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 寸 iPad Pro 的使用体验如何?

关注者
4,687
被浏览
2,310,366

163 个回答

之前写过12.9寸的一代iPad pro(在答案底部),今次来更新一下10.5寸的新iPad pro (2017 Mid)(本文在专栏下有先发过,也欢迎关注Voicer)


iPad Pro 传说中的“最强移动端”?第一批10.5寸用户的体验报告|Opinion

这次亲历WWDC 2017发布会,除了看到第一手的发布内容,也在媒体hands on区体验了一下最新10.5寸的iPad Pro。远远低于预期的重量和全新的屏幕都是实实在在能够看到的外在表现,那么从真正的使用需求层面来看,是不是应该去更新手中的上一代12.9寸iPad Pro呢?

* 在12.9寸的iPad Pro推出时,我们曾经写过一篇“Opinion|iPad Pro 不 Pro?一位设计工作者的不客观体验报告”,不如先简单回顾一下,点击蓝色链接跳转回顾。


▲ 已经回国好几天,仍然很怀念WWDC 2017发布会的点点滴滴


在我看来,如果只是在媒体区体验一下就着手写这份报告难免有些仓促且缺乏诚意,所以赶在第一批入手了10.5寸的版本,将自己的一些实际体验作为样本供大家参考。

和以往一样,在「Opinion」栏目中,我们不谈数据,只谈主观体验,以及那些工具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 对硬件已经有所了解的同学,可以直接进入「Part B 使用体验」的部分。


▲ 10.5寸iPad Pro基本参数|长:250.6mm x 宽:174.1mm x 高:6.1mm,WLAN版:469g


Part A 硬 件 概 览

毫无疑问,Apple的“Pro”系列更多是面向专业用户的,这次更新的iPad Pro就拥有强大的图形处理能力,显著提升的户外显示效果和更好的携带性,这些特性让全新的iPad Pro甚至给人一种它可以在某些应用场景下替代笔记本的印象。

设计方面,基本沿用了上一代的,简单、精致、存在感不强。更像是上一代等比缩小的版本,在颜色上则是提供了四种选择(12.9寸为三种,缺少玫瑰金)。


▲ iPad家族合影


特别标注一下,12.9寸和10.5寸的iPad Pro都被更新了,只是舆论的关注点都在10.5寸这款上。在发布会上跟工程师询问过,12.9和10.5的两款iPad虽然尺寸有差距,但是续航时间是完全一样的。



接下来,看看iPad Pro的硬件数据和名词解释:

01 机身

新的尺寸:10.5寸,官方标重 469g。什么概念呢,相当于一罐可乐,或者两个半iPhone 7plus。这次就算平躺着也不会砸脸~

A10X Fusion芯片:既然是最新的芯片,一定会在效率上超越上代,然而艺术生不懂理科生的数字世界

iPhone 7的摄像头系统:虽然拿着iPad拍照是个很难让人接受的事情,但是配合Note的新功能(后面详述),你就知道它有多好了。外观方面,和iPhone 7系列一样的摄像头也会外凸,如果直接放在桌子上是能够感受到的。


▲ iPhone7的摄像头系统,也和iPhone 7一样……凸起了�


无线速度提升:貌似这是个不太直观的变化,不过用两台iPad同时加载Voicer主页的时候,新的10.5寸显然更快,被生生地打脸了,对于急性子来说快一秒就是快!


