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峰會│岸田難得「做主角」 日本要在G7得到什麼?

G7峰會│岸田難得「做主角」 日本要在G7得到什麼?

撰文:羅保熙
出版:更新:

今年的七國集團(G7)峰會將於5月19日至21日(周五至周日)在日本廣島舉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已抵當地視察並慰勉相關人員時表示,「這是我國第7次、也是時隔7年再度舉辦峰會,考慮到嚴峻的國際情勢,在日本歷史上也將成為最重要的一場峰會」。
是次峰會的重要性,岸田穩坐首相之位,得以專注透過會議打造國家在全球的新角色與定位,並在3天的峰會期間在一眾西方老大面前,做一次主角。

日本政治發生了一個頗難得的情況,除了長期執政的安倍晉三,自民黨避不過「短命首相」的問題,但岸田文雄卻挺住了種種風波,避免陷入民調崩盤的困境,並通過一系列外交活動牢牢地掌握住政權。

岸田目前的支持率已恢復到前首相安倍晉三遇刺身亡前的水平,上月地方補選中自民黨更是表現出色,岸田在黨內權力亦得以鞏固。外界曾預測,即將舉行的G7峰會或是岸田「告別首相一職的舞台」,如今此一在其家鄉廣島舉行的首腦級峰會,反而成為能夠加以利用的契機,甚至有可能在成功舉辦峰會後提前召開大選。

岸田3月秘密出訪烏克蘭的情況極為罕見。(Getty)

後疫情的外交契機

彭博社東亞事務評論員Gearoid Reidy指出:「岸田的優勢在於外交,因他在後疫情時代上台,正好讓他能夠大展身手。如他今年3月份閃電訪問基輔,與同期的習近平會見普京形成鮮明對比。」

除了閃訪基輔外,岸田也接待了韓國總統尹錫悦,青瓦台放棄對日本公司尋求二戰強徵勞工的賠償,日韓關係全面回暖,韓國更將日本重新列入出口優待對象國名單,為岸田外交成績表大大加分。3月期間,岸田先是接待了德國總理朔爾茨及多名部長,建立起兩國政府磋商機制;其後還訪問印度,邀請總理莫迪參加G7峰會,並從印度乘坐包機秘密再經陸路,於3月21日轉訪烏克蘭,順道到訪波蘭。4月底,岸田再啟程訪問非洲四國,這是日本領導人7年以來首次出訪該地區。

一連串的出訪行程令岸田在國際社會的曝光率大增,作為G7首腦峰會東道主的他更登上了本月網上版《時代雜誌》的封面人物,該報道分析岸田如何將東京帶回國際舞台,成為解決世界各地衝突的決策者。Reidy指出:「這很大程度上歸功於拜登政府對中國日益強硬的立場,東京正在全球獲得重要性,因華盛頓尋求盟友來遏制北京的崛起,而其中日本處於核心地位。」

外相出身的岸田,有望實現國家身份的重塑,擺脱二戰戰敗國身份?(Getty)

跟隨美國炒作「經濟脅迫」

曾在外相的位置上長期歷練的岸田,可說是日本為數不多「外交老手」出身的首相。其外交大戰略的核心就是,實現國家身份的重塑,擺脱二戰戰敗國身份,躋身於新國際秩序的奠基者行列。對日本來說,俄烏戰爭為日本提供了歷史性機遇,而擅長外交的岸田文雄肯定不會錯失機會。日方希望藉助G7主席國之機,推動G7重心向亞太轉移。若G7重心從大西洋轉到太平洋,日本在其中的分量和地位就會得到極大提升。

即將舉行的G7峰會將聚焦經濟安全,包括打造成員國之間一個戰略重要物資供應鏈,還有烏克蘭戰爭情勢、核子裁軍與禁止核擴散、糧食危機和氣候變遷等全球性課題。另據路透報導,峰會將在聯合聲明中特別點名對中國的一連串關切,包括「經濟脅迫」等行為。屆時還會有一份提案文件「經濟安全聲明」,說明G7會如何攜手反制任何國家的「經濟脅迫」。

作為今年的主席國,日本在這方面更是放大聲量,日本經濟產業大臣西村康稔1月初訪問美國時,已在多個場合大肆渲染所謂「中國威脅」。事實上,岸田政府強調經濟安保作為國家戰略。跟隨美國炒作中國「經濟脅迫」,背後亦離不開要讓經濟安保出師有名,推動美日擴大此領域上的合作,包括半導體、生物科技、人工智能以至量子計算等領域跟美國展開合作。

美國總統拜登抵達廣島準備出席G7首腦峰會,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場迎接。(Reuters)

有意扮演G7與全球南方的「橋樑」?

