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集團2017年全年業績公佈 賺港幣1.93億元 登5年新高 派息每股港幣5仙 黃建業:「剛性泡沫」撐港樓 料全年樓價升10% 黃靜怡:融匯跨業務優勢 強化美聯綜合平台 | 集團動態 | 集團資訊 | 美聯物業
集團動態

美聯集團2017年全年業績公佈 賺港幣1.93億元 登5年新高 派息每股港幣5仙 黃建業:「剛性泡沫」撐港樓 料全年樓價升10% 黃靜怡:融匯跨業務優勢 強化美聯綜合平台

美聯集團
更新日期 : 28/03/2018

美聯集團有限公司(「美聯集團」,股份代號:1200)今天公佈2017年全年業績﹕

  • 收益錄得約港幣52.94億元,較2016年上升約4.29%;
  • 權益持有人應佔溢利約港幣1.93億元,較2016年錄得約港幣1,055萬元,大幅上升逾17倍;
  • 派末期息每股港幣5仙。

(本集團已於2016年以分派美聯工商舖有限公司(「工商舖」)股份的形式派發股息,工商舖因此由集團的附屬公司轉為聯營公司,因此於2017年全年工商舖的業績已按權益法入帳。而工商舖2017年錄得權益持有人應佔溢利港幣89,918,000元。)

業績躍進充份體現集團管理層具備高敏銳度、適應力及工作能力,成功把握去年香港整體物業市場銷售活動交投熾熱機會。去年,本地樓市表現良好,股市亦上揚,加上經濟強勁及低息環境,支持物業交投上升。根據土地註冊處數字,2017年物業註冊宗數及金額分別為83,815宗及逾港幣7,260億元,較2016年分別高出14.8%及36.3%。金額增長幅度遠超註冊宗數,是基於高檔物業市場表現異常強勁,以及去年樓價錄得雙位數字升幅的原故。此外,集團早前制定的首個「三年計劃」亦成功帶來正面的轉變,並且強化集團,從而掌握機遇爭取市場份額。

黃建業:貿易戰影響暫微

美聯集團主席黃建業回顧市況時指出,去年一手私樓、二手住宅、工廈、寫字樓、商舖及純車位註冊宗數及金額均按年「全面上升」,這盛況自1996年有紀錄以來,只曾在1997年及2007年出現,2017年是為史上第三次。美聯集團在管理層強勢領導下,把握市場機遇,全力推動公司發展。展望今年,雖然中美兩國計劃向對方的進口商品徵收關稅,是本地樓市的不明朗因素,惟香港經濟基礎仍然良好,除非爆發大規模貿易戰,對中國經濟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並衝擊香港經濟,才會大幅波及本地股市及樓市,料目前對樓市的影響輕微。

黃建業認為,本地樓市未來走向仍然樂觀,目前香港失業率維持2.9%,創近20年來最低水平,零售及旅遊市道有復甦跡象,政府預測今年經濟增長錄3至4%升幅,市場資金充裕,平均按揭借貸比率不足五成。美國加息步伐並未超出預期,料今年香港僅加息兩次,息口上升幅度有限。更重要的是,目前香港背靠中國因素,來自北方及國外的資金不斷於香港尋覓投資機會,加上正諮詢的「同股不同權」有望推行,若落實可吸引中外「獨角獸」及科網巨企來港上市,皆有助刺激經濟環境持續向好。

「剛性泡沫」鞏固港樓 料全年樓價升10%

黃建業強調,經濟因素之外,特區政府整體政策措施亦為樓市構建鞏固的安全網,故樓市縱使呈現「小泡沫」,亦是相對堅固的「剛性泡沫」,因此料全年樓價可再錄10%升幅,攀登歷史新高位。

形成「剛性泡沫」的政策因素:

一)房屋政策:在重重的辣招及銀行壓力測試等措施下,置業門檻設定得極高,市民上車困難。新特首上任後在其首份施政報告中提出以置業為主導,以增加供應為主軸的措施,看來是將房屋政策重點轉移至增加供應,相信有助疏導各階層置業需求。加上今年二月底公佈的財政預算案中,政府亦無提出任何收緊房屋政策措施。如政府將房屋政策重點放在供應管理而不是壓抑需求的話,本地樓市將會得以健康發展。

