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給孩子「有條件的愛」可能會形成「早閉型」自我
首頁 » 心理學家:給孩子「有條件的愛」,可能會形成「早閉型」自我,無法認同自己

心理學家:給孩子「有條件的愛」,可能會形成「早閉型」自我,無法認同自己

自我,認同,條件,愛,心理學

FavoriteLoading收藏文章

作者\媽媽經編輯部

若父母從小就給小孩「有條件的愛」,例如:你要考高分、上好學校、男友我要喜歡,我才會愛你,會讓青少年無法找到真正的理想「自我」,因為要不斷追尋父母的期待或設定的目標,缺乏自己探索的機會。

有條件的愛,會使得孩子無法認同自己

在心理學家艾瑞克森的發展階段論中,「自我認同」被認為是非常重要的人生任務。自我認同是我們做出重要人生選擇的基礎,同時,我們也是靠著不同選擇的過程中,慢慢地認識自己,獲得自我認同。

在艾瑞克森認為:自我認同的形成,不是一種簡單經驗「累加」,而是「整合」。每一次的抉擇都隱含著背後的信念和價值,也就是可以定義我們的東西。

青少年時期(12-18歲)會面臨「自我角色」的混亂,心理學家Marcia將青少年探索自我的過程,根據「探索」與「承諾」兩個維度劃分成了四種不同的自我狀態

(一)完成型 (identity achieved):自我認同發展的最佳狀態

指經過一段時間的探索之後,終於形成了對某種價值觀的承諾,並積極地投入到所選擇的志業。

(二)延緩型 (identity moratorium)

正處在積極的探索階段,但尚未形成承諾。此狀態的青少年較為敏感、悲觀、情緒起伏大,雖有所追求但容易不切實際、好高騖遠而產生挫折感。

(三)早閉型 (identity foreclose)

沒有經過自己的探索,就直接形成承諾,而這些承諾往往體現的是家長的願望孩子天性想獲得父母的愛,當父母的愛是「有條件的」,孩子也會願意付出一切來達到那些條件,反而忽略關注自己的重要性,孩子因而會展現出較保守順從、缺乏主見、較為嚴肅等人格特徵。

(四)彌散型 (identity diffusion):自我認同發展的最低級狀態

未曾進行主動的探索,對未來感到迷惘、不知所措。此狀態下的青少年容易受外界環境所影響,被動接受父母的指示和屈服於社會壓力。

為什麼我們總會有理解自己的困難?

1.教育方式延遲自我認同

 台灣特殊的「升學主義」現象,使得孩子們都在一味地求學,即便參與了很多課外活動,卻仍還是以升學為目的。鮮少有專門的課程安排讓國高中生真正去思考未來發展、大學科系的可能性,以至於許多大學生填了自己不了解、甚至是不喜歡的科系。

 2.家庭教養影響自我認同

心理學家發現那些童年總是被父母忽略或拒絕的孩子,長大後也很難做出尋找自我的嘗試,可能會喜好挑戰權威或叛逆。還有與父母關係過於親密,完全依附於父母的孩子,自我認同是相當的脆弱,無法為自己做決定。

我們可能會覺得在青少年這個階段的危機解除,就代表任務達成了,可以一勞永逸了。但事實卻並非如此,很多成年人也仍然會在多年以後被「自我」這個問題所困擾。通常會發生環境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或是與原本的環境產生衝突,像是一些重要的人生轉折,如:就業轉職、結婚生子或機遇等。

關於作者與本篇文章

媽媽經編輯部

媽媽們最關心的食、衣、住、行、育、樂的大小資訊,無論妳是哪個階段的媽媽、媳婦或婆婆,都能在這裡找到妳需要的精彩內容,歡迎媽媽們一同來聊「媽媽經」。


我要回應

我要留言

推薦閱讀

{台中美食}哥寶哈妮Global Honey 來台中開店囉!超推「巨無霸咔啦刈包」份量十足超美味!現在還有限量活動免費升等造型刈包。

{台中美食}哥寶哈妮Global Honey 來台中開店囉!超推「巨無霸咔啦刈包」份量十足超美味!現在還有限量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