▲ 上图为于Smart keyboard接驳的金属点,下图为iPad Pro的底部结构


02 屏幕

工程师说,这是目前业界最强的显示屏。

屏显的可视面积增加:得益于最新的工程设计,现在屏幕的比例扩大了20%。正面的比例变得更加紧凑了,但是上下两边留给手握的空间却不会让人感到紧张。

600尼特的亮度:这是目前市场上最亮的一块,对于数据和单位都没有很直观的概念,但是调到最亮的话,需要带墨镜了……


▲ 新款10.5寸iPad Pro的颜色显示效果


屏幕反射率为1.8%:依然没有很直观的概念,所以在阳光下测试了一下,只要不是加州阳光直射屏幕的话几乎没问题,对于户外使用来说是相当友好了。

P3色域:这更多是针对专业级用户的,用过iPhone 7或者4K iMac的同学应该深有体会,但如果你的相机没有这项设置,或者你传照片给的人没有P3色域的显示器,那也就体验不到了。

True Tone:自上一代(9.7寸iPad Pro)开始使用的技术,通过4个内置的感应器来感知周围的光线环境,从而调整画面的色温。在阅读、写作或者工作的时候,对眼睛更友善。


▲ iPad Pro可以放在新的皮质保护套上开始工作,除了防滑也可以掩盖摄像头外凸的问题



03 120HZ的刷新率

120HZ的视觉体验:这个就如同普通电影和首部120帧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区别,特别是在滑动的时候,盯着字看也不会觉得晃眼。



会自动调节刷新率:如果所有时间都维持在120HZ刷新率的话,电池的负荷会很大,所以它也和屏幕亮度一样,由芯片自动调节刷新率的高低,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强行升级了你的Apple Pencil:因为Apple Pencil的体验是基于屏幕刷新率的,所以现在性能也跟着翻倍咯,同时压感也被升级了,这就是为什么说刷新率这事不能单算在屏幕头上 。



04 附 件

4.1 高颜值保护套



Smart Keyboard:与之前几代一样,键盘可以通过于机身3个金属点与iPad Pro连接,靠近后会自动吸附。质感方面,面向屏幕的是和Smart Cover相同的绒面材质,键盘和外层是防水耐脏的纤维材质。



要用iPad Pro工作的话,它是必选项,但颜色却依然没有选择,这方面有些让人失望,如果能够配置Smart Cover的多彩选择的话,相信会更满足个性化的需求。


▲ 微距镜头下的键盘质感和接驳口


皮革保护套:第一印象就非常好的一款保护套,非常漂亮,也终于有了笔槽,再也不用为无处安放的Apple Pencil担心了……


▲ 加上皮质保护套后的10.5寸与12.9寸的iPad Pro对比

▲ 笔槽特写

▲ 细节做工非常让人满意


整个皮质保护套的做工很好,切口、缝线、收边这些细节都对得起这样的价格。


▲ 12.9寸和10.5寸保护套的正反面对比


4.2 SD转lighting转换器

不知道什么时候Apple才会把lighting口和USB-C口统一起来,每次配件为了接口买双份,钱包还是很冤枉的……

话说回来,这款接驳口对于有相机拍照和修图习惯的人来说是必备的,如果有Adobe Creative Cloud的账户的话,用Lightroom的App可以直接编辑RAW格式的图片。




4.3 充电器

是个尺寸上的小更新,满足了Apple工程师自己的强迫症吧。现在它和其他相同款式的充电器都一样大了 (上一代12.9寸iPad Pro的充电器要大一圈的)。另外线缆的部分也变得跟常规款粗细一样了。(没有开箱过新的12.9寸,所以不确定是不是都改细了)




Part B 使用体验

先介绍完了硬件的部分,还是按照上一次的流程,从我的需求开始说起。简单说说我的工作,作为在线杂志Voicer和设计工作室WASH.Co的联合创办人,曾经供职于frog design和Wieden + Kenndy。做创意、设计、插画和一些字体方面的艺术合作是我平时的主要工作内容,工作环境是OSX + iOS,这些都没变 :)

但是在12.9寸iPad Pro的体验报告里写道的——“每天在工作室要呆10个小时以上”的这点变了,随着越来越多不同的项目和工作职责的变化,我的出差时间和碎片时间也变多了,工作场景时常在切换。轻量化,能胜任工作的移动端环境渐渐变成了重要的一部分。

面对新的工作环境的需求,就想试试看离开Mac系统,利用iPad Pro来完成一次我的出差工作,并提供给大家一份参考报告。



以这次出差的移动工作需求为例:

