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年讀金庸,18年講金庸,骨灰級金庸迷馬大勇教授向大師致敬之作☆

上百場講座,逾20萬金庸迷參與,一位難求的講座精華首次出版!

沒聽過馬大勇教授講金庸,別說你懂金庸!

金庸為什麼拿不到諾貝爾文學獎?

《鹿鼎記》其實是部反武俠小說?

《笑傲江湖》最可能發生在哪個朝代?

金庸筆下連口枯井、連個雕像都有完整故事?

金庸小說的情節,全由神祕的命運之手決定?

金庸所有作品中,誰才是全宇宙最幸福的人?

金庸筆下的每個角色,都能教我們如何做人?

金庸所寫的其實是「文化入門級百科全書」?

金庸小說也有破綻?金庸創作時的趣聞軼事?

就讓屢創金庸講座「爆滿」紀錄的文學教授,告訴你答案!

知名教授馬大勇從五種視角,以幽默卻不失專業的解讀,帶我們走進金庸的江湖世界,看盡人生百態,深刻理解人性。

「人類歷史長河裡,沒有一個作家像金庸那樣,天南地北在我們的肉身上蓋下印記。」──毛尖

【各路讀者盛讚】

「每個武俠迷都應該看的一本書!」

「本書寫得很好,觀點明確,非常引人入勝,值得收藏與欣賞。」

「總結的太有道理了!」

「好書!不愧是骨灰級金庸迷寫的書!」

「江湖,夜雨,讀金庸。這個意境!這個俠氣!這個愜意!」

【精彩書摘】

最能呈現金庸的歷史情懷的作品,無疑應推我心目中的第一好小說、反武俠的形而下極致之作,那就是《鹿鼎記》。我說《鹿鼎記》是我心目中的第一好小說,這裡還有個小掌故。一九九四年,我大學畢業的第二年,準備追隨嚴迪昌先生讀蘇州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的碩士研究生。我寫信給嚴先生,向他推薦《鹿鼎記》,說《鹿鼎記》是我心目中古今中外第一好小說。因為我想武俠小說都是年輕人的玩意兒,老先生不一定喜歡這些東西。結果嚴先生回信給我,淡淡地說了一句:「金庸小說,十年前均已讀過。」我目瞪口呆,這才知道嚴先生其實是資深武俠迷,是民國時候讀著還珠樓主長大的。在武俠小說方面,嚴先生也是我的前輩和導師。

問題是,第一好小說「好」在什麼地方? 首先,《鹿鼎記》是一部反武俠小說,它和我們通常概念中的武俠小說,和金庸其他的武俠小說都不一樣。在《鹿鼎記》之前,武俠小說有一些敘事模式。比如說最常見的「成長模式」,《笑傲江湖》、《碧血劍》、《射雕英雄傳》、《神雕俠侶》、《倚天屠龍記》、《飛狐外傳》等,都是;還有「尋寶模式」,《連城訣》、《俠客行》等,都是;還有「復仇模式」,比如古龍的《絕代雙驕》、《九月鷹飛》、《邊城浪子》,《神雕俠侶》也有復仇元素;還有「懸疑模式」,比如古龍的「楚留香系列」、「陸小鳳系列」。

無論哪一種模式,武俠小說的共性就是要塑造一個大俠。這個大俠一般都是男性,渾身都散發著迷人的人格魅力,或厚道正直,或瀟灑不羈,或文武兼備,或智勇雙全,所以頭上永遠閃耀著「主角光環」,身邊不少美麗的女孩子都會不由自主地愛上他,而且最後他一定成為頂尖高手,縱然不是第一,也肯定是第一流。像楊過這樣聰明的人、郭靖那麼笨的人、段譽這樣不愛武功的人、石破天那麼沒文化的人,最後都達到了武學的最高境界。

為什麼? 這樣才能有一種「代入感」。武俠小說作為「成年人的童話」,是需要「代入」的。讀者,特別是男性讀者,如果缺少了把自己「代入」為男主角的樂趣,那就會興趣缺缺,大呼不滿。所以金庸在《鹿鼎記》的後記裡說:「很多讀者都不喜歡這部小說,出於對我的愛護,他們把責任推給了一位想像中的代筆者。」他又說:「這部小說的主人公很特殊,如果剝奪了某些讀者朋友的代入樂趣,那我很抱歉。」確實,你不太容易把自己「代入」韋小寶,一個妓院出生的小無賴、小流氓,沒有什麼武功,只有一門逃命技術,貪財,好色,好像人品也不怎麼樣,牆頭草隨風倒,怎麼看也不像一個江湖英雄,更不用說大俠了。

這說明,在這部封筆之作裡,金庸解構了武俠小說的種種套路和模式,甚至其中「武」的成分也相當稀少,不仔細找都已經看不太出來了。金庸正是以這種「反武俠」的方式把「武俠」推到了極致。從此之後,傳統意義的武俠小說已經到了頂點,無能為繼,沒有必要再寫下去了。

(本文摘自《江湖夜雨讀金庸》/高寶書版)

【作者簡介】

馬大勇

吉林省農安縣人,1972年生,文學博士。

現為吉林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出版《晚清民國詞史稿》、《二十世紀詩詞史論》等著作多部,在《文學評論》、《文學遺產》、《詞學》等期刊發表論文百餘篇。

《江湖夜雨讀金庸》/高寶書版
《江湖夜雨讀金庸》/高寶書版
#金庸 #武俠小說 #鹿鼎記 #笑傲江湖 #武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