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寶石家族及水晶家族 - 紫 瑄 珠 寶

紫瑄珠寶


翡翠專賣店,翡翠A貨冰種玉手鐲鑽石珠寶水晶,所有商品均由專業鑑定師嚴格挑選把關,歡迎參觀選購

彩色寶石家族及水晶家族

海藍寶石-綠柱石
(Aquamarine-Beryl)
成分:矽酸鈹鋁
硬度:7.5
比重:2.69
折射率:1.57-1.58
雙折射:0.006

  十九世紀,海綠色的海藍寶石最受青睞,現今最受歡迎的顏
色是天藍和深藍。具有二色性,從不同角度可分別呈現藍色和無
色。具寶石的特質的海藍寶石產狀為六方晶體,可達1公尺長,
而且毫無瑕疵,並帶有與晶體同長度的條紋。常被切割成與晶體
長度平行的盤形刻面,以便突顯最深的顏色。

產地:巴西、還有前蘇聯的烏拉爾、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
奈及利亞、馬達加斯加。

紫水晶-石英(Amethyst-Quartz)
成分:二氧化矽
硬度:7
比重:2.65
折射率:1.54-1.55
雙折射:0.009

  具二向色性,從不同角度觀賞,可顯示出藍或紅的紫色調,
通常以混合式或階式做成刻面。有特別的內含物,看似虎紋、姆
指紋或羽毛。有些經熱處理可變成黃色,製成黃水晶。部分是紫
水晶,部分是黃水晶的晶體稱為紫黃晶。

產地:巴西、前蘇聯烏拉爾、加拿大、斯里蘭卡、印度、烏拉圭
、馬達加斯加、美國、德國、澳洲、納米比亞和尚比亞。
黃水晶(Citrine-Quartz)
成分:二氧化矽
硬度:7
比重:2.65
折射率:1.54-1.55
雙折射:0.009

  是黃色或金黃色的石英變種。黃色緣自鐵的存在,也因此稱
作黃水晶。天然黃水晶通常呈淡黃色,但極為罕見,市面上出售
的大部分是經過熱處理的紫水晶製成。

產地:巴西、西班牙、馬達加斯加、前蘇聯。

紅榴石-石榴石(Pyope-Garnet)
成分:矽酸鎂鋁
硬度:7.25
比重:3.80
折射率:1.72-1.76

  血紅色是鐵和鉻引起的。少有內含物,若有,則為圓形,或
不規則輪廓晶體。沒有解理,斷口呈貝殼狀以致參差不平。

產地:亞利桑那、南非、阿根廷、澳洲、巴西、緬甸、蘇格蘭、
瑞士及坦尚尼亞。

貴榴石(石榴石)
Almandine( Garnet )
成分:矽酸鎂鋁
硬度:7.25
比重:3.80
折射率:1.72-1.76

  粉紅色的貴榴石存在,但它通常比紅榴石的顏色更深,甚至
呈黑色。常常為不透明或半透明狀,罕見的貴榴石光澤極亮。雖
然密度高,但質地鬆脆,刻面邊緣易碎裂。顏色較深的貴榴石常
切磨成凸面型,或用作石榴石砂紙中的研磨料;其下側常被鑿空
,以便讓更多的光線穿透寶石。

產地:貴榴石產於石榴石雲母片岩之類的變質岩中,較少分布在
花崗質偉晶岩中。
黑曜石(Obsidian)
成分:主要為二氧化矽
硬度:5
比重:2.35
折射率:1.48-1.51

  是一種天然玻璃,為火山熔岩迅速冷卻後形成的,因此難以
結晶化。非晶質的,沒有解理,斷口呈貝殼狀。通常呈黑色,但
也可見棕色、灰色和少量的紅色、藍色和綠色材料。顏色可能是
單色的、或帶條紋、或有斑點。有些內含物令黑曜石具備金屬光
澤,而內部的氣泡或結晶產生一種「雪花」效果(即雪花黑曜岩
)或被看作閃光的虹彩色。