- 主要工作:做选题,查找资料;

- 次要工作:拍照和构思Mixtape的下一张封面;

- 工作环境:机场,飞机上(有Wi-Fi),酒店。


▲ 在狭小环境下,iPad更有优势


▲ iPad Pro的镜头(左)与iPhone 7Plus的摄像头外观对比(右)


拿到机器的第一时间我就升级了iOS 11(此处有风险,升级要谨慎⚠️),升级的原因是目前设想的移动工作环境需要有iOS 11的新功能支持。



一切准备就绪,开工啦!


01 整理Dock

要能够快速的展开工作这一步很重要。左边可以堆放13个App(也可以堆放App文件夹,所以理论上Dock可以容纳下你所有的App……),右边则会有3个位置留作Siri根据你使用习惯来预测的你将要使用的App,看到了这个画面,森森感到iOS和OSX的次元壁即将被打破。


▲ 容量超大的Dock


02 查找资料和整理

Split View可以让iPad Pro变成双屏(同时打开两个App),利用这一点可以很快的开始搜做资料,左边是网页,将需要的图片直接拖拽至右边的Files中。

这次的Split View获得了非常重要的更新,终于可以在两屏之间互拖文件了!而且不只是文件,图片、网页链接甚至文字也可以拖拽!甚至说如果不嫌挤的话,两个人可以同时在iPad Pro上做自己的事情



另外利用Notes中新的扫描功能(官方说用来签名画押的那个功能)可以拍下杂志并拉直,再用画笔做标注,已备之后查阅资料用。另外Note中可以搜索手写体英文这件事情非,常,厉,害!将来会有对中文的适配,不知能认出多少字呢。


▲ 用iPad Pro摄像头轻松扫描


▲ 添加各种标记、备注非常方便


相比较于用MacBook工作,iPad对于同屏App数量的限制有助于我更专注的完成工作,不会看着看着就“跑偏”了,对于画面的排列整理也更方便。

Files据说会支持大部分网络存储软件,比如Dropbox,iCloud,Box等等。在Files中可以拖拽文件,新建文件夹并整理归档,也可以加上Tag方便之后的搜索,这项升级是iOS 11 for iPad Pro中最让我兴奋的,因为从此开始,iPad Pro的功能就不再只局限于记录灵感和画插画了,它终于有了自己的文件管理系统。


03 考虑画面排版



利用左边的屏幕堆放素材,右侧就直接打开自己习惯的软件(Procreate也好Note也好)作为画板开始搭建文章结构啦。如果需要制作特殊的画面元素,也有大量的软件来支持操作。(目前依然没有矢量文件,不然就可以做Mixtape封面了)



另外以上这部分的内容编辑也完全由iPad Pro独立完成(如果能直接编辑微信的话,可能就直接发了 )


新的假设:最强大的移动端工作环境

正式工作完成了之后,想要尝试找找新一张Mixtape封面的想法,同时我还想到一个有趣的打开方式——说是最强的移动端,那么就要试着好好利用手上所有的设备和它们的功能:

利用iPhone + iPad Pro + AirDrop / Handoff协同工作。

举起个栗子 :



我如何在飞机上制作一张Mixtape封面?

1. 制作灵感板:利用iPhone / iPad Pro连接耳机在后台放新mixtape的音乐,这时候可以利用SplitView开始一边寻找灵感,一边做些草图,并最终制作一个简单的灵感板;

2. 将手机变成第三屏:然后利用AirDrop / Handoff功能(后者需要连接网络)将内容传输到手机,将这样iPhone就可以作为第三屏幕辅助(大部分设计师都不会满足于一个屏幕解决问题的吧 )。



