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面孔 圖為水晶宮整修後的視覺圖。(取自網易財經)
新面孔 圖為水晶宮整修後的視覺圖。(取自網易財經)
水晶宮小檔案
水晶宮小檔案

英國歷史地標、首屆萬國工業博覽會展覽場館「水晶宮」將再現風華!有「中國地產巴菲特」之稱的中融集團董事長倪召興宣布,將斥資5億英鎊(約50億人民幣)於倫敦南部原址重建水晶宮,且「復刻版」尺寸及規模均比照「原裝版」,預計2015年冬季動工,2018年完工。

據規畫,重建水晶宮長約500公尺、高50公尺,將成為主要的文化景點,舉辦藝術品展覽、拍賣和交易等;並透過美化景觀、植樹,及興建咖啡廳和酒店等,整修周圍73公頃的公園,重現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輝煌。

1936年大火 建築全毀

綜合陸媒報導,倪召興和倫敦市長Boris Johnson等當地官員共同在水晶宮公園內公布這項大計。倪召興形容,「新的水晶宮在落成後,就好像一棵大樹,全世界都可以遮蔭。」

不過,這項消息在當地引發爭議。擔憂工程會破壞環境,讓原址這片珍貴的綠地變得人工化,部分市民與議員當日到現場示威抗議,表達不滿。

「原裝版」水晶宮建成於1851年,建築主要使用鋼鐵和玻璃,包含了30萬塊窗格玻璃,被譽為英國建築界奇觀,也是英國工業革命的重要成就。1851年,倫敦舉行為期6個月的萬國工業博覽會,水晶宮是主要展館之一,吸引世界各地上百萬計人士前往參觀。

1854年由倫敦市中心海德公園移至倫敦南部重建,規模更宏大,但1936年的一場大火,讓這座象徵大英帝國維多利亞時代輝煌的地標性建築付諸一炬。英國前首相邱吉爾還曾留下歷史名言,表示這象徵一個時代的結束。

創造2千個就業機會

水晶宮燒毀近80年未再重建,如今除留在倫敦人的記憶中,可能只剩地名和以水晶宮命名的足球隊。而原址現在種了許多樹木,成為當地民眾的休閒去處。

對於水晶宮有機會重現昔日輝煌,當地居民反應兩樣情。地方政府和許多民眾都高度歡迎,但也有部分民眾對於一片綠地恐遭破壞,感到憂心與憤怒。

英國《衛報》報導質疑,項目號稱是「文化主導的展覽空間」,但欠缺細節。

據了解,當地議會將展開1年諮詢,如獲通過,新水晶宮將在2015年冬季動工,估計會創造約2千個就業機會。

#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