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口罩|80後擲千萬港產口罩未獲政府資助 信港人識揀可站得住

肺炎口罩|80後擲千萬港產口罩未獲政府資助 信港人識揀可站得住

撰文:麥凱茵
出版:更新:

新冠肺炎疫情下香港人展現獅子山精神,本地口罩生產線相繼投入生產。80後出身的李秉峯與兩名友人花積蓄1,000萬元成立「Good Mask」公司,在大埔工業邨設立10條生產線生產港製口罩,生產兩款分別為歐洲標準的EN14683 Type I 及 Type IIR 外科口罩,日產20至30萬個口罩。
Good Mask申請過政府的「本地口罩生產資助計劃」卻未能獲選,生產成本不斷上漲,隨時蝕本收場。同時本地口罩市場在未來或會飽和,但他們稱對口罩的品質有信心,「香港人買嘢唔係睇錢,佢哋好識㨂嘅」,盼在眾多口罩中成功跑出。

80後出身的李秉峯與兩名友人大花積蓄1,000萬元,在大埔工業邨設立10條生產線成立「Good Mask」。(曾梓洋攝)

延伸閱讀:口罩肺炎│藥房老闆韓國貨買到美國貨 見證來貨一盒10多元變天價

衞生署1月23日公布本港首宗新冠肺炎確診個案,市面即出現口罩荒,售價飆升。政府推出本地口罩生產資助計劃,資助20條本地生產線,以增加本地口罩供應。入選的廠房第一條口罩生產線可獲300萬元資助;獲批資助的第二條生產線則可獲額外200萬元資助,即每間公司最多可獲500萬元,而獲選的公司已經全數公布。

Good Mask的logo是大象,李秉峯指是取其保護的象徵。(曾梓洋攝)

日產最多30萬個 落選政府資助料因遲申請

Good Mask行政總裁李秉峯,與兩名同樣是80後的朋友合資近1,000萬元,於大埔工業邨創立品牌。他們在台灣及內地購入9台口罩生產機,設共10條生產線,並於內地、台灣及美國的FDA註冊公司購入原材料溶噴布、無紡布。廠房是租用生產光纖的4,000平方呎無塵車間,達到ISO 14644-1中的ISO Class 10標準,較政府的要求為高。

3條為全自動生產線,7條則是半自動生產線,由3月開始投產,現時口罩日產量達20萬至30萬個,但品牌卻沒有獲選入政府資助名單。

對於落選,李秉峯覺得可能與較遲申請有關,「政府有派人過嚟睇廠房,但後續都一路無消息,我哋都忙住做口罩無去收風。」他承認,若能取得政府的資助,有信心至少回本,但現時因為生產成本不斷上漲,隨時蝕本收場。

全自動口罩生產機械雖然過程不需要經人手處理,但要有技工在場不時調節生產的細節。(曾梓洋攝)

賣$168元50個 每月人工開支100萬

李秉峯透露,他們在農曆年後已經與台灣的生產商洽談購買機器,「第一部台產嘅全自動機,當時大約用咗200萬港元。」他慶幸決定做得早,否則台灣其後限制口罩出口等,相信機械將難以付運;9台口罩生產機全部花費接近700萬元,「我哋宜家流動資金緊張。」

但兩款口罩的售價並不便宜,分別為138元30個裝及及168元50個裝。仍要蝕錢?李秉峯解釋,除了機器難買、昂貴外,生產口罩的主要原材料溶噴布同樣洛陽紙貴,「上星期賣50萬元一噸,今個星期已經升到80萬元一噸。」另外,廠房現時有約80名工友,加6名技工,每月人工開支已超100萬元,「請調機師傳最難搵,要出到5至6萬元。搵到,佢哋都要摸部機幾個月先生產到。」

香港人買嘢唔係睇錢,佢哋好識㨂嘅
80後口罩廠老闆李秉峯

▼無塵間生產過程▼

+7

面對流動資金緊張,加上本地口罩廠湧現、市場飽和,擔心有日會捱不住嗎?李秉峯簡單回應:「當時無諗過疫情持續幾耐,只覺得每日多20萬個口罩對個疫情有幫助,情感上我哋當然希望疫情快啲過去,到時我哋再諗轉型。」

同時,李秉峯對自家品牌十分有信心,強調口罩有百分百信心保證。Good Mask的兩款口罩通過驗證為EN14683的 Type I 即細菌過濾率(BFE)達95%;及 Type IIR 即BFE達98%並能阻隔液體滲入,是歐盟標準中的最高級別。「我哋要求同事入無塵間前要換防護服、洗手後要掂到口罩工序要戴即棄手套,每4至6小時更換一次口罩。口罩生產後都會經UV燈再消毒。」他又明言,兩款口罩售價可能會再上調,但相信「香港人買嘢唔係睇錢,佢哋好識㨂嘅」。

本港缺乏機械的專才,調機師的月薪可達6萬元。(曾梓洋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