3. 在iPad上绘制草图:解放了屏幕那就可以自由的在iPad上做进一步的制作草图,当然需要话依然可以随时拉开一小条空间给网页,随时做一些搜索需要。

同样,做文字编辑的时候也可以使用这样的组合。




Part C 结论

“最强的移动端”的轻便和处理任务速度的提升,会让工作轻松和高效,即使不带着Macbook Pro也不会感到紧张。

就目前来说,它也许就是传说中属于创意工作者的“最强的移动端”,除了本身硬件的强悍性能以外,搭载了iOS 11的iPad Pro绝对有机会成为移动端的主力输出,再加上好好配合身边其他的Apple设备,就会产生1+1大于2的效果了。



随着越来越多的App开始面向专业领域,现在通过一个Lighting口读卡器,在iPad Pro上也可以编辑Raw格式的照片,这点确实让人很惊喜。不只是照片,有很多工作在路上就可以这样轻松的解决了,让碎片时间也变得有价值。

当然,拿到新一代iPad Pro时间还很短,需要更多的体验去印证自己的想法,明天又要飞了,顿时感觉背包亲了不少。

……

等等,还没完!There is one last thing……

……

不是新手tips,是吐槽点。

- 出了两个保护套!都那么贵!你让天称座怎么选!(狮子座旁观心态)

- 还是吐槽保护套,一个皮质能放笔了,另一个键盘的呢……?越来越像一个是Art一个是Copy的套路。

- 尝鲜iOS 11到现在的使用感受,可以用兴奋得步履薄冰来形容……

- 用iMac排版公众号的时候我摸了屏幕……很多次,能不能摸?真的越来越混淆不清了。

撰文、摄影:More Tong

>>> 文章未经允许 不得转载





朴素分割线以下是老款12.9寸的评测



--------------------------------------------------------------------------------


也是最近入手了iPad pro,然后刚好写了评测就在这里也分享一下。


首先说说我的工作,作为Voicer(Voicer.me)的创办人之一,曾经供职于frog和Wieden + Kenndy。做创意、设计、插画和一些字体方面的艺术合作是我平时的主要工作内容,工作环境都是OSX + iOS。

➊ iPad Pro 128G WIFI 版


我每天会在工作室呆10个小时以上,使用一台27寸的iMac作为主要的输出工具,性能和屏幕都足够胜任目前的工作需求。此外在家或者外出都不会超过3、4个小时。但是由于工作用的那台iMac完全没有移动性可言,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在寻找一台能够填补这个空隙的工具



01

我这样去定义自己的需求

➊ iPad Pro 基本参数-长:305.7mm x 宽:220.6mm x 高:6.9mm,Wifi版:713g


在我每天离开工作室的时间里(不算睡觉的时间是3-4个小时),我需要的是能够满足我绘画、记录灵感、提案沟通,以及便携的工具。而不是一个功能和iMac重叠,只是尺寸不同的设备,比如MacBook Pro。


因为昂贵的价格和网上褒贬不一的评价,我也是观望了一阵之后才入手。有人说它参数不如Surface强大( ˘・з・)….有人说用它工作可以替代电脑(☉д⊙)…但是我们也都知道在科技产品中没有一台设备是完美的,或者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需要,所以我会跟大家分享一些数据以外的,主观的个人体验,看看它是不是可以满足我的上述需求。额外的,如果你也在寻找这样一件工具,那可以参考一下身在创意行业的我的经验。



02

来看看它和它的伙伴们的颜值怎么样


a. iPad Pro(RMB 6,888)

Pro给人的第一印象永远是超巨大的屏幕尺寸,初次拿起它的时候却发现它并没有看上去那么重,当然了,如果你想平躺在床上使用的话,建议还是不要了,砸到脸应该会很疼。但要是你想带个轻便的单肩包就出门晒晒太阳喝喝咖啡的话,那是完全没问题的,它的尺寸和一本常规杂志差不多,重量也是相差无几。