產地:分布在有或曾有火山活動的地區,諸如美國的夏威夷、日
本和爪哇。其他還有冰鳥、匈牙利、義大利附近的利帕里群島、
前蘇聯、墨西哥、厄瓜多爾和瓜地馬拉。深色結核分布在亞利桑
那和新墨西哥(美國),被稱為「阿帕契之淚」。

綠松石(Turquoise)
成分:水化磷酸銅鋁
硬度:6
比重:2.80
折射率:1.61-1.65
雙折射:0.040
  屬最早開採寶石之一,因濃烈的顏色而受珍視,從天藍色到
綠色的變化,取決於礦石內鐵和銅的含量。一般以微晶質的塊狀
形態呈現,通常為外包殼,或為結核狀,或分布在礦石中。從透
明至半透明狀,重量輕,易碎,具貝殼狀斷口。有些材料的孔隙
度高,因此導致褪色和裂痕,可用蠟或樹脂浸染,以保持其外觀


產地:伊朗的天藍色綠松石一般認為是理想的種類,但分布在西
藏、顏色更綠的品種亦惹人喜愛,墨西哥、美國產的礦石顏色更
綠、孔隙更多、褪色更快。其他還有前蘇聯、智利、澳洲、特基
斯坦和英國的康沃爾。

綠色鈣鋁榴石-石榴石
(Green Grossular-Garnet)
成分:矽酸鈣鋁
硬度:7
比重:3.49
折射率:1.69-1.73

  有兩種變種:一種為透明的晶體;另一種則呈塊狀。南非的
稱為特蘭斯瓦玉,以其產地命名,因與玉石相似,可能含有磁鐵
礦石的黑色斑點。自1960年代,肯亞一直在開採透明的綠色鈣鋁
榴石,稱為沙弗來石。塊狀可用於裝潢,沙弗來石刻面後用作寶
石。

產地:產於加拿大、斯里蘭卡、巴基斯坦、前蘇聯、坦尚尼亞、
南非和美國。

鋰輝石(Spodumene)
成分:矽酸鋰鋁
硬度:7
比重:3.18
折射率:1.66-1.67
雙折射:0.015

  有多種顏色,最常見的為黃灰色。兩種寶石變種淡紫粉紅色
的紫鋰輝石(因錳而產生)和鮮艷祖母綠色的翠綠鋰輝石(顏色
因鉻而產生),儘管完全的解理使其易碎,但仍很受收集者青睞
。從不同方向觀賞時,會看到無色和兩種主體色。常被切磨成盤
至刻面,以展示最美麗的色彩。粉紅色可能會褪色,但可經輻射
增色。

產地:直到1879年,紫鋰輝石和翠綠鋰輝石才被確認為是兩種變
種,早在1877年鋰輝石就在巴西發現。馬達加斯加、緬甸、美國
、加拿大、前蘇聯、墨西哥和瑞典也有分布。

琥珀(Amber)
成分:有機植物樹混合物
硬度:2.5
比重:1.08
折射率:1.54-1.55

  樹木樹脂的化石,為金黃色至金橙色,也有綠、紅、紫黑色
;透明至半透明,通常呈結核狀或形狀不規則的小礦塊,伴有裂
縫和風化表面。琥珀可能含昆蟲(青蛙、蟾蜍和蜥蝪較罕見)、
苔蘚、地衣和松針,是幾百萬年以前當樹脂仍有黏性時即陷在其
中。氣泡能使琥珀具有渾濁的外觀,但在油中加熱後可變得透明
。經拋光後,會產生吸附塵埃的負電荷。將碎片加熱和加壓,可
製成「半琥珀」。

產地:最有名的琥珀礦床在波羅的海地區,尤其是在波蘭和前蘇
聯的沿岸,從海底沖蝕出來的波羅的海琥珀(稱為蜜蠟琥珀)可
漂及英國、挪威和丹麥沿岸。產於緬甸的琥珀稱為緬甸琥珀,西
西里的稱為西西里琥珀,其他還有多明尼加、墨西哥、法國、西
班牙、義大利、德國、羅馬尼亞、加拿大、捷克和美國。

