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黃金期貨走勢
紐約黃金期貨走勢

地緣政治動盪與對經濟前景不安,激勵國際金價迭創新高。不僅機構投資人與國際央行爭相搶購實體黃金,連散戶也加入這一波淘金熱潮。

全球戰事頻傳,加上各國政府債務高築,正引發包括金塊、金幣與珠寶等的實體黃金購買潮席捲全球。廣泛的黃金囤積已帶動國際金價自2022年10月以來暴漲4成,到13日盤中的每盎司2,345.53美元。

不過這波金價漲勢讓許多分析師感到困惑,因為它並不符合過去金價上漲的兩大典型特徵。以往金價如果上漲,黃金期貨、期權與ETF市場的多頭押注也會跟著增加。

另外在升息期間,其他相對安全資產、例如債券收益通常也會增加,這將使得沒有利息收入的黃金失去吸引力。然而黃金漲勢最猛期間卻是在今年2月到4月,當時聯準會暗示高利率將比預期維持更長時間。

許多人認為這波金價攀漲是由中國消費者推動。由於他們對本國經濟不穩感到擔憂,因而尋求在房產以外的實體資產。

根據中國海關數據指出,該國在3月進口194噸黃金,比2月遽增40%,為至少七年來單月流入最高紀錄。

根據MKS PAMP金屬策略師希爾斯(Nicky Shiels)給客戶的報告指出,事實上除了中國外,全球其他各地民眾也在搶買黃金。Costco出售金條的業務,迄今在美國依然熱到不行。世界黃金協會的統計也顯示,自2019年到2023年這段期間,全球對金條和金幣的需求增漲36%,這些通常都由散戶而非機構購買。

分析師認為,購買金條與金幣等的消費者,通常不會像華爾街般,特別擔憂貨幣政策的走向。他們僅希望能有一些便於囤積或攜帶的資產,以保護自己免受潛在災難的影響。

民眾搶購黃金熱潮,也更為加劇各國央行的需求升高。世界黃金協會表示,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各國央行的購金速度就快了1倍,除了進行資產配置多元化,另外包括中國央行等部分央行,也憂心將面臨國際社會對俄國央行儲備祭出制裁,因此正撤離像美國公債等以美元計價的資產。

#央行 #暴漲 #金價 #資產 #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