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把握低空經濟機遇 政府須棄保守思維 - 20240308 - 社評 - 每日明報 - 明報新聞網

社評

社評:把握低空經濟機遇 政府須棄保守思維

【明報社評】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必須了解國家政策。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發展新質生產力,點名提到要積極打造「低空經濟」等新增長引擎,香港當然不能做旁觀者。低空經濟泛指以各種有人駕駛和無人駕駛飛行器所帶動的經濟活動,由新型空中的士到無人機全方位應用,全都包含其中,內地和不少國家都在積極推動,發展潛力無可限量。反觀香港,特區當局明顯缺乏準備,遑論超前佈局。官員基本上只是以安全規管角度考慮問題,而不是怎樣引導發展。內地發展低空經濟,大灣區將是重點區域,深圳已經遠遠走在前頭,特區當局必須改變官僚保守思維,思考如何對接和參與。

內地無人機產業領先

空中的士謀彎道超車

低空經濟針對垂直離地1000米(最多可延伸至3000米)的低空空域,以各種有人和無人駕駛飛行器,帶動各類經濟活動和服務。嚴格來說,低空經濟並不是全新概念。在美國,私人小型飛機的飛行高度,一般都是離地數千米,不會高過雲層,可歸類為低空域活動。目前全美私人小型飛機超過20萬架,主要服務於個人興趣或偏遠地區出行需求。中國在這方面只能算是初哥,不過航空科技的革新,特別是無人機產業的崛起,以及電動垂直升降「飛天車」(eVTOL)的出現,卻為內地低空經濟活動,開拓了全新發展空間和「彎道超車」的機會。

內地無人機產業處於世界領先水平,截至去年底,內地無人機運營企業合計近2萬家、無人機生產廠家達到2200家,在「無人機技術+應用場景」的深度融合中,由低空物流、農林環保、專業拍攝、餐飲外賣、創意表演,以至城市治理、應急救援等,各式各樣的應用,可謂層出不窮,在在顯示發展低空經濟的機遇正逐漸被打開。未來無人機的用途,只會更加廣泛。至於飛天車的發展,則有可能為城內和城際交通,帶來重大變革。

「飛天車」在數十年前還是科幻片橋段,但現已逐步化為現實。它的優點是可以像直升機般垂直升降,毋須傳統機場和跑道,升空後則可以像小型飛機般,在低空域高速巡航,電動環保之餘,又可設定無人駕駛,比汽車快捷,又比直升機便宜,適合用來發展「空中的士」 行業。目前美英日本等國都在致力研發「飛天車」,以及部署所需軟硬件配套。中國在這方面也走得很快很前,毗鄰香港的深圳更屬表表者。

去年12月,深圳出台《低空經濟產業促進條例》及相關政策文件,方向之一是推動飛天車產業發展,包括支持核心零部件研發、適航證件審批、商業航線開通營運,以及建設新型基礎設施等。上月底,深圳「盛世龍」飛天車完成跨城首飛,由深圳蛇口郵輪母港抵達珠海九洲港,只需20分鐘,遠比2.5至3小時地面車程為短,這也是全球首條跨海跨城飛天車航線的首次公開飛行演示,公司方面估計,日後規模化運營後,單程收費約為每人200至300元人民幣,談不上很便宜,但也說不上很貴,此外,這些空中的士在旅遊觀光等方面也可派上用場。

當然,飛天車、空中的士要邁向市場化,還有很多問題要克服,例如空域管理、安全信心等。香港科技大學校董會主席、美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沈向洋表示,發展低空經濟,務須釋除人們對安全和噪音等問題的疑慮。他認為,民航安全性一直高於汽車;與傳統飛機相比,無人駕駛電動飛天車,其實更容易達到商用客機的安全標準,噪音控制表現亦佳,假以時日可望成為規模龐大的產業,發展速度甚至有可能快過無人駕駛汽車。投行大摩的報告也估計,全球「飛天車」市場在2040年可達到1萬億美元的規模。

特區須訂通盤策略

引導發展對接內地

發展低空經濟,除了匯聚人才、創新技術,更須強化政策法規、擴大空域開放,提升空域管理水平,這樣才能促進更多低空飛行應用場景的出現。去年中央先後推出多份政策文件,一邊規範低空航空器飛行安全管理,一邊為相關產業發展拆牆鬆綁。反觀香港,特區當局顯然缺乏這方面的準備。運輸局長上月書面答覆立法會議員有關低空經濟提問,充分暴露了問題所在。

運輸局長表示,答覆是諮詢了商經局、文體局、發展局、環境局、創科局、保安局及民航處等政策局及部門後,綜合作出。有關說法本身已反映,特區政府對於發展低空經濟,既無通盤策略,也缺乏統籌,不同部門各自為政。局長強調,小型無人機在港應用範疇愈益廣泛,惟談到物流業、旅遊業等方面的應用時,當局的說法卻離不開「密切留意」,看不到有何引導發展的大計。局長提到《小型無人機令》,首先強調的是「以風險為本模式」規管小型無人機操作。

發展新質生產力,需要「因地制宜」。香港市區人煙稠密,高樓林立,飛行器低空作業,不排除部分市民擔心安全和私隱問題,政府當然要做好規管,釋除疑慮;與此同時,當局也要放遠目光,超前佈局。科技發展一日千里,坐看別人發展,等到龐大產業形成,才去思考如何迎上潮流大勢,結果永遠只能追落後。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不能空口講白話。大灣區勢將成為內地低空經濟的要塞,香港不能只作壁上觀。特區政府需要從頂層設計入手,制訂低空經濟發展策略,更要積極跟內地方面接觸,思考如何對接。當局可以考慮將北部都會區作為試點,為低空飛行器作業拆牆鬆綁,包括日後為內地空中的士提供落腳點。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