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產vs自然產術後調養知多少?醫生解析剖腹產
首頁 » 健康百寶箱 » 懷孕大小事 » 產後護理 » 剖腹產VS自然產術後調養知多少?醫生解析剖腹產飲食及哺乳重點

剖腹產VS自然產術後調養知多少?醫生解析剖腹產飲食及哺乳重點

懷孕,自然產,剖腹產
FavoriteLoading收藏文章

剖腹產或自然產哪個比較適合自己?想知道剖腹產與自然產有何差異?是所有孕媽咪整個孕期間都相當關心的主題。不論是剖腹產或是自然產,產婦的身體都經過了一番辛苦,兩種生產方式分別各有優缺點與需要注意的事項。
因此,特別邀請台大醫院婦產科-林芯伃醫師,分享剖腹產與自然產術後如何調養身體,以及特別針對剖腹產術後母乳哺餵提供建議。

剖腹產 V.S 自然產,術後狀況有何差異?

林芯伃醫師解說,剖腹產與自然產這兩種生產方式最主要的差異,在於產婦是否透過產道分娩。一般來說自然產的傷口較小,加上自然產只需要進行局部會陰麻醉,恢復期較剖腹產短。

一般在沒有特定原因下,大部分醫師都會建議產婦以自然產為優先,然而有許多情況卻不允許產婦自然產,因擔心造成大量出血,常見如:胎位不正、子宮肌瘤手術後患者、前置胎盤、孕婦嚴重高血壓或是產程遲滯、胎兒窘迫等等。

而由於剖腹產通常需進行半身麻醉,讓產婦在剖腹生產中保持意識清醒;特殊狀況才會需要將產婦全身麻醉,以降低麻醉藥物進入胎兒體內的機會。剖腹產後常見副作用主要是跟麻醉有關:皮膚癢、噁心不適、嘔吐。此外,剖腹產也可能有出血、沾黏或傷口感染等情況出現。

林芯伃醫師說明,大部分醫師都會建議以自然產為優先,然而有許多情況自然產可能有大量出血的風險,則會建議選擇剖腹產。

▲林芯伃醫師說明,大部分醫師都會建議以自然產為優先,然而有許多情況自然產可能有大量出血的風險,則會建議選擇剖腹產。

剖腹產加上前置作業前後一小時就能順利完成;自然產的分娩時間則依產婦實際狀況,從半天到一天半的都有可能。不過,自然產後若恢復良好,通常住院2-3天就能出院;剖腹產術後一兩天是觀察照護期,有的媽媽24小時內開始下床走動,多數剖腹產後5-7天可出院回家。

剖腹產後飲食須知,術後媽咪該怎麼吃?

剖腹產手術後因為需要照護傷口、恢復期較長,且此時刺激泌乳也相當重要,因為母乳是寶寶最佳的營養來源。究竟剖腹產後有哪些要注意的飲食原則?多久可以開始進食?

剖腹產媽媽在產後需要注意飲食,因為腸胃蠕動變慢,要避免刺激性飲食。

▲剖腹產媽媽在產後需要注意飲食,因為腸胃蠕動變慢,要避免刺激性飲食。

林芯伃醫師表示,原則上剖腹產手術後等麻藥退了就可以試著喝水,若沒有嘔吐就能開始慢慢進食。因為如果恢復狀況良好,其實剖腹產術後飲食越早開始越能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排氣,減少術後的併發症。

醫師也叮嚀剖腹產術後飲食需要避免油膩刺激食物,不可以吃人參。林芯伃醫師提供剖腹產的飲食建議:

【剖腹產飲食安排建議】
最初以流質食物像是稀粥、雞湯、魚湯、肉湯等,漸進式少量多餐方式補充;以及半流質食物像是肉末、肝泥等補充營養,同時幫助剖腹產傷口復原。

補充優質蛋白質如雞肉、魚肉等肉類,同時增加熱量,幫助體力恢復與傷口加速復原。

除了準備湯湯水水類的飲食幫助增加泌乳,親餵寶寶亦可刺激乳汁分泌,因為親餵寶寶能促使媽媽體內的催產素、泌乳激素作用,有效刺激奶水分泌。

寶寶母乳之路避免身心俱疲!剖腹產後哺乳秘訣,醫師建議這樣做:

「母乳是活的!」醫師分享最新的醫學研究,發現母乳的珍貴在活性,其中的母乳活性因子,能幫助促進嬰幼兒免疫成熟、營養吸收。然而,自然產媽媽產後快速開始哺餵母乳相當辛苦,對許多剖腹產媽媽而言,更是個大魔王關卡。因為剖腹產手術的傷口疼痛、泌乳不足與身心俱疲的心理壓力,造成剖腹產媽媽哺乳之路困難重重。

