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新德里峰會:盤點習近平缺席下的八大焦點

印度新德里街頭兩位女士走過配有總理莫迪肖像的G20峰會宣傳標語牌(8/9/2023)

圖像來源,EPA

圖像加註文字,印度總理莫迪對依靠此次G20峰會提升國家形象寄望甚高。

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第18次峰會9月9日起一連兩天在印度新德里(New Delhi)召開。在距離會議揭幕不足一周之際,中國宣佈由國務院總理李強率團出席,間接證實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會缺席,國際社會議論紛紛。

這是G20峰會自2008年首次舉行以來,中國最高領導人首次缺席。習近平也是繼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之後,第二位確定不出席本屆會議的聯合國常任理事國領袖。

作為G20輪值主席國,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極力希望圍繞著大會主題「世界一家」大談可持續發展,提升國家形象,卻遭兩個大國冷落。

G20囊括全球85%經濟產出、75%國際貿易總量與三分之二人口,其領導人峰會成敗影響深遠。BBC中文盤點本屆會議的八大焦點,以及習近平缺席背後的意涵。

跳過 Twitter 帖子, 1
允許Twitter内容

此文包含Twitter提供的内容。由於這些内容會使用曲奇或小甜餅等科技,我們在加載任何内容前會尋求您的認可。 您可能在給予許可前希望閲讀Twitter曲奇政策隱私政策。希望閲讀上述内容,請點擊“接受並繼續”。

結尾 Twitter 帖子, 1

Presentational grey line

1. 中國缺席下的「印度時刻」

習近平缺席G20新德里峰會對本屆主席國印度的啟示,恐將無可避免的成為本次峰會的重要焦點。

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東亞政策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譚維·馬丹博士(Dr Tanvi Madan)接受BBC廣播電台第四台採訪時說,印度與莫迪將希望趁此盛會告訴世人:這是印度時刻;印度是工業化國家與所謂「全球南方」(Global South)發展中國家群體之間的橋樑。

習近平在南非約翰內斯堡出席金磚國家峰會中非圓桌會議(24/8/2023)

圖像來源,EPA

圖像加註文字,北京與新德里均未說明習近平缺席G20峰會的理由。

譚維·馬丹博士說:「我想無論是基於任何原因,習近平缺席,印度都會認為是遭到冷落……中國並不把印度當一個水平看。」

倫敦大學亞非學院(SOAS University of London)中國研究院主任曾銳生教授對BBC中文說:「在爭奪『全球南方』領導權方面,中國無疑是印度的競爭對手,中國看不到為何要給印度賣人情。」

芬蘭學者英莎麗博士(Dr Sari Arho Havrén)曾在中國大陸與香港工作、生活十多年。她目前兼任英國皇家聯合三軍研究所(RUSI)副研究員與芬蘭赫爾辛基大學(University of Helsinki)訪問學者。她不認為習近平缺席是針對印度以至於是總理莫迪本人。

英莎麗博士對BBC中文說:「我更大程度上認為這是旨在冷落G20這個群體,因為它沒能推動習近平的目標。」

「觀乎習近平在南非金磚國家峰會的表現,尤其是他的演說,G20給不了他同等的舞台與榮譽,相反,G20的議程上有許許多多的具有爭議的話題。」

印度孟買一群美術學校學生在街頭繪畫G20成員國領導人的肖像(5/9/2023)

圖像來源,EPA

圖像加註文字,分析人士認為習近平缺席新德里峰會的原因之一是要展示他對G20等西方強國主導組織的不滿。

「全球南方」通常指代一群主要位於非洲、亞洲與拉丁美洲(亞非拉),被形容為發展中或發展程度較少的國家。

莫迪總理9月7日在一篇署名文章中稱:「2022年12月,我們從印尼接過主席席位時,我曾寫道,G20必須催化思維改變,尤其是在讓發展中國家、全球南方與非洲被邊緣化的志向轉主流化方面。」

印度尼赫魯大學(Jawaharlal Nehru University)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哈皮蒙·雅各布博士(Dr Happymon Jacob)對BBC印度新聞(BBC News India)評論說:「他(總理莫迪)將自己定位為全球政治家,這場G20大戲的成功將給此形象加分。」

