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裡!從地圖看台灣400年歷史 - 自由娛樂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在這裡!從地圖看台灣400年歷史

〔記者凌美雪/台北報導〕「地圖」裡可以藏著很多故事,有的一眼明瞭,有的必須解密,往往它也是拼湊一個地方歷史樣貌的最佳根據,但不同時代、不同來源與動機製作的地圖,也可能導致真相的誤導,如何從「地圖」裡面讀出真實的故事,是一件既有趣又有點挑戰性的事。

如同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所策畫的「地圖很有事:地圖的台灣史」特展,透過平面、立體、裝置與新科技媒材,就讓人看到約莫400年來,台灣的歷史、政治與生活文化的演變軌跡。

「地圖台灣」特展,從16世紀中以後,台灣被標示在西方地圖中展開,在早期出版的西方地圖上台灣以多種名稱、不同輪廓外型出現,17世紀20年代以後,隨著荷蘭、西班牙人來到台灣後,更多有台灣的地圖訊息往外流傳,地圖裡台灣的形象與位置才逐漸定型化。西方古地圖上尋找台灣的位置,要先找道北回歸線(Tropicus Cancri),但台灣的標示,有時是福爾摩沙、有時是小琉球、有時是一連串島嶼中的某個無名島,因此,在點與線之間,也隱藏待解讀的地圖密碼。

台史博指出,到了清代,台灣島上有著一條分別「人界」與「番界」的界線,線內住的是有戶籍、繳稅、服勞役的漢人與當時被稱為「熟番」的原住民,線外住的則是被稱作「生番」的原住民。清朝的統治力只在界內,統治者在地圖上以不同顏色規畫出一條想像中合理完美的界線,也在實際的地表上立界碑、挖深溝、圍土堆去實踐這條界線。但界線的周遭地帶,往往本來就是原漢接觸往來頻繁的地區,不同顏色的界線代表幾次的重新定界,也代表人們的互動接觸導致界限的鬆動及推移。

●從政治目的走入常民生活創意

日本領台後,為達到有效的殖民統治與管理,迅速展開地圖測繪工作,完成許多精確的地形圖套圖以及各種類的主題地圖,像是拿著放大鏡,把台灣從頭到腳仔仔細細的來回觀看,目的是為了有效統治與掌握,並收入教科書,塑造台灣人的國家及國土意識,被稱為「以圖統地,以地治人」。

結果,到了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來台後,展開長達38年的台灣戒嚴時期,在國共對立的政治情勢下,「反共」、「反攻」也常成為地圖上的標語口號,作為政治宣傳。同時間,國民政府計畫性逐步將日本殖民時期的相關遺跡去除,街路改名就是重點項目之一,台北市的街路名稱因此從日式改為配合中國大陸的地理空間加以重新規劃命名,並加入發揚中華民族精神、宣傳三民主義、紀念偉人等相關名稱。可以說,過去地圖製作權掌握在統治者手裡,傳達的主要是統治者的觀點與視野。

但是,當代的地圖製作已是全民都可參與的行動,地圖的製作在當代成為展現自我認同與議題關懷的重要方式。台史博除於特展中邀請鄰近安南區文化工作團體,合作進行一場持續8個多月繪製社區地圖的行動,也嘗試進行台南在地東南亞移民、移工生活空間的調查及繪製地圖行動,除呈現「新台客」生活空間地圖,也讓台灣民眾打開更多元得文化視野。

最後,當現代人查地圖都習慣「Google一下」,地圖的製作除了跳脫傳統紙本成為可以互動的世界觀,各種新科技拍攝與觀照地球的視角,也展現了多元創意,除有夜市美食等各種主題查閱的地圖,還有將飛機來往台灣的航線圖縮時呈現,大大超越人們對於觀看台灣的想像,也讓看到當今台灣社會的多元創意與活力。「地圖台灣」特展讓觀眾有彷彿置身於地圖裡的世界觀。(記者凌美雪攝)地圖也常反映不同時代背景的生活文化。(記者凌美雪攝)16到18世紀間,西方到中國的傳教士成為傳播中國地理知識與繪製地圖的重要人物。(記者凌美雪攝)反共抗俄時期宣傳地圖,台灣是中心基地。(記者凌美雪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娛樂】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