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沙冲锋枪在二战中的表现如何?

关注者
101
被浏览
205,447

36 个回答

基本上是二战最好的冲锋枪了。

很多人都先入为主地有一个印象,那就是德国货=精工制造,毛子货=傻大笨粗。所以德国枪的精度一定比毛子枪好。但是事实上,伊万的摸心拿肝步枪的精度优于汉斯的98K,伊万的波波沙的精度,也明显优于汉斯的MP-38/40。和MP-38/40比,波波沙不仅仅是单发精度更高,就连短点射精度也高不少。这主要是因为这几个因素:

首先是托卡列夫子弹的初速更高,外弹道性能比汉斯用的9MM派弹要好。波波沙的单发精度自然更高。因为射速更高,本来按道理波波沙的连发精度应该低于汉斯的MP-38/40。但是枪身较重、发射的弹头又比较轻、加上枪管散热护筒向前伸出枪口,实际上起到了制退器的作用,使得连发射击时后坐力减小,从而提高了连发精度。当然长点射精度就下来了,毕竟波波沙射速太高。但是就MP-38/40那个弹容量,也敢对着玩长点射?

另外,波波沙的价格便宜,但是这个便宜是苏联式的便宜,说得更明白一点,是建立在地大物博,可以把好材料不当数的基础上的便宜。波波沙使用高速轻弹,按道理内膛磨损大,但是苏联地大物博,直接内膛镀铬,反正在苏联,铬不值钱。好了,不是问题了。

波波沙使用实木枪托。相比MP-38/40的钢枪托,实木的使用起来更舒服,但是高档木材在德国人那里比较值钱,在苏联这里,这东西多的是。

波波沙射速高,子弹初速高,那么枪管肯定更容易过热。苏联人直接给整个枪管套上散热护套,反正在苏联,什么材料都不值钱。

结果就弄出了一种,配置比MP-38/40高,价格还比MP-38/40低的东西。但这玩意儿要是拿到德国去生产,恐怕立刻就要贵得一塌糊涂了。

关于AK在设计上受STG44影响的说法,实际上影响很小

1、STG44的设计师雨果施迈瑟确实在战后在伊热夫斯克厂工作过,但是他拒绝合作,消极怠工。当时卡拉什尼科夫研发AK时并没有得到德国设计师的多少帮助。

当年厂领导对施迈瑟的评价十分消极

2、卡拉什尼科夫受到加兰德的影响很大。

在43年-44年之前卡拉什尼科夫研发过延迟后座的冲锋枪和枪管短后座的机枪。43年-45年卡拉什尼科夫设计研发过多款卡宾枪,其中一款的枪机设计和加兰德半自动步枪很接近,卡拉什尼科夫不仅在回忆录中大赞加兰德的设计启发了他,也表示当时按照加兰德思路设计的卡宾枪也直接影响了后来的AK


波波沙在二战为苏军的作战,尤其是突击作战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但是应该注意的是,在苏俄军事体系里面,波波沙“冲锋枪”的实际使用不完全等同于现在理解的冲锋枪,其实更多的还是接近“手提机枪”,或者俄语里面“自动枪”这个概念,因此它也可以说是现代突击步枪的一个前身阶段。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波波沙的设计思路是不完美的,战后让位于PPS为代表的思路。把步枪改小发展突击步枪,和把冲锋枪做大发展突击步枪可以说是殊途同归的两个出发点。

研发背景

一战结束以后,关于发射手枪弹的自动武器的战术运用,有很多思路,除了MP18“堑壕清道夫”这种用于单兵的近战突击兵器外

还有一种常见思路就是“手提机枪”,这种冲锋枪更大更长枪管加长加厚,配有大容量弹鼓,往往还有两脚架甚至强化的手枪弹药,这种武器的作用类似小型轻机枪,用于班组内提供近距离压制火力。这类冲锋枪更重、更贵、加工更费时,在使用上有较大不同

那么波波沙之前的PPD、索米都有“手提机枪”的影子,这类枪在战前的主要问题是,在当时成本问题还不能解决,况且“手提机枪”要接替轻机枪的工作所以搞的又重又长。因此很多军队都不喜欢这种生产费时造价高、浪费子弹、效能又比不上班用机枪的玩意儿。苏联也是如此,当时苏军和其它欧洲军队一样,更看重半自动步枪的价值。

例如PPD冲锋枪在当时也是4-5公斤的水平,生产超过13个工时,成本比AVS、SVT步枪还要高(PPD34/38要900卢布、SVT38也才880卢布),弹药消耗更大,精度还不理想。

但是冬季战争改变了苏联的思路。在冬季战争中,装备索米冲锋枪的芬军凭借其强大突击火力,可以在野战,伏击战等环境中利用雪橇、滑雪板打了就跑。苏军措手不及,刚被撤装到内务部队的PPD被紧急改进投产,费德洛夫自动枪也被搬出来应急。

苏军轻敌的准备、欺上压下的指挥、混乱的后勤以及芬军神出鬼没的突袭最终拉垮了很多部队
PPD冲锋枪在苏军中应该还是有少量使用的,不是完全撤装

基于这些原因,苏军重新重视冲锋枪,经过研发,带有“手提机枪”色彩,但已经部分采取冲压件工艺,降低工时成本的波波莎问世了。

正是由于波波沙部分采用冲压件,再加上其它一些设计上的改进,其耗时降到8个工时以内,在41年少量生产,在42年初开始大量生产和列装。在41-42年这一过程中,波波沙的重点仍然是简化工艺流程,“手提机枪”的思路不适合大规模消耗战争,瞄具、材质在简化,枪管也创造性的搞出莫辛纳甘枪管截成两根波波沙枪管的思路(传言未经证实)。由于弹鼓生产较为复杂,在42年出现过生产脱节的情况,可靠性也不太好,所以又搞出35发弹匣。