林芯伃醫師建議產後把握關鍵期,每2~3小時按摩刺激乳房,或是以躺餵姿勢讓寶寶吸吮數次,都能盡早刺激乳汁分泌,降低未來塞奶機會、避免乳腺炎造成往後母乳哺餵更不易。

剖腹產後母乳不足怎麼辦?醫師:盡力哺餵母乳,為寶寶提供關鍵母乳活性因子,幫助寶寶活力成長

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醫師們都會鼓勵盡量哺餵母乳,因為母乳中含有母乳活性因子,除了HMO、sn-2 PA、α-蛋白、核苷酸 gsMO,還有多種母乳益菌以及IgA免疫球蛋白等,是激活寶寶體內運作的關鍵;甚至透過科技研發出類母乳寡醣結構的MOS,與多元母乳活性因子相輔相成,能全面提升寶寶免疫力,調節寶寶體質。

倘若剖腹產後真的遇上奶水不足或是無法母乳哺餵的狀況,務必先諮詢醫師的專業建議,盡量以母乳哺餵。一歲後換奶也可適時選擇市面上含有母乳活性因子的配方來搭配輔助,不間斷地給寶寶關鍵母乳營養,媽媽的心理壓力也能調適放鬆。

剖腹產後若無法進行母乳哺餵,務必先諮詢醫師的專業建議,盡量以母乳哺餵,給寶寶關鍵母乳營養。

▲剖腹產後若無法進行母乳哺餵,務必先諮詢醫師的專業建議,盡量以母乳哺餵,給寶寶關鍵母乳營養。

而針對剖腹產後無法全程進行母乳哺餵的媽媽,林芯伃醫師建議,六個月前盡量哺育母乳,一歲後換奶也可選擇含有母乳活性因子的配方如HMO、gsMO和sn2-PA、甚至IgA免疫球蛋白等,持續提供寶寶母乳活性營養支持免疫系統發展。

(1) HMO母乳寡醣:可增加好菌避免壞菌增生,全面調節體質、支持免疫發展
(2) gsMO神經節苷脂:腸道中抗病原體黏附、增加幼兒保護力
(3) sn-2 PA:能幫助減少鈣皂生成、排便順暢的脂肪結構
(4) α-蛋白:提供寶寶成長必需的胺基酸
(5) 免疫球蛋白(IgA):強化消化道黏膜的免疫力,抵抗外來的抗原、細菌或病毒等。

以及突破性銜接母乳科技,研發出結構近似母乳寡醣的活性因子,MOS乳源寡醣:源自牛乳的類母乳寡醣結構,能改善寶寶腸道健康幫助益菌生長,降低便秘腹瀉發生。

醫師建議挑選接近母乳幼兒成長配方,母乳中的母乳活性因子HMO、gsMO和sn-2PA可幫助提高保護力,不擔心寶寶玩髒髒!

▲醫師建議挑選接近母乳幼兒成長配方,母乳中的母乳活性因子HMO、gsMO和sn-2PA可幫助提高保護力,不擔心寶寶玩髒髒!

透過母乳哺餵與幼兒配方的適當輔助,把握關鍵期補充母乳活性因子,強化自身的免疫力。面對環境中的病原體威脅,降低生病與感染風險,尤其是現今疫情環繞的世界下的首要關鍵任務。

剖腹產後媽媽、寶寶同步照護的貼心叮嚀

林芯伃醫師貼心叮嚀,鼓勵剖腹產媽媽盡可能越早進行母乳哺餵越好。母乳不足也不需太焦慮,適時搭配含有母乳活性因子的配方,持續提供寶寶接近母乳營養。開啟寶寶活力關鍵,盡情探索大膽玩。

剖腹產術後若有任何相關問題或是身體狀況,建議詢求婦產科醫師的專業意見,才能讓剖腹產媽媽的術後調理之路走得更順遂,陪著寶寶健康成長!

醫師叮嚀如同其他手術,剖腹產術後調養不可馬虎,才能讓身體盡快復原。

▲醫師叮嚀如同其他手術,剖腹產術後調養不可馬虎,才能讓身體盡快復原。

推薦閱讀
「多元母乳活性因子」提供寶寶成長所需營養,銜接母乳全面保護力!
為寶寶超前部署免疫力!醫師:母乳中的gsMO有效降低感染風險

關於作者與本篇文章

廣編企劃

媽媽經廣告特別企劃專區。


1 則回應

我要留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