橄欖石(Peridot)
成分:鎂鐵矽酸鹽
硬度:6.5
比重:3.32-3.37
折射率:1.65-1.69
雙折射:0.036

  它是八月的誕生石,在眾多綠色寶石中,是物美價廉的一種
寶石,最典型的顏色是綠中帶黃,有點青蘋果表皮的味道,而且
顏色清澈而無雜質,橄欖石不是價錢很高的寶石,但上好且超過
十克拉以上的也有相當身價。

產地:紅海中的Zabargad或Zebirget、上緬甸的抹谷地區,夏威夷
的海濱卵石、挪威、澳洲、巴西、美國、墨西哥。

鋯石(Zircon)
成分:矽酸鋯
硬度:7.5
比重:4.69
折射率:1.93-1.98
雙折射:0.059

  以無色最著名,因為極像鑽石,一直有意無意地被當成鑽石
。儘管質純的鋯石是無色的,雜質卻可產生黃、橙、藍、紅、棕
及綠色等變種。產於泰國、越南和高棉的棕色寶石經過熱處理,
可以變成受青睞的無色或藍色寶石。變回棕色的藍鋯石再重新加
熱又可變成藍色。在氧氣中重新加熱的藍鋯石則會變成金黃色。
有別於鑽石的地方在於具有雙折射現象,並可從刻面邊緣的磨損
情況鑑別。有些鋯石具有放射性的釷和鈾,會使晶體結構分解;
衰變的鋯石稱為「低質」鋯石,帶有「輻射變晶」結構;沒有受
損的則稱為「高質」鋯石。

產地:斯里蘭卡、緬甸、泰國、高棉、越南、澳洲、巴西、奈及
利亞、坦尚尼亞和法國。

尖晶石(Spinel)
成分:氧化鎂鋁
硬度:8
比重:3.60
折射率:1.71-1.73

  因所含雜質不同而呈現廣範圍的顏色,產狀為透明至不透明
狀。由鉻和鐵形成的紅尖晶石最受青睞,被認為是紅寶石的變種
。橙黃或橙紅色的,稱為橙紅尖晶石。藍的顏色由鐵元素造成,
較少因鈷引起。偶而會有磁鐵或磷灰石晶體之類的內含物,斯里
蘭卡的尖晶石還包含棕色暈環繞的鋯石晶體。星彩寶石稀有,但
切磨成凸面型時,可能會顯示四或六條光芒的星彩。

.產地:緬甸、斯里蘭卡、馬達加斯加、阿富汗、巴基斯坦、巴
西、澳洲、瑞典、義大利、土耳其、前蘇聯和美國。

金綠寶石(Chrysoberyl)
成分:氧化鈹鋁
硬度:8.5
比重:3.71
折射率:1.74-1.75
雙折射:0.009

  顏色從綠色、綠黃、黃色到棕色不等,質地堅硬而耐久,特別
適宜製作寶石。精心切磨後,雖明亮但無火彩。變石和貓眼寶石這
兩個變種,具有自身獨特的性質。珍貴稀有的變石在日光下,可從
綠變成紅色、紫紅色,或在白熾嬁下變成棕色。合成的金綠寶石、
剛玉和尖晶石都可仿製變石的色彩變化。貓眼石被琢成凸面寶石時
,會有白色的線條穿過黃灰色寶石,因為凹槽或羽毛狀的流體內含
物,或金紅石的針形內含物所致。最珍貴的淡金棕色,伴有明暗的
「牛奶和蜂蜜」效果的陰影。十八、十九世紀受葡萄牙人喜愛的淡
黃色金綠寶石被稱為貴橄欖石。

產地:上等的金綠寶石包括變石,在俄國的烏拉爾,大多數已採掘
殆盡,該處最大的刻面寶石重達66克拉。各種顏色的水蝕卵石則見
於斯里蘭卡的寶石礦礫中。還分布在緬甸、巴西、辛巴威、坦尚尼
亞和馬達加斯加。貓眼石產於斯里蘭卡、巴西和中國。

