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大中醫@iM網欄】手腕上的腫瘤 「腱鞘囊腫」 - 香港經濟日報 - 即時新聞頻道 - iMoney智富 - 名人薈萃 - D210122

【浸大中醫@iM網欄】手腕上的腫瘤 「腱鞘囊腫」

名人薈萃

發布時間: 2021/01/22 10:32

分享:

分享:

鄧小姐去年初發現右手腕背上有一個如荔枝核般大小的腫瘤,因手腕未曾受傷,又不痕不癢,故沒有理會,直至最近因工作需要長期使用電腦,感到右腕關節疼痛明顯,有時甚至麻痺,腫瘤亦比以前腫脹,心中便開始焦慮不安。

其實,鄧小姐不用太擔心,因為在手腕部的軟組腫瘤中,大部分都是良性的腫瘤,惡性的腫瘤很少。鄧小姐最後就診,經醫師檢查後確診為 「腱鞘囊腫」。

「腱鞘囊腫」在手腕部的軟組腫瘤中大概就佔了50-70%,多見於青壯年,女性患者約是男性的3倍,除了在手腕背側常見之外,也會出現在腕部大拇指側及手部掌指關節、足踝部等處。

「腱鞘囊腫」怎樣形成?

我們的手腕、足踝關節處有許多的細小的肌腱,支配著手腕指、足踝趾的靈敏動作,肌腱的外層就被腱鞘包圍保護,腱鞘內含有淡黃色的黏稠液體,具有潤滑的作用,可使肌腱在腱鞘內流利的滑動。當腱鞘受損,這些潤滑液漏了出來,就可能會慢慢的累積成一個球狀囊腫,叫做「腱鞘囊腫」,中醫又稱「筋瘤」。

「腱鞘囊腫」的形成與個人體質,及平常工作或活動狀況有很大的關係。

若日常工作需手腕進行重複性動作,肌腱在腱鞘中便可能過度頻繁滑動,導致腱鞘局部受傷、及慢性勞損,最常見的情況是長期使用電腦、或經常進行手腕轉動的運動,如網球、高爾夫、桌球、保齡球等,亦會發生在裁縫、廚師等需頻繁使用手腕關節的職業上。除此之外,關節囊周圍組織退化,及外傷,亦會使腱鞘受傷出現囊腫。

中醫認為「腱鞘囊腫」的患者,體質多屬氣血虛弱、肝腎不足或氣滯血瘀,再加上手腕局部外傷或慢性勞損導致筋膜受傷,筋脈凝滯,水液積聚於骨節筋膜之間形成囊腫。

在治療方面,最常見的方法是用針頭將囊腫液體吸出,但這個方法的缺點是有一半以上機會復發,另一個方法是進行手術一併移除囊腫的根部,以減少復發機會。

中醫則利用針灸圍刺囊腫,或配合艾灸,拔針後,用手按壓,讓囊腫內液體由身體吸收,再因應體質需要,配合活血化瘀、補養氣血、疏經活絡等中藥內服調理,便可進一步鞏固療效,避免復發。

當然無論最後以什麼方法治療都好,無人會願意受皮肉之苦,最好的方法是防病於未然。

其實,通常在起病初期,小而無痛的腱鞘囊腫在局部休息一段時間後是有可能自行消退的。但在囊腫出現後,患者仍沒讓患處關節得到休息,放任不顧,腱鞘囊腫便會慢慢日漸變大變硬,便會造成腱鞘囊腫壓迫關節,令手腕關節屈伸不流暢、手握力減少等功能障礙,在這個階段才接受治療,便需要更長時間才能康復了。

另外,由於腱鞘囊腫與重複性的動作有關,我們須留意日常工作中無意間的頻繁動作,當關節出現痠痛疲累時,便要有適量的休息,糾正工作姿勢、或以其他工具輔助,減少對關節所造成的傷害。

當你突然發現手腕等關節處出現腫塊時,不用驚慌,儘早求醫處理即可快速痊癒了。
 
[以上資料只供參考,若有疑問,請諮詢註冊中醫師為宜。]

文: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臨床部項目主任  林蓓茵博士

作者_浸大中醫簡介:

簡介:浸大中醫為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臨床教學和科研基地。在為廣大市民提供優質的中醫醫療服務的同時,也會通過多種形式向公眾推廣中醫藥知識。

更多浸大中醫的文章請按此
如欲查看更多iMoney網上專欄的內容請按此
即睇iMoney全新網站【 imoneymag.com
#即Like iMoney智富雜誌 專頁【設定為 搶先看/See First】搶盡投資先機!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撰文 :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臨床部項目主任  林蓓茵博士

欄名 : 浸大中醫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