➊ iPad Pro 顶部摄像头

➋ iPad Pro 键盘接驳口

➌ iPad Pro 充电线(左)与普通充电线对比

➍ 底部特写


设计方面,一如既往的,有些人也许会觉得很平淡,但是也有些人,比如我,希望在品质感达到的基础上,请你设计的越简单越好。相较前几代iPad,它的不同之处在于:巨大的屏幕,四条边都有扬声器以及在音量键的对面多了三个金属点,这是用于连接键盘的。


Pro所配的线缆很粗且很长,充电器为12w ,适合长期固定在插座上(iMac的usb电流不够,不能达到充电器的瓦数),另外lighting口设备的线和充电器都可以充电,但是电压不够的话,充电时间会长很多。



b. Apple Pencil(RMB 728)

我个人喜欢这个名字——Pencil,它不同于pen,是一个很设计师或者画画人倾向的词,以前当我有什么想法的时候,我第一个反应就是寻找桌面上的那只铅笔,当然现在又多了一个选择。另外如果拿影拓的笔来做对比,Pencil手感方面笔身略光滑,长期握感不如影拓,重量方面略重于影拓和普通圆珠笔。

➊ Apple Pencil

➋ Apple Pencil 笔尖特写,随笔带有一枚笔尖替换装

➌ Apple Pencil 尾端充电口特写,笔帽有吸力,可以牢固吸附在笔的末端

设计方面,设计语言和品质感依旧,充电口在后端,笔头有包裹橡胶的处理,充电15秒就可以提供30分钟的使用时间,这15秒可以用来整理一下思路


对于包装内附赠的lighting线转接口,目前我没有能够发现实际的应用场景。电源耗尽没有提示,这点会略不方便。


额外想说的是,现今的UI设计和用户体验趋势都是基于我们的手指和多点触控的,也许你会觉得我们不应该再去有额外的硬件加入到整体的操作流程中去。但是,Pencil还是来了,想必指尖面积和长期的用笔习惯,都会让你对用笔操作这件事情更有信心,精准度也更高,特别我平常又很喜欢没事画点东西(尽管Pencil被单独的当作外设来销售,但显然它是从一开始就是被设计到这个体系中的)。





c. Smart Keyboard(RMB 1,288)

这个键盘可以通过之前我们提到的3个金属点与iPad Pro连接,靠近后会自动吸附。质感方面,面向屏幕的是和Smart Cover相同的绒面材质,键盘和外层是防水耐脏的纤维材质。因为没有内置电池,所以重量跟普通Cover差不多


➊/➋ Smart Keyboard 站立状态


设计方面,颜色没有太多的选择,目前只有深灰色。键盘键程不长,但是反馈清晰,键盘中间会有微微的凹陷让我想到了之前最爱的MacBook Pro 896的波浪形键盘。

键盘底部的绒面在盖起来时是面对屏幕的,所以常常会把桌面上的灰尘带到屏幕上。用于屏幕保护是完全没问题的,不过iPad背后部分没有保护,所以慢慢地也会留下使用痕迹。


➊ Smart Keyboard

➋ Smart Keyboard 与 iPad 接驳处

➌ Smart Keyboard 键盘



03

对于我需要的——在离开iMac的时候,绘画、灵感记录、提案和便携的诉求,iPad Pro能够满足多少呢?

➊ Pro Create 可以模拟大部分的绘画效果和分层排版


a. 绘画

大部分时间我会打开Pro Create(RMB 60)来画画,软件本身非常有名也非常出色,可以模拟大部分的绘画效果和分层排版。第一次把Pencil放在屏幕上的时候会让你有种放心的感觉,延迟几乎感觉不到,笔触会根据笔尖的角度,模拟出相应效果,额外的sensor会帮助iPad分辨出触到屏幕的是你的手还是Pencil,加之如此巨大的屏幕,终于可以像在纸上画画那样放松的把手放在iPad的屏幕上了,当然如果Pencil的握感能够更好一些,我也许真的会忘记是在用一支触控笔。


➊/➋ Pro Create 可以输出带图层的PSD文件,衔接电脑继续工作很方便


那么说到这里,Pro是不是真的可以替代纸笔呢?