在中國方面,主管外事的王毅則表示:「中國是『全球南方』的當然成員,永遠是發展中國家大家庭的一員。」

在G20集團中,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和南非自成一體,組成金磚國家組織。最近舉行的約翰內斯堡峰會確定金磚國家不久將擴編,加入阿根廷、埃及、伊朗、埃塞俄比亞、沙特阿拉伯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阿聯酋)為成員國。

地圖:金磚國家(BRICS)擴充

曾銳生教授在接受法新社(AFP)採訪時指出,G20不是中國能取得主導權之地,中國強調與發展中國家的關係,旨在建立有別於以美國為首的自由國際秩序,而這次金磚國家擴容至少是「中國友善」的。

在前美國總統小喬治·布什(George W. Bush)任內擔任過總統經濟顧問,也曾擔任美國政府G20「夏爾巴人」(會議協調員)的丹尼爾·普賴斯(Daniel Price)對英國《金融時報》說,習近平不出席G20新德里峰會,突顯了金磚國家之間真正缺乏緊密性,削弱了金磚擴容的「炒作」。他認為,「(金磚國家之間)唯一的共識似乎是對沖美元與美國領導的願望。」

美國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Harvard Kennedy School)美國與亞洲關係專家拉納·米特教授(Prof Rana Mitter)對BBC分析說:「每逢中國出席國際峰會,都希望被視為新興全球領導的代表面貌,問題是目前中國經濟不是很好。」

「此刻中國沒能給世界講一個十分、十分正面的故事,我想這是習近平認定總理李強比他更能講好故事的原因之一。」

圖表:出席G20新德里峰會的世界領袖

2. 中美首腦無峰會 雙邊關係何去何從

中國宣佈習近平將缺席G20新德里峰會後,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說:「我感到失望……但我有機會跟他見面。」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傑克·沙利文(Jake Sullivan)繼而促請中國放下與印度的一切分歧,在G20峰會上擔當「建設性角色」,除非中國希望「搶風頭」。

自拜登與習近平去年11月在G20巴厘峰會上會晤後,因間諜氣球爭端,以及雙方既有矛盾——來自特朗普(Donald Trump)時代的貿易制裁、華為孟晚舟事件、香港與新疆人權問題等——中美關係緊張已持續多時,兩國元首自此沒曾再次碰面。

拜登在白宮發表講話(6/9/2023)

圖像來源,EPA

圖像加註文字,拜登期盼還能在11月的APEC舊金山峰會期間會晤習近平。

今年以來,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hony Blinken)、財政部長耶倫(Janet Yellen)等多位高官訪華,但未能從根本上緩解雙邊關係。

習近平缺席新德里G20峰會,拜登失去與之碰面的機會,下一次將是11月在美國舊金山(San Francisco;又譯三藩市)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導人峰會。

RUSI的英莎麗博士認為,在對全球南方領導權爭奪之際,習近平選擇缺席新德里峰會,也很有可能旨在冷落美國,以至於整個西方,並同時重建「萬國來朝」之勢。

英莎麗博士對BBC中文說:「習近平似乎希望給自己建立像毛澤東一樣的存在,世界領袖排著隊到北京見他。再者,北京時常給出信號,表達美國得創造條件,讓習近平參與APEC會議,並與拜登見面。」

「但顯然,讓習近平出招的條件還不具備,G20如是,也許連APEC也如是。」

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教授拉納·米特對BBC說,美國和躁動不安的中美關係才是習近平與北京一眾領導人首要考慮的因素,他們根本顧不了印度的感受。

G20 logo installed on a pedestrian bridge in front of the main venue of the summit in New Delhi, India, August 25, 2023.
GETTY IMAGES
從數字看G20

  • 20個成員:19個國家加上歐洲聯盟

  • 三分之二全球人口

  • 85%全球GDP總和

  • 1999年創立

  • 2008年舉行首屆領導人峰會

資料來源:二十國集團(G20)

3. 台灣問題如何左右與會國家

台灣不見得是此次G20峰會上的主要議題,但多個與中國關係緊張的與會國家最近都因與台灣的交流而引起北京不滿,中方代表團與這些國家的互動或受此左右。

台北街頭路人走過一面印上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的橫幅(6/4/2023)

圖像來源,EPA

圖像加註文字,印度近年與台灣增加互動,引起中國大陸不滿。

8月份,G20峰會主辦國印度三名退休不久的軍方高層到台北參加「凱達格蘭論壇—2023印太安全對話」,並獲台灣總統蔡英文接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8月底被巴基斯坦記者問及此事時稱:「中方堅決反對建交國同台灣當局進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

