長十大NG照顧疏忽行為,更精心製作了一部5分鐘的動畫,附上醫師的小叮嚀,提醒家長注意這些致命的疏忽行為。動畫將上傳在長庚兒少保護中心youtube頻道,及提供給相關單位或團體,為國內兒少保護盡一份心力。

推薦閱讀孩子生病是必經過程,從來就不是媽媽的疏忽

家長十大NG照顧疏忽行為:

長庚兒少保護中心醫師指出家長常見的十大照顧疏忽包括:

1.讓嬰兒趴睡。
2.未妥適使用安全帶和安全座椅。
3.藥物未適當儲放。
4.未施打疫苗或未提供適當營養。
5.獨留幼兒在浴缸泡澡玩水。
6.誤食不安全的玩具。
7.玩窗簾被拉繩勒住。
8.窗戶沒安全鎖。
9.戶外游泳戲水疏忽照護。
10.廚房煮菜時的意外燙傷。

家長多一分關注,兒童少一次遺憾!

長庚兒少保護中心醫師也提出呼籲,勿讓嬰兒趴睡;照顧者需時時關注嬰幼兒的舉動,勿因滑手機或聊天而忽視了兒童的安全;即使短暫的離開,也切勿獨留幼兒於屋內或車內。藥品或危險物品須放置高處,讓兒童無法取得。兒童搭車須繫安全帶或使用兒童安全座椅;乘坐機車也須戴合格的兒童安全帽。

長庚兒少保護中心在婦幼節前夕,將此「致命的照顧疏忽,家長十大NG行為」動畫,獻給全天下的家長及主要照顧者,共同努力避免兒童事故發生,希望多一分關注,少一次遺憾!

華人健康網】授權轉載 原文出處【嬰兒趴睡猝死、窗簾繩吊死…家長避免十大NG照顧疏忽行為

關於作者與本篇文章

華人健康網

針對忙碌的現代人,依照不同時節,透過醫師以及各領域專家,提供飲食保健、疾病預防、減重、運動健身、美容保養、養生保健及食譜等醫療保健相關知識,引導民眾養成正確的健康生活態度及觀念。


我要回應

我要留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