二)人口政策:家庭數目節節上升,置業需求隨分支家庭數目而增加。與此同時,回歸祖國逾20年,「香港」概念不斷擴大。根據入境處資料,近年,每年均有約7,000人透過「一般就業政策」、「輸入內地人才計劃」、「優秀人才入境計劃」、「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安排」及「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取得香港居留權。這批「新香港人」成為香港永久性居民後,可以無須繳付BSD,成為購買力新血。

三)經濟政策:去年發表的《施政報告》預留資金發展科技,並革新稅制,以扶助本地企業,措施料可吸引更多外資公司來港投資,有助吸納資金,長遠為樓市帶來新增長動力。由於外資及創科公司不乏高收入人士,對豪宅市場尤起到刺激作用,故看俏豪宅走勢。

一手帶動二手 新盤溢價19季新高 首季樓價升4.6%

黃建業指出,今年首季樓市升勢顯著,發展商開價進取,新盤溢價由2016年首季的0.7%,反覆上升至今年首季的18.7%(見圖一),亦是自2013年次季以來近19個季度最高。在一手帶動二手之下,本年首季迄今樓價已上升4.6%,是為自2015年以來樓價升幅最高的首季。預期今年整體物業註冊金額可達7,700億元水平,創有紀錄以來28年次高,註冊量則料達8.8萬宗,挑戰6年新高。住宅方面,一手私樓註冊量有力挑戰2萬宗,創14年新高,註冊金額料達約2,500億元,續創歷史高位。預期二手住宅註冊量將達約4.8萬宗,創4年新高,註冊金額可達3,500億元,創出8年新高。

  圖一:新盤溢價及二手樓價按季變化




黃靜怡:收益創新高 樂共享成果

業績期內,集團收益創上市後新高,盈利則創出5年新高,香港業務貢獻持續成最主要收入來源,因首個「三年計劃」收獲成果,一手市佔更創下4年新高,期內促成的逾億元交易個案按年大升1.8倍。全方位實現業績躍進,主要原因為:

  1. 2017年香港物業市場交易活動按年增加;
  2. 於香港住宅物業市場的市場佔有率上升;
  3. 有效地重新分配及運用資源;及
  4. 實行成本控制措施,以應對中國內地主要城市地產市道放緩,以及具挑戰性的營商環境。

美聯集團副主席黃靜怡表示,已透過全面提升跨業務部門協同效應,於銷售及非銷售層面進行更高效、更全面的規劃。期內透過嚴控租金升幅,以及有效的預算和成本控制,令資源運用更得宜。值得留意的是,期內整體薪金支出得以維持,而香港前線佣金、後勤員工薪金及花紅均按年出現增長,加上今年派發現金股息,可見集團樂與股東及員工共享美好成果。

融匯跨業務智慧 強化美聯綜合平台

黃靜怡指出,美聯物業作為行業領導者,具45年的穩固根基及優越品牌。發展至今,集團更擁有多元化業務,橫跨住宅及工商舖物業代理、測量師行、按揭轉介、金融財務、移民投資、中國及國際房地產等專業領域,各業務互聯互通之餘,亦建立起龐大的數據庫及人才庫。為發揮多元業務之長,集團已致力融匯各業務領域的專才及專業智慧,以強化美聯綜合平台,依托強大品牌效應,全面豐富銷售渠道及服務層面。

未來,集團將藉美聯綜合平台,開拓業務5大重點:

  1. 促進中港互動買賣 –

    隨著大灣區建立,中港經濟互動愈見頻繁,加上眾多大型交通基建落成,形成全新「中港生活圈」,吸引更多內地商人來港投資。集團立足中國多年,將加速中港互動及業務互通,加大兩地業務協同效應,以爭取更大中港市場份額。因應內地發展商在本地市場參與度日漸提高,集團亦加大力度與他們建立長遠的合作關係。

  2. 立體化置業及理財方案 -

    銳意加強不同業務範疇的發展及協作,貫穿成完善業務鏈,融匯多元業務優勢,為客戶置業的每個部署提供立體的「全方位置業配套」及完善理財方案,成為客戶最堪信賴的夥伴。

  3. 提升置業旅程質素及效率 -

    以個人化為基座,配合大數據及創新科技為骨幹,繼續構建資訊豐富及服務貼身的流動置業平台,讓客戶能於線上線下每個銷售點都享受到簡單、方便、貼心的專業置業顧問服務,開拓生意渠道,升級服務水平。如去年七月推出的「美聯物密Chat」線上客戶服務,由經過嚴格訓練、具持牌資格的專業客服團隊,透過線上即時對話,針對客戶需要解答各類置業疑難,提供個人化服務,再按要求轉介予前線同事跟進。服務推出至今,接收到的查詢個案近1.3萬宗,並提升客戶體驗,大幅縮減由搵樓到成功置業的時間,由轉介至促成交易最快在一日內完成,更出現逾二千萬元的單位成交,表現前線後勤合作的成果。