近日代表莫迪政府宣揚其「代表全球南非」形象的外交部國務部長(外交次長)雷奇(Meenakshi Lekhi),也被台灣媒體廣泛稱為「友台」人士。

在任僅45天下台的英國前首相麗茲·特拉斯(Liz Truss,卓慧思)今年5月訪問台灣,並會晤蔡英文總統。訪台期間,特拉斯呼籲繼任的首相蘇納克(Rishi Sunak,辛偉誠)將中國列為對英國安全的「威脅」,又敦促西方對中國採取強硬態度。

除此之外,華盛頓最近加強對台灣的軍事援助與支持,包括拜登政府在8月份依照對外軍事融資計劃批准向台灣轉移軍備

美國巴克內爾大學(Bucknell University)政治學和國際關係教授朱志群撰文指出,如今拜登錯過了在G20會晤習近平的機會,而習近平有可能也缺席APEC舊金山峰會,一切視乎中美兩國能否在未來的幾個月之內重建多少互信。

4. 如何應對俄烏戰爭

普京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宮內會見地方官員(28/8/2023)

圖像來源,SPUTNIK / Reuters

圖像加註文字,自國際刑事法院簽發通緝令以來,普京已缺席了兩場大型國際會議。

自今年印度接任G20主席國以來,多場部長級會議在達成聯合聲明方面阻力甚大,包括2月份的財長會議3月份的外長會議。中國不願以「最強硬措辭」譴責俄羅斯軍事入侵烏克蘭是一大因素。

RUSI的英莎麗博士也對BBC中文說,此次峰會必然會討論烏克蘭問題,但要各國在最終聲明中團結一致譴責俄國是艱難的。

8月下旬,俄國總統普京以視象形式參與約翰內斯堡金磚國家峰會之後,通知印度總理莫迪他將缺席G20峰會。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亞太學院講師宋文笛在X(前稱推特,Twitter)上發文說,習近平缺席新德里峰會,也許是表態聲援普京的表現,而這部分可能與國際刑事法院(ICC)針對普京涉嫌在烏克蘭犯下戰爭罪行,於3月對其發出拘捕令有關。

法新社引述一名G20國家外交官稱,習近平也許是要迴避有關其拒絕譴責俄國的尖銳質問,而選擇缺席。《金融時報》引述兩名參與會議籌備工作對歐洲官員稱,在烏克蘭問題上,今年的矛盾比去年印尼巴厘峰會更為尖銳,很有可能無法發表大會宣言。

倫敦大學亞非學院曾銳生教授對BBC中文說:「習近平公開支持普京,且毫不感到尷尬。要是習近平不欲回答記者的任何尖銳問題,他大可不答。我們又能預期誰會在G20峰會上公開羞辱習近平呢?」

前印度外交官吉騰德拉·納特·米斯拉教授(Prof Jitendra Nath Misra)則對BBC印度新聞說:「印度正試圖模糊外交與內政的界線,G20是達成這個目標的最重要場合。政府對此心知肚明。」

「印度將希望會議焦點能落在可達成共識的議題,而非像烏克蘭那樣的分化議題。它暫時沒能成功,但會希望能做得好一點。」

5. 債務危機怎麼辦

數據圖表:非洲債務總額近年急速增長

印度就任G20主席國以來,集團持續討論如何加大由多邊機構向發展中國家貸款,改革國際貸款基礎建設,監管加密貨幣,以及應付地緣政治不穩定對糧食與能源安全的衝擊。

莫迪本周接受印度報業托拉斯(PTI)專訪時說:「債務危機毫無疑問是世界深切關注的議題,尤其是對於發展中國家而言。」

但據BBC印度新聞分析,本次峰會要在債務危機上達成協議也不容易。印度等國長期倡議發達國家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等機構應向還債困難但國家提供援助,但沒有中國的參與,這樣的談判寸步難行。

去年12月,時任世界銀行(World Bank)行長戴維·馬爾帕斯(David Malpass)曾指出,世界最貧困國家每年拖欠債權人借貸本息(annual debt service)620億美元,其中三分之二來是拖欠中國的。許多國家因此面臨債務違約,貧窮問題加劇,糧食與燃料價格暴漲。

