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風潮拓展至全球,愈來愈多美國企業將ESG議題提至股東會或董事會上決議,特別在去年新冠疫情後,關於氣候變遷的討論案大幅增加。根據彭博資訊統計,2019年整體美國企業提出15件氣候變遷議案,主要在股東會或董事會等重大會議中討論環境保護投資、能源運用轉型、水資源運用優化等,然而全部議案均遭否決,不過這個情況在去年新冠疫情爆發後全面扭轉,氣候變遷議案截至今年六月底已經分別超過去年和前年總和,且通過率居然大幅上升至三成以上,由此可見解決氣候變遷這個燃眉之急已是企業刻不容緩的重要課題。

元大投信ETF研究團隊表示美國企業在社會議案討論亦逐年增加,包含人權、多樣性、薪資不均、個資保護等,去年非裔美國人因警察執法過當致死,也讓種族議題首次登上股東會與董事會議事桌,經營者藉由持續參與社會議題善盡企業社會責任。由於社會大眾早期在ESG因子中特別重視E(環境),所以能源、工業與公用事業是最努力推動ESG議案的產業,隨著S(社會)和G(公司治理)概念抬頭,非必須消費、通訊和金融業也開始加速制定並討論ESG議案。元大投信ETF研究團隊進一步指出ESG將不只是單一產業問題,而是全體企業決策者念茲在茲的議題。

不僅美國企業花費愈來愈多時間討論ESG議案,亞太地區投資者近年也相當重視ESG投資概念。根據彭博資訊統計,截至今年六月底亞太地區ESG ETF規模已達480億美元,相較去年底成長20%,其中355億美元來自日本ESG ETF。元大投信ETF研究團隊指出日本雖然佔據最高份額,但影響力正逐漸減弱,該國佔比已由去年底的87%降至74%,取而代之的則是南韓和台灣,兩國六月底ESG ETF規模分別較去年底成長249%和78%。

資誠會計師事務所今年七月發布2021年全球暨臺灣家族企業調查,研究全球87個國家共2801個家族企業對於ESG認知和ESG策略規劃,進而發現有59%台灣家族企業樂於透過捐款方式從事企業社會責任;另有35%台灣家族企業藉由經營慈善事業促進社會公益,兩項數據都顯示台灣家族企業相較全球家族企業更加積極參與ESG;更令人讚賞的是高達76%台灣家族企業將永續發展列為長期核心經營策略,放眼全球僅49%家族企業有類似規畫。

不讓台灣家族企業專美於前,資產管理界亦加速推動ESG。臺灣指數公司與富時國際有限公司合編臺灣永續指數,率先推出國內首檔ESG股票指數。該指數結合環境、社會責任、公司治理與財務指標,並獲國內勞動基金運用局採用,作為420億元委託代操資金的績效指標。元大投信ETF研究團隊建議投資人可參考追蹤該指數的00850,成立以來淨值持續走高,即便受到去年新冠疫情和今年五月疫情擴散影響,也能逐步收復跌幅,成立日至今年八月底含息報酬率達82.59%。透過專業機構ESG研究,免除選股困擾,協助投資人輕鬆參與ESG趨勢。

資料來源:彭博資訊2018/9/22~2021/9/22,元大投信整理。
資料來源:彭博資訊2018/9/22~2021/9/22,元大投信整理。
#全球 #ESG #ETF #議案 #元大投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