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麼是量化寬鬆(QE)?|天下雜誌

甚麼是量化寬鬆(QE)?

無論是讀財經新聞還是國際新聞,我們不時會聽到某個國家採用了量化寬鬆(或寬鬆貨幣)政策,希望藉此振興經濟云云,聽起來像是什麼能夠點石成金的魔法。 或許你也會聽過量化寬鬆等同「印鈔票」這種說法,但實際上這一說法又是否完全準確呢?這篇文章將會作詳細的介紹。

量化寬鬆-QE-寬鬆貨幣-貨幣政策-DailyFX 圖片來源:Pixabay
    其他

量化寬鬆甚麼是?就只是印鈔票嗎?

有人會以加印鈔票來理解量化寬鬆。其實,為市場提供充足的流動資金,減低借貸成本,令借款人受惠,最後惠及並支持整個經濟體運作,才是量化寬鬆的主要意義。而印鈔票,就只是達到這個效果的手段之一。

量化寬鬆能否達到效果,也取決於銀行有沒有能力支持這個政策。也就是說,要看看銀行有沒有充裕的流動資金借貸給借款人。如果銀行沒有足夠的資金的話,即使量化寬鬆減低了借貸成本,最終作用也不會太大。所以單單以為加印鈔票就能促進經濟的話,那就想得太簡單了。

聯儲局的下一次會議是否會暗示會重啟量化寬鬆?DailyFX將為你全方位解讀!

量化寬鬆的實際流程

量化寬鬆最終能夠達至「印鈔票」這一效果,實際上,也不是國家叫銀行開印鈔機多印幾張鈔票這麼簡單。以美國為例,它的量化寬鬆政策,其實是從中央銀行買入當地企業發行的債務開始。

當美國聯儲局從企業手上大手買入債務以後,實際上就等同把資金注入這些企業。企業收到這些資金之後,通常都會選擇把資金存入銀行,令銀行的存款增加。存款增加之後,銀行就能拿出更多錢去借給社會上不同的人士與團體,社會整體的消費力也因此得以促進。

當人們把賺到的錢再存進銀行,上述提到的「存款增加→借貸資金增加→消費力增加」的流程就能繼續循環,最終以乘數效應達至「印鈔票」的效果。

上述的解釋,雖然把量化寬鬆的實際操作流程加以簡化,但相信各位讀到這裡,也能夠明白量化寬鬆並不是單單地印鈔票這麼簡單了。

日本的量化寬鬆政策

很多人都會以為美國是量化寬鬆的發明者,但事實上,日本才是最早實行量化寬鬆政策的國家。早在2001年,日本就曾向市場注入過超過36兆的流動資產,希望挽救當時持續疲軟的日本經濟。

而到目前為止,量化寬鬆亦是日本政府沿用的經濟政策之一。例如2019年4月16日,日本中央銀行行長黑田東彥,就提及考慮採取額外的寬鬆貨幣舉措,結果造成日經指數在當日保持了升勢。除了日本之外,量化寬鬆亦被英國以及歐洲央行當作主要的金融政策之一。

相關熱門主題
你可能有興趣
廣告
#廣告企劃|愛你就是給你最好的 京華SID頂級車工鑽石
最新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