西方官員經常將中國的借貸操作形容為「掠奪性」,但北京否認此等指控。

6. 可持續發展議題

印度北方邦松巴得拉縣一處煤礦一位女工在抬運煤塊(資料圖片)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圖像加註文字,印度仍在大量依賴化石燃料,造成空氣污染。

莫迪政府希望在其任內的領導人峰會能集中火力討論可持續發展,前美國駐印度大使蒂姆·羅默(Tim Roemer)接受BBC電視新聞台採訪時也預期,G20新德里峰會將更多地討論氣候變化議題。他估計會後聯合聲明在迴避烏克蘭議題之餘,更有可能討論氣候變化與發展策略等。

但BBC國際媒體觀察部(BBC Monitoring)指出,印度媒體對峰會能在可持續發展與氣候變化對策方面達成協議,並不樂觀。

7月底,G20環境與氣候部長、受邀國家與23個國際組織代表在欽奈(Chennai)開會,會後正式聲明被印度媒體解讀為各方在多項關鍵議題上仍存在分歧,這包括提高減排目標,以達成2025年的國際減排目標。

7. 日本福島核廢水排放「波及G20」

香港反日示威者把一件貼有岸田文雄照片與核輻射符號的小紙箱放在地上(25/8/2023)

圖像來源,Reuters

圖像加註文字,岸田文雄希望趁機游說與會國領袖,日本排放經處理核廢水「安全無虞」。

東京官員此前透露,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希望在出席G20新德里峰會期間,透過和與會國首腦舉行雙邊會談,尋求各國諒解排水決定。其中,岸田文雄希望向中國總理李強要求撤銷全面停止進口日本水產品的做法。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8月開始向太平洋排放日方所稱經處理的核廢水,中國抗議尤其強烈。

9月6日,岸田文雄在印尼雅加達出席東南亞國家聯盟(ASEAN,東盟,又譯亞細安)會議期間,與李強簡短站立交談。日本官房長官松野博一7日在記者會上稱,無法透露兩人對話細節,但「積極評價」此次對話。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則說:李強總理表示」核污染水處置關乎全球海洋生態環境、民眾健康和子孫後代利益,日方應該忠實履行自己的國際義務,同鄰國等利益攸關方充分協商,以負責任方式處置核污染水。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講師宋文笛稱:「當中國針對日本福島廢水排放的政治宣傳處於頂峰之際,習近平也許不希望跟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見面。」

8. 英國脫歐後謀求「看東方」

蘇納克(中)在英國文化協會新德里分會探訪英語學生(8/9/2023)

圖像來源,PA Media

圖像加註文字,就任首相快將一年的蘇納克(中)曾說英中「黃金時代」已經結束。

唐寧街首相府形容,具有印度裔背景的英國首相蘇納克伉儷到新德里參與此次G20會議是「歷史性」的,是「兩國之間存在鮮活橋樑但強有力提醒」。

隨行採訪的BBC政治事務編輯克里斯·梅森(Chris Mason)報道說,蘇納克預計將會晤莫迪,並討論英國與印度的雙邊自由貿易協定,而這兩個英聯邦國家達成協議日趨樂觀。

在特蕾莎·梅(Theresa May;​​文翠珊)擔任首相時期出任唐寧街幕僚長的尼克·提莫西(Nick Timothy)本周在《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撰文說,脫歐後(post-Brexit)的英國就該將外交政策走向定為「往東走」,但須應付中國所帶來的種種挑戰,並承認卡梅倫(David Cameron)時期英中「黃金時代」的「錯誤」。

專門研究英國政治的英國雷丁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系比較政治學講師丁宏量博士指出,提莫西的說法與脫歐後執政保守黨各次政府的主張相近,毫無疑問,蘇納克政府急欲達成與印度和其他歐盟以外國家之間的貿易協定,以提振經濟,為下一屆英國議會大選鋪平道路。

丁宏量對BBC中文說,他認為對於蘇納克首相來說,習近平缺席G20峰會是「因禍得福」,省卻他頭疼如何跟中國打交道,並同時滿足保守黨內鷹派與鴿派的訴求。

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的曾銳生教授認為,無論英國有否脫歐,加強與亞洲往來都是正確的,前提是不能犧牲英歐關係。

曾銳生教授對BBC中文說:「習近平出現在德里與否,對英國關係甚微。即使他們能在德里會晤,只要不是習近平有意給予的好處,蘇納克無論如何都拿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