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製藥紅麴風波擴大,除了日本已有死亡案例,台灣也啟動預防性下架,到底小林製藥的紅麴毒素從哪來?目前仍是個謎,不過高雄長庚腎臟科醫師吳建興猜測,紅麴培養時需要添加一種對人體有益的黴菌,因此可能是在製藥過程中產生不潔的毒素,才會造成此風波。

吳建興說明,紅麴的製藥過程裡面需要添加單一對人體有益的黴菌,可能是小林製藥在製藥過程中產生毒素,產生不純的紅麴,才會對服用的人造成腎臟損傷,但還是要看小林製藥所取得的切片資料,才可以完整了解此毒素從何而來。

吳建興也提醒,紅麴毒素影響到腎臟時,初期會出現尿意減少、甚至血尿、尿液泡泡多等症狀,再來就是下肢水腫、貧血、就醫之後就要看是否藥物可治療,若病人未發覺初期症狀、延誤就醫可能就要洗腎治療,此種中毒屬於慢性腎臟尿毒,不會立即死亡,可經由血液透析延長病程,病人本身若就有腎臟病、又拖延治療可能就會造成死亡。

#小林紅麴 #腎病 #高雄長庚 #小林製藥 #黴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