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洛廷「用双手掰开核弹」的故事是否真实?

关键问题是此人此事是否真的存在…要真是有这样的人…为什么作为一个外国人,在百度百科上都没有全名…关于事件的描述,用我有限的物理知识都bug满满… 引用…
关注者
421
被浏览
809,472

13 个回答

主人公的名字叫

Louis Slotin

,路易斯·亚历山大·斯洛廷,当时分开的不是铀,而是钚和反射层。

按照中文wik词条i的说法,斯洛廷在事发后迅速作出反应,成功防止同事死亡,故被美国政府誉为英雄。然而,一部分物理学家认为该事故是可以避免的。该事故及其余波已在文学作品中被戏剧化。(如果不分开钚球,不会发生核爆炸,但是链式反应会继续直到钚球熔化解体,另外7个当时在场的人很可能一块完蛋)

在核临界事故当中,类似的事故(易裂变金属单体系统临界实验中的临界事故)造成人员死亡的次数实际上不多,在后处理的工艺溶液中临界事故的次数和死亡人数要多很多。

前两次事故都是那个著名恶魔核心惹的祸,两起事故非常类似。“恶魔核心”是一个钚芯球,由两个镀有0.0127cm厚镍的δ相钚半球组成,总质量6.2kg,密度15.7g/cm3。这个钚球后来在46年7月1日的核试验当中炸掉了,但是在核爆炸之前就搞死两个人了。

第一次事故受害者是科学家

Harry K. Daghlian, Jr

,当时他把4.4kg的碳化钨反射层砌在钚球周围,但碳化钨砌块只放了一半。当时只有一人操作,当哈利将最后一块碳化钨移过装置的上方使反射层总质量达236kg,此时他从附近的中子计数器上看到,加上这块碳化钨装置就会超临界。然而,当他撤回手时,碳化钨块从手中滑脱并落在装置的中央,从而明显增加了反射作用,使实验系统达到超瞬发临界状态。一次核闪变事件就这样发生了。他迅速推掉那最后一块碳化钨并将实验装置解散。估计他从10^16次裂变产额中受到5.1Sv(510rem)剂量。28天后他与世长辞。 大楼的一个警卫人员(并不参与实验)也受到约0.5Sv(50rem)的辐射剂量。钚芯的镍镀层却没有受到破坏。

第二次事故就是故事的主人公,路易斯·斯洛廷, 当时他正在向几个工作人员演示建立金属临界装置的技术。该系统仍由同一个带反射层的钚金属球组成,而本次实验是用铍作反射层。演示中,上部最后一个铍半球壳正缓慢下降就位;此半球壳一端正与下部铍半球壳接触,而相对180°的另一端正停在改锥尖上。进行演示的实验人员正用左手大拇指插入球壳极点的开口处,握住上部半球壳,这个时候他手滑了,两个铍半球合上了。

这次核闪变的产额为3×10^15次裂变;钚球镀镍层仍没有受到破坏。实验室内有8人,分别受到21,3.6,2.5,1.6,1.1,0.65,0.47和0.37Sv(2100,360,250,160,110,65,47和37rem)的剂量。路易斯在9天后死亡。

第一次核事故反射层的示意图

第二次事故前

wiki上8个人的位置

这个事是真实的,但是因为常年被用于写作素材,所以细节被戏剧化。但与牛顿和苹果的故事不同,牛顿和苹果的故事原本可以说是 【不存在】 的,而斯罗廷的故事是 【真实】 的,细节会被修饰是因为这些实验的原理、事故的操作细节等对于不同知识水平的读者而言可能是难以理解的,写作者需要的只是 【斯罗廷牺牲自我】 的故事,这些细节是 【多余的细节】 会影响故事的阅读所以被修改了。

按照查到的资料,实验用的核裂变原料是钚而不是铀,这个修改可以理解,因为对于大众而言提到核裂变、原子弹想到的都是铀,很多人并不知道钚,它和铀在核裂变链式反应里其实基本上是一个地位的,当年的“胖子”就是钚原子弹,而“小男孩”是铀原子弹。

实验用到的不是两个钚半球,而是一个钚半球和一个铍半球,要理解这个就需要更多的核裂变反应的知识了——简单地说,核裂变链式反应的关键是中子,核裂变放出中子,中子撞击还没有反应的核,促使它们发生裂变,进而发生持续的链式反应;而铍的作用是反射中子,并且还会放出更多的中子,所以把它放在钚上可以把往外面发射的中子反射回去并进一步推动链式反应,原本钚的量还不够临界的,放上铍可能就够了。但是如果把这个原版写出来会怎么样?读者【铍是什么玩意儿?】【从来没有听说过】【又不是放射性材料,为啥跟钚放一起会引发核裂变?】

诸如此类,还有原本他不去掰开的话就是在场所有人玩完而不是发生爆炸等等,这个故事的细节修饰主要是为了方便一般的读者理解。

另外,事故的起因也不完全是意外,我认为一部分得归因于(注意是一部分)早期的实验环境差,实验规范性、安全性比较低。但你说向人们尤其是孩子们歌颂英雄的时候能说这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