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元區多方釋出6月降息訊號,但在此之後的下一步仍有待觀察,歐洲央行(ECB)頗具影響力的鷹派官員17日對外表示,7月份似乎沒有降息的必要。

歐洲央行理事會成員施納貝爾(Isabel Schnabel)接受日經新聞專訪時表示,根據最新的數據和預測,6月可能是適當的降息時機,但接下來經濟前景未明,且抑制通膨的最後一哩路最為顛簸。

儘管先前有ECB官員放出7月也將降息的風聲,施納貝爾對此直言,目前數據顯示,「7月似乎沒有必要降息」。她表示,通膨風險仍偏上行,接下來應該採取謹慎的態度,觀察薪資成長變化,以免過早實施貨幣寬鬆政策,導致通膨目標被推遲,甚至使通膨再次上升。施納貝爾解釋:「我們需要看到通膨下一步的發展,尤其是更具黏性的國內通膨,才能增強我們達標信心,即通膨率最慢將在2025年下降至歐央2%的目標。」

報導稱,歐元區4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終值為年增2.4%,增幅與3月相同並符合市場預期。核心CPI年增率從3月的2.9%降至2.7%,雖略高於分析師預估的2.6%增幅,仍達到連續9個月放緩。

4月份通膨率中有高達三分之二是由服務業通膨所推動,施納貝爾對此表示,抑制通膨的最後一哩路為一種全球現象,第二輪通膨正影響世界各地的經濟。

同時,荷蘭央行總裁諾特(Klaas Knot)等其他鷹派歐央官員也在討論降息,歐洲央行搶在美國聯準會(Fed)之前首次降息的可能性似乎愈來愈高。

#歐元區 #降息 #貝爾 #通膨 #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