在我看来工具最基本的作用就是帮助我们快速准确的表达出脑子里的想法,所以我不会刻意的去用Pro替代纸笔,我的桌上一直都会有绘画本,但是出门的时候就可以轻松的只带走Pro了。另外,Pro Create可以输出带图层的PSD文件,所以衔接电脑继续工作就会变的很方便



b. 灵感记录

Note在Mac生态系统内因为handsoff的功能,可以非常方便的衔接工作。新升级之后更完善了,新增涂涂画画的功能,所以即便是开会的时候也可以很方便的与他人沟通或者记录内容。Evenote在以上功能以外,能更好的与他人共同合作,文件整理系统很好用,同步速度也非常快。


➊ Split View 为原本单一的使用环境下增加了更多的可能性


Split View是另一个很好用的功能,在原本单一的使用环境下增加了更多的可能性。比如我在写这篇review时候就会开两个Note(Evenote和Note),一个用来堆放收集的资料和写提纲,另一个用来整理正文;再比如,看网页的时候我也会留一小部分给Note,记录一下看到的有趣内容,而换成以前的iPad,我只能用截屏来实现这个需求。不过你还是不能同时打开两个相同的app,所以我就得开两个不同的Note来写这篇文章。



c. 提案

提案方面,有了原生的Keynote加上如此大的屏幕,其实使用方面和笔记本没有太大的区别,配合键盘之后,屏幕空间不会被虚拟键盘占用,输入效率也更好。


➊ iPad Pro 类似于杂志的体积和重量很方便携带


d. 便携性

我每天会骑自行车(公路车不是公主车)上下班,偶尔也会出去见见朋友交流一些想法,所以iPad Pro类似于杂志的体积和重量很方便携带,10个小时的续航能力也能让我很放心的出门。



04

最后,来说说希望改进的部分


▸ iCloud整体来说还是有待提高,可靠性和速度都不理想,不能够完全的委以信赖;

▸ 不能够根据项目来整理文件,所以需要记得把文件和相对应的App同步;

▸ 使用Split View时,只能通过复制来在两屏中传递图片文字,如果能够实现拖拽的话会更有效率;

▸ Pencil很容易滚落,而且没有合理的收纳方式,常常会忘记带……电源耗尽没有提示,这点会略不方便。



05

总结



看到有些测试说用iPad Pro来替代电脑一周,我不是很认同。虽然说这一代的iPad Pro远比它看上去更复杂和强大,但是再强大它依然是iPad。工具之间需要有清晰的分工来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而不是非要让谁去替代谁。如果你像我一样每天有2、3个小时会离开你的主力电脑,或者说使用需求比较接近我的样子,在工作之余并没有那么多文件要处理,又喜欢涂涂写写记录一下灵感的话,那我会乐意给你推荐这个工具。反之如果你希望用它作为主要工作的设备,或者处理很多不同的类型的工作并且来回切换,那么还是一台笔记本更加合适你。


除此之外,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可以提供给我一个短暂“逃离”的时间。我们并不是每时每刻都要去工作或者去收集资料,关注周遭发生的一切的事情。也许是坐在地铁里的10分钟,在餐厅等着上菜的时候,睡觉前在床边不想看书的时候……不用准备一堆画具、材料,就可以随便画点什么,让自己逃离一下社交网络,回到一个简简单单的状态。


……

等等,还没完!

……


新手tips,在你刚开始使用的时候也许会不适应的吐槽点:

▸ ESC强迫症发作!用Smart Keyboard进行文字输入的时候,有个叫预输入框的家伙,很烦!(当你想修改中间某一处而将光标移动过去修改完之后,那个特别烦人的预输入框会阻止你用键盘回到的地方)总之,你必须不断的用手去点屏幕,因为键盘没有ESC!