另一方面,日本欲最大化利用這一峰會平台實現身份轉換:一是繼續在廣島主辦峰會,以強化日本作為原爆受害者的身份;二是藉着是次峰會,邀請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與會,包括印度、印尼、澳洲、巴西、越南、非盟主席國科摩羅等八國,以及聯合國、國際能源署、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7個國際組織負責人參與,呈現出G7+的模式。

其中,日本欲強化自身作為G7與「全球南方」(Global South)(通常指位於非洲、美洲、中東等地逾100個開發中國家)的「橋樑」角色,來鞏固因為不少國家靠向中、俄陣營而動搖的國際秩序。自俄烏戰爭爆發以後,歐美等國驚覺,大多數亞非拉國家並未與其站同一陣線,無一跟隨西方制裁或譴責俄羅斯,大多更是保持沉默,也與俄羅斯保持正常外交。

日本有意成為G7與全球南方的橋樑,圖為本月初出訪肯亞等非洲四國。(Reuters)

日本國際教養大學中國研究助理教授陳宥樺指出,中國近十年來在非洲急速擴大影響力,讓日本將非洲視為圍堵中國的重要戰場,「現在的日本領導人已將日本的國際身分定位為一個『積極的國際秩序維護者』,定位中國為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之破壞者,非洲自然也就成為日本印太戰略下圍堵中國不可缺少的一環。」

為實現上述的目標,日本還將透過今次峰會,重點闡述其協助全球戰略供應鏈、亞洲能源轉型、參與全球基建和投資等的眾多目標。

歷史因素、國內安保或成絆腳石…

這屆G7峰會選址廣島,岸田文雄表示其原因是會議將聚焦核子裁軍與禁止核擴散,盼各國就核裁軍做出承諾;而廣島正是全球第一個遭核彈夷為平地的城市。對上一次有美國總統訪問廣島,要回溯至2016年的奧巴馬(Barack Obama)。當年奧巴馬成為首位在任內到訪廣島的美國總統,曾令原爆生還者森重昭(Mori Shigeaki)對於沒有核武的未來充滿希望,如今7年時間過去,森重昭的看法卻開始變得悲觀。

G7峰會選址廣島,岸田文雄主要盼各國就核裁軍做出承諾。(Getty)

在新一期《時代》雜誌中,封面除了岸田的「大頭相」和「日本的選擇」這一意味深長的大標題外,還配上一段引言,直指岸田「想要放棄多年以來的和平主義,並將他的國家打造成真正的軍事大國」。報道直指岸田政治理念兩大矛盾之處,一是既要「無核武世界」,又如何「強化防衛」?二是既然在經濟上緊密相連,又如何強硬應對中國?這無疑是給岸田狠狠地摑了一記耳光。

撇除「無核武世界」,有分析認為岸田上述種種重塑國家的舉措,也將面臨不少的挑戰。首先是日本在20世紀上半期進行的侵略戰爭,以及戰後在歷史問題上不徹底的反思和曖昧態度,已經變成該國的絆腳石和歷史芥蒂,或影響其與相關國家長遠的交往以至和解進程。

何況,日本經濟低迷與製造業迅速萎縮,國內近期亦顯得躁動不安。在安倍去年7月遇刺身亡後還不到一年的時間,上月中岸田又在和歌山縣為自民黨地方議員助選時,遭到一名男子投擲煙霧彈。本月5日,岸田的首相官邸凌晨傳出槍聲,一名警察在廁所自轟身亡。目前東京警視廳亦將事件定性為懷疑自殺案,至於為何選擇在首相官邸自殺,有否遺書等一概以冷處理方式。

這些因素多少意味雖然岸田在國內政治上有穩定的局面,惟他想要帶領國家走出歷史的陰霾,實現該國在全球的新角色仍然困難重重,尤其是「強化防衛」問題上或有機會打開潘朵拉的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