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彩虹終須揮別 重建勿拖廿年 - 20231108 - 社評 - 每日明報 - 明報新聞網

社評

社評:彩虹終須揮別 重建勿拖廿年

【明報社評】房委會公屋重建項目,彩虹邨料將納入其中,具體計劃最快年底公布。彩虹邨屬本港最早期公共屋邨之一,曾被視為公屋模範,早年不時有外國高官顯貴到訪參觀,時至今日,其色彩繽紛的設計,依然吸引不少遊客慕名而來「打卡」,然而經歷了60年歲月洗禮,彩虹邨樓宇老化,石屎剝落、滲水等問題層出不窮,每年維修開支龐大。全面重建,讓居民早日遷往新環境,無疑是更划算和合理的做法。本港公營房屋嚴重不足,舊邨重建常因不夠單位安置而拖拖拉拉,彩虹邨重建隨時要花上超過20年,未來還有大量舊區重建項目要處理,政府必須加快大規模造地,應付安置問題。

見證公屋發展歷史

彩虹邨多集體回憶

房委會現有10個正在進行或規劃中的重建計劃,包括華富邨、西環邨、馬頭圍邨、葵安工廠大廈等,合共清拆約1.7萬個住宅單位及4800個工廠大廈單位。當局初步估計,這10個項目重建後,可提供共約3.2萬個住宅單位。去年《施政報告》建議房委會再選多一個屋邨,展開重建研究。雖然房委會至今尚未有正式公布,但有關彩虹邨「中選」重建的消息,近日已不脛而走,預料當局最快年底公布分期清拆重建的決定。

彩虹邨原為屋舍田地,於1960年代初分期落成,單位逾7400伙,居民達1.75萬人。1953年石硤尾大火後,港英政府一邊興建徙置大廈,處理木屋僭建問題,一邊興建可供長遠居住的公共屋邨。首批落成的4個屋邨,分別是北角邨、西環邨、蘇屋邨及彩虹邨。今時今日,前3個屋邨都已拆卸或重建,唯獨彩虹邨仍然屹立,見證了本港公共房屋發展歷史,同時也留下不少令人津津樂道的故事。

曾幾何時,能夠入住政府廉租屋邨,已是人生大事,若能入住彩虹邨,就更不得了。要知道,很多政府廉租屋都沒有獨立廁所,但彩虹邨落成時,每個單位已有獨立廚廁。另外,有別於一般公共屋邨,彩虹邨有獨特設計主題,邨內樓宇名稱皆與顏色有關,7條街道更分別以彩虹七色命名。彩虹邨是本港首個獲得設計獎的屋邨,早期被港英政府拿來作「示範邨」,不時有外國顯貴獲安排參觀,最著名的訪客,莫過於曾任美國總統的尼克遜及英國瑪嘉烈公主。1970、80年代是港人「電視撈飯」的時代,很多人就算從未踏足過彩虹邨,相信也聽聞過該邨在東華三院的全港屋邨籌款活動中連年稱冠,獲封「慈善屋邨」。

時移世易,彩虹邨雖已風光不再,但其五彩繽紛的樓宇外牆,至今依然吸引不少遊客及攝影愛好者特意來「打卡」,就連本地和外國明星也來取景拍攝。說彩虹邨是本港其中一條最具標誌性的公共屋邨,實不為過,只是歲月不饒人,十年人事幾番新,更何况是一個甲子。彩虹邨重建消息,勾起不少人的集體回憶,不捨情懷可以理解,但問現時的居民,相信很多人都樂見重建。

高齡屋邨愈來愈多,房委會2005年推出「全面結構勘察計劃」,涵蓋42個樓齡接近或超過40年的公共屋邨。當局除了評估樓宇結構安全,亦會檢視維修工程成本效益,決定是否值得保留,還是應該拆卸重建,當年勘察結果是相關屋邨結構安全,經過結構修葺工程,可再保留至少15年。舉例說,彩虹邨修葺工程2010年完成,保守估計結構上可保留至2025年或以後,惟彩虹邨樓宇狀况每况愈下,亦屬不爭事實。有資深測量界人士指出,這類較早期的公共屋邨,有很多石屎剝落或滲水等問題,每年維修開支數以億元計,成本是廿多年樓齡屋邨的兩三倍。即使不談重建後單位可倍增至萬多間,單從維修成本效益考慮,重建也是合理之舉,更大問題其實是如何安置現有居民、避免重建工程拖得太久。

市區大型屋邨重建項目,若能安排居民原區安置,當然最好,但本港短中期公屋供應依然緊缺,政府也要照顧輪候上樓的市民,要在重建原址附近物色足夠單位,安置數以千計住戶,絕不容易。觀塘宏照道公屋項目日後落成,可接收部分受彩虹邨重建影響居民,但不足以消化所有住戶;倘若搬遷計劃分兩三期,隨時需要20年或以上才能完成,當局有必要思考對策,壓縮重建時間,以尊重居民意願為前提,彈性處理安置問題。

配合市區大規模重建

政府須創造土地容量

本港市區舊樓林立,今年一再發生高空墜石屎事故,途人觸目驚心;高齡屋邨方面,是時候要拆卸重建的,顯然也不止於彩虹邨、華富邨等。市區大規模重建,乃是當局早晚必須面對的問題,若無足夠土地,根本無法處理。北都建設聚焦創科,同時亦會提供住宅土地,可以解決部分問題,至於交椅洲人工島,則可以為日後油尖旺等舊區重建「大遷徙」,提供土地空間。政府必須加快大規模造地,為未來市區更新,做好準備。

■歡迎回應editorial@mingpao.com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