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遍又一遍看著紀錄片《後勁》中的自己,王建民彷彿一再重返2008年6月15日那個天堂與地獄交錯的跑壘瞬間。「他是棒球選手,但在36歲前,就換過了9家公司,有時甚至是被開除或資遣。他也曾被放無薪假,被迫接受完全不一樣的職位和角色才能生存。即使有點年紀了,還是得放下身段重新學習,和職場上年輕活跳的小伙子競爭。」王建民紀錄片的導演陳惟揚想說這個發生在美國球場上的故事,但後來發現,這其實就是你我人生一樣會遇到的日子。

(陳惟揚「盧」了兩個月,才說動王建民拍紀錄片,傳遞不輕言放棄的決心。圖片來源:《後勁:王建民》劇照/WYC影視提供)
(陳惟揚「盧」了兩個月,才說動王建民拍紀錄片,傳遞不輕言放棄的決心。圖片來源:《後勁:王建民》劇照/WYC影視提供)

對許多人來說,王建民等於集體慶典與青春汗淚的記憶,那些年像是全民運動,大家不惜熬夜爆肝守候,只為了看王建民站在美國職棒大聯盟的投手丘上,拿下一勝又一勝。有趣的是,當時甚至有王建民勝投,當天台股就會漲的「建民盤」走勢,就是這麼一位讓台灣民眾愛到最高點的「偶像」。

2006、2007年兩個球季,王建民在MLB紐約洋基隊寫下連獲19勝佳績,2008年6月15日,戰績8勝2敗的王建民,在國家聯盟客場對上休士頓太空人隊,主投5局無失分獲得勝投,但卻在中途跑壘時扭傷右腳腳踝,不但當年球季提早報銷,也開始一連串下坡的道路。那時候,大家都沒想到有這麼嚴重。2009年,王建民從單季19勝的王牌投手,變成只有1勝的傷兵。由於王建民腳傷,在復健期間,洋基禁止建仔跑步,此舉雖然出於保護,卻讓王建民變成下盤力道不夠,必須更仰賴肩膀的力量投球,埋下肩傷開刀的因子。

(受傷過後遭到不同球隊釋出,王建民看盡了人情冷暖。圖片來源:《後勁:王建民》劇照/WYC影視提供)
(受傷過後遭到不同球隊釋出,王建民看盡了人情冷暖。圖片來源:《後勁:王建民》劇照/WYC影視提供)

整個肩膀被「打開重建」 建仔墜入谷底

肩膀開刀,是投手的大忌。王建民的手術,是整個肩膀被打開來「重建」。陳惟揚在《後勁》裡描述,「一般人可能只需要4根釘子就足以固定傷口,但建民的刀卻足足用了13根。這樣的傷口癒合之後,建仔不是只有投球時會痛,任何人平常做來輕而易舉的日常動作,都會讓他覺得不舒服。即便開車握方向盤這樣的小動作,建仔也會痛。」

如果只是不斷的打造紀錄巔峰,王建民也許得一直得扛著「台灣之光」的枷鎖,但隨著肩傷與復健不順,王建民即便上場卻屢被打爆的場景,讓球迷揪心不已。不斷被球隊釋出,從大聯盟到小聯盟到獨立聯盟,王建民幾乎快要無球可打。關注建仔的眼光越來越少,終於看不見。

(肩傷失去大聯盟舞台,熱愛棒球的王建民在獨立聯盟時期,依舊不放棄每場登板的機會。圖片來源:《後勁:王建民》劇照/WYC影視提供)
(肩傷失去大聯盟舞台,熱愛棒球的王建民在獨立聯盟時期,依舊不放棄每場登板的機會。圖片來源:《後勁:王建民》劇照/WYC影視提供)

有人問陳惟揚,為什麼不是拍建仔人生最風光的洋基時期,反而是拍下他職業生涯最慘、前途最黑暗、蹲在獨立聯盟無路可退的落魄時刻?

陳惟揚說,「2103年,在一個沒有太多人知道的賓州小鎮,我和王建民相約見面。身形高大的王建民開著一輛租來的小車來赴約,那時他正在努力重回大聯盟投手丘。飯後,我看著王建民很勉強把193 公分的自己塞回那輛小車,看著他的車尾燈沒入暗夜,就像看著他從世界的中心,隱沒在宇宙的小角落,深刻感受到高低落差的位移......」

但是讓王建民真正變成王建民的關鍵,卻就是這一段沒有人看見的時光。全在陳惟揚鏡頭裡,忠實紀錄下來。

(王建民在棒球農場學習技巧,導師也認真陪同訓練,甚至幫忙把飯店房間布置成練習場。圖片來源:《後勁:王建民》劇照/WYC影視提供)
(王建民在棒球農場學習技巧,導師也認真陪同訓練,甚至幫忙把飯店房間布置成練習場。圖片來源:《後勁:王建民》劇照/WYC影視提供)