▸ 看视频的时候... 按了空格,没停……再按,还是没停。

▸ 按command+space切换输入法的时候,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 有洁癖的孩子需要随身携带大号的擦镜布……

▸ 架着键盘看网页的时候,下意识的在键盘下的桌面上摸啊摸……ちょっと待って!哪里不对……

▸ 然后当我写完这篇评测的时候就下意识的把屏幕向下合上了…… ooops……还好没砸坏……



-------------朴实线------------


鉴于大家还蛮喜欢这些照片的,补几张今日在外游荡的图

照片是直接用wifi相机传到ipad pro(2m的图),然后用vsco修过,不得不再次吐槽,知乎你客户端连横屏都不可以!我只能横脖子!修正:知乎可以横屏了!所以大家要多吐槽,是有效果的!

撰 文 / 摄 影 ✎ More


未 经 允 许 请 勿 转 载

11.21更新:

我买到了Apple Pencil,也买到了Apple Smart Keyboard。很幸运,正好要出门,溜达到了一个Apple Store,正好他们刚来了一批Apple Pencil,就买了两只。有在美国的朋友非常想要Apple Pencil的,可以私信我买我的。

使用体验非常非常好。准确,手腕识别,总之手写笔该有的东西全都有。拿到手里能感觉到明显的重量感,就类似一根精致的笔。随笔赠送了一个笔头,和一个充电插头,可以用来转换用普通lightning线充电。

当然笔再好,也改变不了我的使用场景。我还是用它给文件作标记,阅读pdf,在iPad Pro上做题。单位了测验多方面的使用体验,我使用苹果自己的Note应用画了一幅画。

我不轻易画画,正好媳妇在床上上网,于是我来了一幅近乎一比一复刻的场景画。Apple Pencil的笔触非常细腻,对极其细小的tilt(这个我真不知道咋说中文)也有很好的反应。用力画,颜色会重。



---------------------------------------------------------------------------------------------------------------

11.17更新:

先说一下,Apple Pencil是真买不到啊。曼哈顿全部的Apple Store都没货。结果我还真需要用笔。于是先买了一根adonit设计的叫做JOT Touch的。这个公司的产品线包括了很多酷炫的iPad触屏笔,touch是产线里最高端的了,卖99$,所以我先用用这个,等到Apple Pencil来了再比较一下决定留下那一个。

用了一段时间了,来总结一下我相对应的几个使用场景下的使用效果。

看幻灯片,记笔记,和12寸New Macbook没差别,习惯了用笔记本有的时候下意识去摸触摸板。不过习惯了就去摸屏幕了。

看视频。比笔记本的效果要好。

看文件文档,效果拔群。能直接在上面写写画画的感觉是很棒的。我考SAT的时候用以前的iPad做过题,但是屏幕显得有点小,必须放大一部题才能看清。先在做LSAT的题,在iPad Pro上,不用再单独放大一部分了。yeah。

打游戏。下了几个专门为iPad Pro优化的游戏,感觉不错。

浏览网页,新闻。非常过瘾。大带来的好处就是信息量大,文字不那么拘束。

---------------------------------------------------------------------------------------------------------------

11.11原回答

中午送媳妇去上学,自己去Meatpacking的Apple Store拿了iPad Pro。128G Space Grey。

买之前我卖了刚买了七个月的New Macbook,在eBay上,因为保护的很好,卖了1100。买的时候算上教育优惠花了1250。我是打算拿iPad Pro当作daily driver的。记笔记,写paper,做ppt,做excel,浏览网页,阅读。我本来就是这么用Macbook的,也就打算这么用iPad Pro了。买之前的想法是要是这样不爽,就把iPad退了搞个便宜的chromebook。

iPad Pro是今天凌晨三点多开始发售的。真的是发售,不是预定。今天买今天就可以去拿。这次发售没有Apple Store的关闭再打开,直接就突然一刷新,就可以买了。就直接定了去店里拿。值得一提的是Apple Pencil和Smart Keyboard并不能今天就去拿货,有货的店非常少。其实想想道理是这样的,苹果是想周五再发售的,所以正常的铺货是放到周五的。但是周三就放开了,可能是因为确实是备货非常足,肯周三就预定的肯定想提前拿到,所以苹果果断提前放出了iPad Pro。

