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互联网行业环境如何?

关注者
261
被浏览
63,326

11 个回答

相当于沙漠吧

由于港英时代的影响,香港社会与欧美文化紧密相关,欧美文化很容易进入到香港,包括互联网文化。

钱方联合创始人、香港人李英豪在谈论到香港网民的使用习惯时说:“新闻看雅虎,搜索用雅虎、谷歌,财经看阿斯达克,视频看YouTube,社交用Facebook,邮件用Gmail,点评用开饭,讨论去Discuss、Uwant,用Whatsapp代替短信。”

最后吐槽一下:香港的网站设计排版字体真的不是一般的丑,本地app的设计也很挫,本土互联网发展的落后可见一斑。

这个问题太有趣了,我的观点是:香港的互联网环境不行,而且会一直不行下去。

通常看互联网环境要看三个要素:资本密度、人才梯度、代表性公司/产品;

香港的资本密度是非常高的,但似乎对互联网不感冒,李家二公子错过了企鹅,大财阀的portfolio里,不管港内还是港外,都很少出现互联网资产;针对互联网产品的风投、孵化器等资源也非常稀缺;

香港的人才密度是非常高的,qs排名亚洲top15的高校恨不能占掉1/3,动手能力也非常强,在港校做本科生TA时,学生交上来的项目,同班的内地生只能占中游(这些学生都是来自各省市的尖子生啊);但是港生毕业后都流向了银行it部门、交易系统开发、维护、小网站/软件开发等互联网边缘职位,可惜了;

香港的互联网代表性公司一个都没有,除google、facebook等全球性的产品外,本土研发的产品就openrice、高登、各大银行网站、新闻网站等,很难算的上是互联网公司,更别说代表性了;

所以现状是很惨的,以后会不会慢慢变好呢?

刚才说的三个要素,最重要的是代表性的企业,有了代表性企业就能沙漠里培育出绿洲,缺人、缺钱都是短暂的;所以问题的关键是香港未来能否成长起来代表性的互联网企业;这就要看市场了,纯粹香港本土的互联网市场规模是很小的,700万人口撑不起一个具有网络效应的大型互联网产品,所以必须有一家香港创业公司,能利用产品向欧美或大陆市场扩张,并取得领域的第一,这样的团队,早就搬去美国或北京了。

香港的产业结构是非常稳固的,但就是不适合互联网,不信我们打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