  4. 流動辦公室 -

    推動員工加速邁向智慧型發展,隨時隨地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積極針對工作所需,研發簡單實用的手機及電腦程式,並實現無紙張批核流程,及交易流程電子化,提升工作效率。

  5. 提升客戶及員工參與及互動 –

    持續投資於資訊科技及數碼化,全方位提升與客戶和員工的互動。客戶層面上,透過回訪及季度市場調查,了解市民對置業服務的評價及要求,並拓展原有的「客戶關係管理」領域,計劃將【美聯會】打造成以客戶為中心的生活式平台,利用數據分析顧客群的需要及喜好,以精準營銷(target marketing),適時以合適途徑提供個人化生活服務。員工方面,集團亦處處關顧聆聽員工需要,建立親切的工作環境,更由今年起推出「Midland, We Care」系列,透過不同節日的活動,為員工送上關懷。

「父幹」上車維持近4成 冀政府襄助

地產代理「以人為本」,集團發展政策「跟著市場走」,需時刻了解客戶需求,故不時藉調查深入收集巿民對樓市的意見。今年3月,美聯物業特別聯同經絡按揭轉介,以網上問卷形式進行港人置業前景的意見調查,成功回收1,586份問卷。

黃靜怡公布調查結果時指出,認為樓價上升的港人有增加的趨勢,高達八成受訪者料今年樓價將繼續上升,比例較去年十月公佈的同類調查高出達10個百分點。調查亦發現,「父幹買樓」風氣持續,在未持有物業的受訪者中,逾37%表示未來置業需要父母或家人提供部份甚至全數的首期資金(見圖二),比例與去年二月公佈的同類調查相若,反映樓價高企,港人置業須尋求協助。事實上,「父幹」買樓已成社會風氣,根據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全港單戶主住戶「供滿樓」數目高達61.9萬戶,當中年齡為50歲或以上的多達45.9萬人,佔約74%。這批戶主擁充裕的資金,足以為有置業需要子女提供財政上支持,由此可見,「父幹」的購買力充沛,料將構成未來樓市重要支持。

  圖二:未置業受訪者首期主要來源

雖然特區政府有改變房屋政策的意向,但效果未顯,市民心急上車,希望政府加大協助置業力道,近期社會上也出現針對新措施的討論,如推出空置稅、調高境外人仕印花稅等。調查結果卻顯示,受訪者多半不支持新房策建議,反希望持續增加供應及提供實則的上車優惠。最多受訪者支持的政策按次排序如下:

調查結果可見,市民傾向政府提供直接受惠的政策,襄助晉身置業楷梯,與集團一直提倡的「增供應、寬樓按」建議如出一轍。

黃子華:自強不息 抗衡激烈競爭

美聯集團董事總經理黃子華表示,沉重的印花稅及嚴格的按揭貸款要求早已成為本地樓市新常態,自2012年以後,香港整體物業註冊宗數從未達到十萬宗水平,行業競爭環境因此越趨激烈,當中尤以新盤成交的競爭最為激烈,預計2018年平均每月約23個代理爭奪一宗一手住宅成交,二手方面則出現平均每月近10個代理爭奪一宗成交的現象,與去年大致相若。如市場氣氛持續改善,亦可能促使競爭對手積極擴張,形成更激烈競爭環境。集團要在行業競爭中領先同業,須自強不息,不斷強化資源分配,以及提高一手市場佔有率。香港地產代理業的成功關鍵因素涵蓋完善的分行網絡、線上及線下平台、專業銷售團隊及穩健的財政背景。集團繼續銳意加強以上領域的優勢,及積極尋找機遇,為現有主要業務製造協同效應。

圖片說明:美聯集團今日公佈2017年全年業績,由主席黃建業(中)親領副主席黃靜怡(右)及董事總經理黃子華等管理層,實現盈利躍升,賺1.93億港元,創5年新高。

其他集團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