战术运用

苏军的冲锋枪不仅仅是班组的近战火力,因为苏军莫辛纳干射速偏低,SVT半自动步枪存在一些问题,DP机枪的携行射击能力不足,所以整个二战时期,以波波沙、PPS为代表的的冲锋枪是苏军最主要的突击火力。苏军临时或成建制地装备冲锋枪,用于突破防线、特殊奇袭等作战,可以说是很接近突击步枪的使用思路,除了苏军自身火力手段有限的问题,波波沙本身作为自动枪是有这方面的能力的。随着战争中后期冲锋枪的普及,冲锋枪也开始替代短莫辛纳甘作为二线部队的辅助武器使用。

当时同样列装时间不太长的AVS、SVT在设计上存在一些问题,数量也不多,未能形成规模效益
DP机枪携行射击不便,当做行进火力有些勉强

相较而言美军在二战中前期冲锋枪的使用有较大不同,当时汤普森冲锋枪普遍是作为申调加强武器,在步兵排需要时向连申请。并不是作为常备武器使用。

例子:

1、苏军在维亚济马空降作战时期,部分伞兵单位以及临时充当机降部队的团例如250步兵团大面积配发波波沙用于空降突击作战时弥补火力不足的问题。

2、斯大林格勒战役时期,苏军曾经成建制为渡河增援的部队换发波波沙。大大提高了部队在渡河与逐屋战斗时的战斗力

3、苏军中一些滑雪部队会成建制使用冲锋枪。而在43年以后在摩托化与机械化部队中,一些大面积换装波波沙冲锋枪的排、连要么直属总部要么按照1比2的比例编制在更高一级的单位中。这些自动枪单位一般是用于步兵突防或者掩护坦克部队突破德军防线。

特点与缺陷

1、射速高

在当时波波沙理论射速高达900发每分,高射速有助于在近距离遭遇战中压制敌方火力。但是高射速也不利于连射、扫射等射击时的操控。冲锋枪毕竟是步兵武器,不像载具武器那样存在有较多射击机会目标的情况,二战后期出现的冲锋枪大多维持在600发每分的水平。

另一方面,高射速其实是当时冲锋枪这类自由/半自由枪机武器的通病,例如汤普森早期射速上千,索米也有900发。

这主要是因为自由枪机结构,如果要控制重量,枪机就不能太重;要保证操控性枪机行程就不能太长,而重量长度有限的枪机,射速就难以下降。所以当时冲锋枪大多保留有快慢机可能也是这个原因。

2、尺寸重量大

携带装满弹药弹鼓的波波沙重达5.2公斤。其尺寸重量放在二战还是偏大,这不利于载具携行或者在巷战等狭小空间内战斗,相较而言PPS采用折叠枪托,携行要方便不少。当然结实的结构有利于抵抗机械损伤,对肉搏也是利好。


战前冲锋枪较长的结构不利于携行

3、生产费时、成本仍然偏高

虽然波波沙相比PPD已经开始采用冲压件等多种手段降低工时与成本,但是总体结构仍然比较费时,对钢材与木材消耗较大,大约需要7.3个工时,成本为45美元(相比M1A1汤普森的70美元还是便宜不少)。

4、托卡列夫手枪弹性能不足

从毛瑟7.63手枪弹发展而来的7.62托卡列夫手枪弹存在一些缺陷,其弹头较小而初速较高,虽然利于穿透,但存在对软目标过穿,动能释放不足的问题。杀伤效果、停止作用弱与巴拉贝鲁姆手枪弹。苏联也曾在托卡列夫这里枪弹基础上研发轻机枪等武器,但实际效果不佳,最终让位给M43步枪弹

苏德战争中使用TT手枪弹的LAD轻机枪,依然是“手提机枪”近距离火力压制的思路
对比一战奥匈帝国是不是似曾相识?

大战后的冲锋枪

正是基于过去思路在实战运用中存在的问题,一批冲压结构的冲锋枪在二战中后期到冷战时期成为军中主流,苏军中就是在列宁格勒围困战中问世的PPS-42/43冲锋枪

1、精度够用就行,结构越简单越好,造价越便宜越好。

在常规交战中,冲锋枪毕竟还是中近距离连发压制射击的武器,没有必要苛求精度。而越简单的结构,越有利于大规模量产。这也是MP40冲锋枪成功的重要因素。PPS受MP40影响,大量采用冲压件,钢材消耗降到波波沙的一半,工时降低到2.5。

2、射速应该维持在可控范围内

经过大战检验证明,不只是冲锋枪,单兵连发武器的理论射速应该维持在500发每分到800发每分较为合理,有利于实施点射时的操控。而自由枪机解决这个问题也很简单,加长(并适当)加重枪机。

思路的转变

波波沙的运用证明,军用冲锋枪有利于提高班组的突击火力,但不足以替代班用机枪提供支援。造价低廉,结构简单,精度够用,尺寸和射速适中的冲锋枪更有利于批量列装给步兵以及其他兵种作为辅助武器。而全面列装基层的自动枪,则需要更合适的弹药与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