拓帕石(Topaz)又稱為「黃玉」
成分:羥基矽酸氟鋁
硬度:8
比重:3.54
折射率:1.62-1.63
雙折射:0.010

  呈各種不同的顏色:深金黃色黃玉(有時稱為雪利黃玉)和粉
紅色黃玉最為貴重,藍色和綠色黃玉也頗受人們喜愛。天然粉紅色
黃玉稀有,大部分是黃色黃玉經熱處理加工而成。許多無色黃色經
輻射和熱處理後產生不同的藍色,有些用肉眼幾乎難以與海藍寶石
區別。有些黃玉有淚狀孔洞,含氣泡或幾種不可混和的液體,此外
還有其他內含物,如裂縫、紋理和胍紋等。稜晶黃玉有獨特的菱形
橫截面和與其長度平行的條紋,解理完全。

產地:產於諸如偉晶岩、花崗岩和火山熔岩中,也見於沖積礦床水
蝕卵石中。產地有巴西、美國、斯里蘭卡、緬甸、前蘇聯、澳洲、
塔斯馬尼亞、巴基斯坦、墨西哥、日本和非洲。巴西、巴基斯坦和
俄羅斯為粉紅色黃玉的產地。

蛋白石(Opal)
成分:水化二氧化矽凝膠
硬度:6
比重:2.10
折射率:1.37-1.47

  最硬化的二氧化矽凝膠,含5-10%的水分。與多數寶石不同,是
非晶質,會逐漸變乾並出現裂縫。有兩種變種:貴蛋白石,因觀看
角度不同,會顯示顏色閃光(虹彩);普通蛋白石,為不透明狀,
沒有虹彩。貴蛋白石的虹彩由其結構-極小的二氧化矽球體規律的
排列-繞射光線造成的:圓球越大,顏色範圍也就越寬。貴蛋白石
有若干種不同的顏色。

產地:充填況積岩中的孔洞或火成岩中的礦胍,形成石筍或鐘乳石
,並在化石木、動物硬殼和骨骸中取代有機物。澳洲自十九世紀以
來一直是蛋白石的主要產地。其他還有捷克、美國、巴西、墨西哥
和南非。

紅色電氣石(Rubelite-Tourmaline)
成分:複合矽酸硼
硬度:7.5
比重:3.06
折射率:1.62-1.64
雙折射:0.018

  電氣石族中的成員都有相同的基本晶體結構,但顏色各不相同
,其中最珍貴的是紅寶石色的紅色電氣石。晶體具有條紋,並帶三
角形橫截面和圓形輪廓;也可能具纖維習性,當琢切成凸面型時,
會呈現貓眼效果。

產地:俄羅斯的粉紅和紅色電氣石產於風化的花崗岩中,其他還有
馬達加斯加、美國、巴西、緬甸和非洲東部。

靛青電氣石-電氣石(Indicolite-Tourmaline)
成分:複合矽酸硼
硬度:7.5
比重:3.06
折射率:1.62-1.64
雙折射:0.018
  深藍色電氣石稱為靛青電氣石,經熱處理淡化顏色,製成奪目
的寶石。

產地:產於俄羅斯西伯利亞風化花崗岩的黃黏土中。明亮的藍電氣
石在巴西也有,還有馬達加斯加和美國。

西瓜電氣石(Watermelon Tourmaline)
成分:複合矽酸硼
硬度:7.5
比重:3.06
折射率:1.62-1.64
雙折射:0.018

  中心為粉紅色、邊緣綠色或反過來的電氣石稱為西瓜電石,因
為顏色就像西瓜的果肉和果皮。許多其他的電氣石由兩種或更多種
顏色組成,有些晶體含有多達15種石同的顏色或色調。

產地:西瓜電氣石分布在南非、非洲東部、巴西以及其他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