「用瓶子接到閃電」的奇蹟 建仔:我不能因為受傷就消失在球場上

老天爺給的是試煉,王建民看到的是機會。傷後他漸漸脫離了光環,卻讓「打球」這件事變得單純。曾擔任王建民照護員的徐加恩說,「當王建民能做自己,只專注在喜歡的棒球上,不用在意別人的眼光和期待,那就是他最快樂的時光。」

變回一位普通棒球投手的王建民,不再覺得自己一定要做什麼去回應期待,回到最初的自己,努力鑽研球技,在民間「棒球農場」的棒球學校裡,找到重生的機會。2016年,王建民跌破世人眼鏡從谷底再起,列入皇家隊開季25人名單,並且重新站回大聯盟投手丘。

有人以「用瓶子接到閃電」,來形容王建民重返大聯盟的奇蹟。王建民說,「我是個很不服輸的人,總覺得不能因為受傷就這樣消失在棒球場上,而是繼續往前邁進,我想讓大家看到:只要準備好,一定都還是有機會。」

「人到高點總是要下來」 王媽媽一見建仔復健身影 不捨淚下

這個過程,建仔需要熬過多少不足為外人道的艱辛,難以想像。一路看著愛兒在棒球路上顛簸前進的王建民爸媽,生活簡單低調。王媽媽說,王建民小時候功課不太好,但是體育很好,而且他從小到大都很聽話,無論跟他說什麼,他都說好。唯一一次例外,就是談到棒球的時候。

「這是我印象最深的,」王媽媽說,「當時有球探從日本來看建民打球,我們想說未來有機會去海外打球的話,日本離家比較近,應該比較好,但是我們問建民,『去日本打球好不好』時,他很明確說不要。」

「他說,我要去美國。」這就是他的夢想,只是圓夢的過程,全世界都在看。

總在台灣為建仔加油的王媽媽,從經紀人張嘉元口中聽到王建民傷勢後,曾心疼對愛兒說「花開得再好,也是要凋謝,人到了高點總是要下來,」就怕再訓練下去,王建民肩膀會再受傷,她希望孩子健康就好。一見到復健過程的畫面,王建民吃力舉起手那種忍耐痛楚的表情,媽媽的眼淚就流了下來。

(王建民與大兒子戲鬧一瞥。圖片來源:《後勁:王建民》劇照/WYC影視提供)
(王建民與大兒子戲鬧一瞥。圖片來源:《後勁:王建民》劇照/WYC影視提供)

一出門上班就是兩百多天 王建民小兒子:爸爸住在iPhone裡

王建民兩個兒子在2009和2013年分別誕生。這些年來,王建民從大聯盟時期的漫長球季,到傷後又在各隊間輾轉找機會,常常一人隻身在外。對王建民的孩子來說,爸爸「去上班」的意思,常常就是一月離家,十月才回來;而爸爸回到家就是「放假」,但是為什麼爸爸一出門就這麼久才會回來?

「就像漁夫還是水手,他們就像爸爸一樣,一出門工作就要很久才會回來。」王建民的妻子吳嘉姈這麼回覆孩子的疑問。

吳嘉姈說,每次建仔要離家前,都會留下一張寫著電話的小紙片,要孩子如果想念他,就打電話給他。小兒子曾經一度以為,爸爸是一位住在iPhone裡的人。有一次王建民回家,小兒子還問「爸爸你現在不用住在iPhone裡了嗎?」

如果人生可以重來 王建民:這一次 我不會再心急

教王建民投伸卡球的教練尼爾艾倫(Neil Allen)說,「王建民人如其球,太直太真。」跑了大半個地球到美國追夢,當全世界都認為Chien-Ming Wang再也回不到巔峰,只有他自己相信,「我可以奮力再起,即使站上去一天就好。」

(王建民(右)近日出席紀錄片《後勁》首映會,導演陳惟揚(左)耗費四年時間跟拍,紀錄了一般人看不到的建仔另一面。圖片來源:陳德信攝)
(王建民(右)近日出席紀錄片《後勁》首映會,導演陳惟揚(左)耗費四年時間跟拍,紀錄了一般人看不到的建仔另一面。圖片來源:陳德信攝)

返台為《後勁》紀錄片宣傳的王建民,被問到看了這麼多次片中的自己,如果重來一次,會有什麼改變?王建民微微想了一下,輕緩地說:「我應該還是會做一樣的決定。但是這次,受傷後我不會太急,應該耐心把傷養好,沒有百分之百復原,就不要急著復出。」

問花了四年跟著王建民東奔西跑的導演陳惟揚,這麼多年來貼身拍攝紀錄片,堪稱全方位最了解王建民的人,有什麼話想對片中的主角說嗎?陳惟揚看著站在他身邊高出大半個頭的王建民,毫不猶豫的回答 :「你就做自己,就好了。」

文章來源:※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

#棒球 #王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