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新大學近三年學生人數變動
世新大學近三年學生人數變動
世新大學年度收入趨勢
世新大學年度收入趨勢

熟悉科學傳播、數位內容發展方向的世新大學教授陳清河,8月1日接任世新大學校長,「數位傳播貫穿各學門、數據智能結合各專業」的現代傳播教育理念,將在世新大學扎扎實實地落地發展。

面對大學院校家數過多、國立大學占比又高,私立大學的成功營運、突出表現,唯有仰賴「學校特色」。陳清河兩度在世新求學、兩度在世新教書,熟捻世新的底氣,曾在電影產業界打拚過、也在國立大學授課過,繼擔任世新大學傳播學院院長、副校長後,接手前校長吳永乾的「理論與實務並重」教育方針,進一步將傳播貫穿各學門的辦學特色,擴大為「數位傳播」、「數據智能」。

陳清河在專訪中指出,從1956年創校起算,世新大學迄今的發展過程歷經三大階段:創業期,成熟期,改變期,近年教學和設備上聚焦調整為數位傳播全人教育,108課綱新學子是一群對媒體有憧憬的世代,2022年9月起成為大學新鮮人,正是檢視世新大學對趨勢主軸的掌握度。

「世新不怕招不到學生,怕的是學生離開學校後成為二度新鮮人」,陳清河說,現階段大學院校面臨三大挑戰,世新早在2014年就開始領悟:一、國立大學、集團私校的競爭多;二、科技環境改變技術創新、人力培育的思維;三、改變的政策法規確認數位化環境,數位傳播會貫穿到各學門,作為世新大學的校長更要堅持數位傳播的教育核心。

世新大學不論哪一個學系,都需要修習傳播課程,目的是要使學生能將傳播理論與方法應用於本科學門的知識裡,例如新聞傳播學院可選擇管理學院的經濟系、財務金融系、企管系作為輔系,人文社會學院、法律學院學生若增加學習口語傳播、社群媒體,數位多媒體設計等課程,將能把生硬高冷知識化成大眾常識,學生培養對外溝通能力,將主修學門有效地介紹給社會大眾。

陳清河指出,他在2009年回到世新新聞傳播學院時已開始推動「理論與實務並重作為教學方針」,為使學生在校期間都能有實戰經驗,校方配合各學系設立多個實習中心,提供學生實習。隨著同期間政策改變促使媒體朝向數位化發展,世新大學在董事會支持下,教學設備上不斷翻新與強化,最具代表性的2021年大規模啟用的全亞洲第一座LVS智能攝製基地,透過最新智能攝影技術提供課程與產業鏈結。

「我自己從最初的世新草創期開始,沒有中斷於產業和學界的相融」,陳清河是世新專科學校三年制畢業生,曾赴日深造電影專修,也真的跳進電影圈拍電影,把內容產業累積的經驗帶回大學殿堂,自己再帶著大學生向產業界敲門,逾40年時間除多次獲得行政績優、產學傑出等獎勵,對於傳播產業仍持續有卓越貢獻,並長期投入通訊傳播產業政策與趨勢的相關研究,對教育界及傳播界貢獻不遺餘力,深受各界肯定。

#陳清河 #世新大學 #數位 #媒體 #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