店里人不多,大概就是雨天纽约正常的人流量。曼哈顿现在有六个苹果店,位置分布的对包括游客和市民在内的人都非常友好。进了店直接就找工作人员pick up。

iPad Pro有多大呢,这块屏幕有12.9英寸,比我之前的Macbook还大。iPad Pro的包装盒非常大,但是很薄,看起来就像一台电脑的包装盒。iPad的充电器是12W的,充电线也比iPad Air的充电线要长。开机设置,各种熟悉的iOS 9设置,但是在这么大的屏幕上,一种非常immersive的感觉。熟悉又陌生。有种我第一次把电脑屏幕cast到我的65寸电视上的感觉。你把它当作iPad,他真的太大了。


我不知道谁会拿着他躺在床上看视频,虽然这四speaker的设计真的非常好,但是作为被iPad Air砸到过眼睛疼了半小时的人来说,我是绝对不会举着他的。所以我觉得iPad Pro在某个层面上重新定义iPad的使用场景,同时也限制了目标购买人群。我媳妇就直言不会买这么大的iPad,压根都不会考虑。所以从我的角度预测iPad Pro最终的销量,我预测可能在250万到300万部左右。这些设备大部分还是会被消费内容的人们买走,但是苹果在拓宽iPad使用场景的路上走了一大步。

那我接下来说说我个人是什么样的使用场景。

我在Apple Store配了一个logitech的键盘,也上手了一下Apple Pencil和苹果自己的smart keyboard。下午来上课,iPad Pro直接就上岗干活了。

左下角的是呼出屏幕键盘,左上角是回到主屏幕,右上角是锁屏和解锁。我第一次用iPad 专门的键盘,不知道给iPad Air设计的键盘是不是也是这个路数。

我记笔记用Onenote,偶尔剪辑一下出去玩的视频用iMovie,看视频一般是Hulu和Youtube,大部分浏览器数据存在Safari和Chrome里。打上所有标签,大学生,商科,金融和地产专业。家里有iMac,回家不用在外的电脑。

把所有这些条件加起来,iPad Pro是非常合适的。双屏可以一边看教授的slides一边记笔记,有疑惑的地方还可以迅速打开safari查一下。如果你也是类似的需求场景,买吧,比SP4还便宜。你出门的需求如果再多的话,SP4也够呛能满足。因为我之前用的就是SP3。12寸的笔记本你写code真的舒服?Windows真的不是为触屏而生的,尽管我非常欣赏Surface的那支笔,我用那支笔在SP3上手写记了一个学期的笔记,真的很舒服。但是不上数学课了之后,就没有那么强烈的用笔记笔记的需求了。总而言之,对于我这个需求来说,iPad Pro完成的很好。



如图,我记的笔记,偶尔需要回去看看slides,看完了全屏Onenote就行。iPad Pro还可以快捷键切换应用,在浏览器里还支持Cmd+W关闭当前栏。但是和Mac的跨界键相比还是不够多。希望苹果在之后的更新里加入更多的快捷键来完善体验。

在买iPad Pro之前我去微软刚刚在5th Av开的大型旗舰店体验了SB,Dell XPS 13,SP4三个可以算是windows便携领域的拳头产品,SB可能不是特别符合这个定位,但是从尺寸和重量来说也被我考虑进来了。我完全客观的说,这几个windows的产品也都是Ultra HD的屏幕,但是总感觉打开应用有一种不清晰的感觉。简单的说就是感觉有点糙。我不是多么坚挺的果粉,SP我入了一和三,总体评价是很正面的。但是这种屏幕上显示出来的东西有点糙的感觉一直挥之不去,也是我最终都回到苹果的原因。

先答这么多,有问题的就评论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