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BA轉播,然後呢?淺談SBL的困境與未來 - 台灣職籃 - 籃球 | 運動視界 Sports Vision

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0/05/02

FIBA轉播,然後呢?淺談SBL的困境與未來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各大體育賽事接連停賽,全世界待在家閒得發慌的運動迷,發現居然還有體育賽事,自然將關注都投注於此,SBL總冠軍賽第四戰打完,推特直播觀看人數已突破 115 萬大關,只是,在這波熱潮過後,SBL究竟該何去何從呢?

作者:阿准

glacier1943

痴人說夢話...台灣的球迷真的很可憐喔, 年復一年看爛協惡搞台灣籃球, 可能沒把籃球在台灣的名稱搞到變爛球, 爛協就不會罷手, SB聯盟搞不好也就算了, 至少當成國際賽練兵聯盟吧, 結果, 就算在SB聯盟拿了幾千萬個MVP, 去國際賽也只有被痛宰的份...

隨著記分板想起比賽結束的鈴響,台灣啤酒以117比78擊敗裕隆納智捷,奪得SBL第17季冠軍。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各大體育賽事接連停賽,但身處台灣的我們無疑是幸運的,由於提早就開始討論諸如「閉門賽」等超前佈署,因此在如NBA、MLB、英超都在討論何時復賽的時候,台灣的賽事已經順利開打,成為全球為數不多仍在持續進行的賽事。

請繼續往下閱讀

如此優異的防疫成績也引起了國際的注意,尤其是全世界待在家閒得發慌的運動迷,當發現居然還有體育賽事仍在打,自然將關注都投注於此,從中職4/24-4/26兩地6戰,竟在短短3天推特累積海外觀看人次達到525萬,刷新單週最多紀錄就可見一斑。

SBL/大勝裕隆39分創紀錄台啤破魔咒捧冠- Yahoo奇摩新聞

「現在全球都沒有比賽了,如果再不勇敢去試,可能永遠也沒機會。」

而當中最大的推手,自然是在開打前就大膽嘗試投入英語轉播,並發布國際新聞稿表示會再推特上進行轉播 ELEVEN SPORTS ,從事後來看,這些嘗試都在今日獲得豐厚的回報,也正如總經理康小玲說的,它們勇敢地抓住機會,讓世界看到台灣的職業聯賽。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只中職,SBL也獲得同樣的關注,從本季冠軍賽第一戰在推特全球直播創下60萬的收視人數,而且不同於中職有全英文解說,SBL基本上只是中文轉播照搬也能有如此熱度!

第二戰開打前,國際籃協(FIBA)更是前來洽談全球轉播的可能性,正式將台灣籃球呈現在世界觀眾眼前,直到第4戰結束時,推特直播觀看人數已突破 115 萬大關,甚至國內線上轉播同時在線人數一直維持在5千人上下。

坦白說,這樣的結果應該是許多人始料未及的,這季開打時,整個聯盟處在風雨飄搖的狀態,歷經轉型職籃的拉扯、達欣退出、富邦轉戰ABL,這些都讓SBL的前途混沌不明,甚至在開打之前就傳出可能面臨解散危機的傳言。

富邦進軍ABL的野心,所有黃金世代將再次對決- ABL - 籃球| 運動視界 ...

請繼續往下閱讀

尤其是上屆冠軍富邦勇士轉會更是一個沉痛的打擊,此舉令ABL的人氣與話題度大增,想不到這個成立之初不被看好的東南亞職業籃球聯賽,竟在聲勢上逐漸超過經營17季的SBL,甚至在同一個地區比賽,場邊觀戰的人數更形成強烈的對比。(延伸閱讀:為何同樣在彰化,寶島夢想家場場爆滿,SBL卻沒人看?)

就在這存亡之秋疫情突然爆發,本來看似雪上加霜,但隨著鎂光燈焦點下的NBA、ABL扛不住風險選擇停賽時,早已有閉門賽準備的SBL仍然堅持打完賽程,而堅持也有了回報,找不到球賽可報的媒體開始把關注的眼神投向SBL,也讓這個搖搖欲墜的聯盟獲得了久旱逢甘霖的滋潤。

只是,隨著冠軍賽打完,這些終將逐漸退去,而在這波熱潮過後,SBL究竟該何去何從呢?

賽制的問題

由於本季僅剩5隊,因此聯盟不得不更改賽制,賽季縮短為32場,以上下半季冠軍的方式來角逐季後賽的門票,這樣的做法目前觀察下來筆者認為是弊大於利的。

先來講講優點,看過本季幾場比賽,筆者發現SBL在雙洋將制度執行上做得還不錯,並沒有出現洋將大量佔據球權壓縮年輕球員的問題,且一大一小或者雙鋒線的洋將配置也有效地拉快場上的攻防節奏,讓比賽的精采度提升。賽季的縮短也讓球員更有續航力,末段賽程比較不容易出現後繼無力的情況。(延伸閱讀:雙洋將真的好嗎?從Jimmer Fredette砍下75分開始說起…)

但這樣的賽制同樣帶來一些缺點,首先由於上半季冠軍早早就已經確定是由開季8連勝的台啤拿下,因此許多球隊開始在比賽中出現調整陣容的態勢,甚至對外宣稱磨練新人,就連包辦上下半季的冠軍台啤也在確定席次後,以練兵的形式讓主力與洋將休息。

但是身為球迷,這真的是我們想要看到的比賽嗎?雖然多讓新人表現,筆者認為也是必要的,過去賽程相對較長,出現一兩場無可厚非,但在現今已經變少的狀況下,還要看到球隊美其名調整,實則練球的比賽內容嗎?

SBL/磨練大半季劉嘉發盼球員們從「心」開始-焦點-HiNet生活誌

對老球迷不算友善的轉播環境

再者,不少企業只把球隊當成避稅的手段,缺乏真正有效的行銷,曾經跟一位在球團做行銷的朋友聊過,他抱怨球團一方面希望有廣告的成效,另一方面卻有只肯給相當有限的資源,而聯盟只要有錢賺對這一切都是消極應對,感覺自己不斷地在燃燒自己的熱情,卻只換來更多的無力,所以久而久之自己也就跟著得過且過了。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